查看: 348|回复: 3
|
范斯:停止道德空談「面對現實」歐洲武器都打光 軍工又無力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dalap 于 21-2-2025 10:34 AM 编辑
北约末日来临?Politico:欧洲人认为美俄都想摧毁欧洲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的评论版主编戴特米尔(Jamie Dettmer)15日以“这是北约的末日吗”为题,说明欧洲国家对美国特朗普政府调停俄乌战的种种言行感到极为震惊。一位欧盟资深外交官悲观地说,如今欧洲面对的是美俄联盟──俄国总统想摧毁欧洲,美国总统同样想摧毁欧洲;美欧之间的跨大西洋联盟“结束了”。
戴特米尔引用二次大战时英国领导人邱吉尔的话说:“你们可以在战争与不名誉之间做出选择,选了不名誉,就将面临战争。”
如今“姑息主义”这个词在欧洲不绝于耳。欧洲领袖14日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时,许多官员还在为前几日特朗普与普京通话及美国国防部长赫塞斯的一席话而晕头转向。立陶宛前外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认为,赫塞斯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一句话是,他警告,诸多现实使得美国无法再保证欧洲的安全。
换句话说,欧洲现在失去了美国的奥援。
蓝斯柏吉斯说,他感觉眼前就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这很可能标识著北约衰落的来临。”他说他认为美国很快就会宣布从欧洲撤出2万名美军,他还说:“这该是投资的时候了,因为你不能认定美国会永远现身欧洲。”
总部设在伦敦的非营利非政府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研究员吉尔斯(Keir Giles)说,特朗普对普京的直接态度,加上美国防长赫塞斯在布鲁塞尔通知说,美国还未开始谈判就先默许了俄国的一些核心要求,这对乌克兰及欧洲的未来是双重打击。
吉尔斯还提到,如果特朗普举起一纸保证,说普京保证对欧洲没有进一步领土野心,且美国接受侵略者保留他拿下的领土,借此换取和平,这就跟1938年的历史更相似了。
1938年,德国独裁者希特勒保证他只取捷克部分领土,并无扩张野心,时任英国首相的张伯伦相信了,于是接受希特勒的诸多无理要求,签订和平协定,但半年后希特勒占领捷克、一年后入侵波兰。
Politico主编戴特米尔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欧洲人很难摆脱一种感觉,那就是:大家正在目睹美欧开始分裂。对欧洲来说,过去每逢困难时刻,都可以求助于美国,现在欧洲能向谁求助?也许是欧洲人自己。
曾任德国驻美大使的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对 Politico 说,也许欧洲需要被电击,被震撼到更积极主动、自力更生。
蓝斯柏吉斯的继任者、立陶宛外交部长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说:“我们迟了,真的。我们必须加快脚步,证明我们有真正的防御能力、且已准备就绪,有能力战斗且受过战斗训练。”
但有些欧洲人怀疑,这一切已太迟,他们担心特朗普政府不是朋友而是敌人。一位匿名直言的欧盟资深外交官说: “如今欧洲面对的是美俄联盟──俄国总统想摧毁欧洲,美国总统同样想摧毁欧洲。”
他说:“跨大西洋联盟结束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2-2025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仿效川普「對等」貿易政策 歐盟擬禁部分糧食進口…恐提高貿易緊張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三名官員透露,歐盟執委會本周將同意探討加強進口限制,此舉會讓歐盟與貿易夥伴的緊張升溫。初期目標可能包括黃豆等美國農產品,這些作物使用歐盟地區禁用的農藥。
歐盟衛生執委沃海爾(Olivér Várhelyi)上月受訪時表示,歐洲議會、會員國、農人皆清楚傳遞出訊息, 歐盟禁用品應在此區遭禁,就算進口產品也一樣。進口食品若使用含致癌物、誘變劑、內分泌干擾物的農藥,不應獲准進口至歐盟;要是科學證實不安全,就不該進口。
其中之一是巴拉刈(paraquat),這種除草劑在歐盟遭禁,但美國黃豆等農產品仍使用巴拉刈。
川普13日批評歐盟等阻擋美國產品的國家,威脅這些國家若不改變措施,將開徵關稅。
歐盟執委會長期反對法國等會員國呼籲的對等待遇,強調這麼做違反世貿組織(WTO)規定。WTO要求,只能基於科學原因實施限制,而且不得歧視進口產品。儘管歐盟衛生機關認定,部分農藥少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2-2025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聯合國指烏俄戰爭1060萬人成難民:還不能放棄希望
烏俄戰爭將在本月滿3週年,烽火連年導致許多民眾流離失所。聯合國難民署(UNHCR)發布報告指出,過去6個月有20萬烏克蘭民眾逃離烏東,戰士敲響以來有1060萬名烏克蘭人流離失所,約有150萬名烏克蘭幼童正承受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但聯合國難民署也強調,會持續提供人道援助,「現在不是對烏克蘭放棄希望的時候」。
聯合國難民署指出,三年以來,在烏克蘭爆發的全面戰爭帶走上千條人命及無法衡量的破壞,也讓許多家庭顛沛流離,帶來嚴重心理創傷及重創烏克蘭經濟及基礎設施。
聯合國難民署指,過去6個月有高達20萬人逃離烏東的家園,隨著人們持續受苦受難,現在比以往更需要為那些深受其害的民眾提供救命援助與復原機會的需求。
聯合國難民署預估,約有1060萬名烏克蘭民眾流離失所,這數字幾乎是戰前烏克蘭人口的4分之1,在烏克蘭境內,370萬民眾因而流落他鄉,同時也有690萬名難民持續在國外接受保護;超過200萬個家戶遭到毀損。而不斷打擊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也讓民眾摸黑受凍。且那些年長者及有障礙民眾面臨的挑戰更大。
此外,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也不容小覷,在此族群中,尤其幼童更是脆弱,聯合國難民署指,約有150萬名烏克蘭幼童正承受長期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而在烏克蘭境內,有1270萬人需要人道援助。
聯合國難民署也稱,烏克蘭約右3分之1領土佈滿地雷與軍械;戰爭為經濟帶來的衝擊更是深遠,在烏東前線,農業與工業聚落慘遭破壞,戰前30%的工作機會也因此流失。而這些被難民稱作回鄉阻礙的挑戰,日後更是集體優先事項。
聯合國難民署表示,過去3年以來,該機構持續提供上百萬名受影響的民眾援助,同時與烏克蘭政府、相關機構及當地夥伴攜手合作。該機構也持續提供一個能溫睡的地方給流離失所的民眾,心理援助與足以支撐基本需求的現金。該機構也與聯合國其他人道救助者,為80萬名在前線難以觸及的民眾提供援助。
聯合國難民署提到,該機構也是烏克蘭重建的堅實夥伴,支持範圍包含避難所修復與法律協助,為民眾復原、重建及最終獲得政府服務搭起橋樑。但是該機構也坦言,資金一直是個問題,而現在的不確定性比以往更甚。
聯合國難民署指,過去三年以來,烏克蘭鄰近國家展現了同情心,作為包含將這些難民納入其國家體系中,而這些難民也努力在新的環境重建其生活。此外,有60%在國外的烏克蘭民眾向該機構表示,有計劃有朝一日回到家鄉,而只有5%的民眾表示現在就想返鄉。
聯合國難民署最後表示,國際間對難民的支持及收容對維持希望很重要,該機構也會持續努力使有效且持續的人道支援觸及那些最需要的人,「現在不是對烏克蘭放棄希望的時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2-2025 10: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斯:停止道德空談「面對現實」歐洲武器都打光 軍工又無力
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週四(20日)於社群媒體X上發文批評英國知名歷史學家、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佛格森(Niall Ferguson)的言論,強調停止空談道德,美國需要的是現實戰略,並狠批佛格森連戰場現實都搞不清楚,俄軍的數量優勢、歐洲武器庫存枯竭,軍工業還一蹶不振。
佛格森週四引述老布希(George H.W. Bush)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名言,諷川普政府:「未來的歷史學者或許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何共和黨總統對獨裁者入侵主權國家的反應,不再是這樣了?」1990年8月5日老布希曾表示:「這站不住腳,這種對科威特的侵略是站不住腳的。」引來范斯批評。
這種說辭純屬道德說教,遺憾的是,這正是全球主義者(Globalist)唯一能拿出來的論調
范斯談到,過去三年來,川普總統和他一直強調兩個簡單的事實:第一,若川普仍在位,這場戰爭根本不會發生;第二,無論是歐洲、拜登政府還是烏克蘭,都沒有勝利的途徑。這三年前如此,兩年前如此,去年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然而,那些顯然是對的人,他們的憂慮卻始終被忽視
他批評佛格森對烏克蘭的真正計劃是什麼?再來一筆援助?他是否了解戰場現實、他是否清楚俄軍的人數優勢、歐洲國家日益枯竭的武器庫存,以及更加疲軟的軍工產能。
中時新聞網1月報導,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表示,俄國1國軍工產能為全北約32國的4倍。
范斯繼續批評,佛格森卻引用一本關於老布希(George H.W. Bush)的書,來討論一個完全不同的時期、完全不同的衝突,依賴無關緊要的歷史來規避當前現實。
川普總統關注的是現實,這意味著他以事實為基礎。以下是幾個事實:
第一,西歐盟國的安全長期仰賴美國的慷慨援助,但他們卻在移民和言論審查等內政議題上,推行讓大多數美國人反感的政策,而他們的國防政策也一直假設美國會無限支援。
第二, 俄羅斯在烏克蘭擁有壓倒性的人力與武器優勢,這種優勢將不會因為西方持續輸送軍援而改變。而且,西方的援助目前仍在輸送。
第三,美國對這場衝突的雙方仍然握有相當大的談判籌碼。
第四, 要結束戰爭,就必須與發動戰爭和持續推動戰爭的相關方對話。
第五, 這場戰爭已經嚴重消耗美國的國家戰略工具,從軍事庫存到制裁機制,幾乎所有領域都受到影響。我們認為,這場戰爭對俄羅斯、烏克蘭和歐洲都是有害的,但最重要的是——它對美國不利。
范斯總結,基於以上事實,美國政府必須立即推動和平,並稱川普的競選承諾就是如此,任何將「考量美國利益」視為「姑息主義」的攻擊批判,都是懶惰且缺乏歷史觀的空談。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