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8|回复: 6
|
不光采化石獎得主: 日本、紐西蘭、美國
[复制链接]
|
|
COP28聯合國氣候峰會舉行之際,國際環保團體以延長燃煤火力發電廠壽命等為由,頒發「化石獎」給日本,日本連續4屆獲頒這座不光采獎項。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11月30日在杜拜登場,而國際性非政府組織「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在峰會期間,頒發「化石獎」給對氣候變遷消極以對的國家地區,極具諷刺意味。
氣候行動網3日宣布日本、紐西蘭、美國為「化石獎」得主。
「氣候行動網」雖看到日本計劃將火力發電廠的部分化石燃料轉換成不會排放二氧化碳的氨等以推動減碳,但批評「日本延長燃煤火力發電廠等壽命,拖延轉換至再生能源的步伐」。
日本從2019年的COP25、2021年的COP26、2022年的COP27,加上2023年的COP28,已連續4屆拿到這座不光采的獎項。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對此透露,「政府對民間團體的活動不予置評。將向世界傳達日本脫碳的努力,包含不新建燃煤電廠」。
外電指出,氣候行動網認為日本一方面高喊脫碳,卻大力金援開發中國家燃煤發電廠,尤其是在印尼;至於化石燃料混用氫、氨減碳的做法只不過是想「漂綠」。
紐西蘭的部分,氣候行動網批評紐西蘭新政府宣布重新開放紐西蘭水域供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為自己贏得首座「化石獎」;他們也批評美國身為最大史上累計碳排國,願大手筆軍援以色列380億美元、援烏600億美元,卻只出區區1750萬美元給氣候災損基金,顯得偽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2023 09: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50石油公司承諾實現淨零排放
據BBC報道: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主辦國阿聯酋2日宣布,全球50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加入《石油和天然氣脫碳章程》,承諾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有團體批評此舉是治標不治本。
簽署脫碳章程的石油天然氣公司佔全球石油產量40%以上,其中政府控股的石油公司佔比60%以上,是史上承諾實施脫碳倡議的國家石油公司數量最多的一次。COP28主席賈比爾稱,本次的承諾是「偉大的第一步」。
章程規定,石油天然氣行業將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甲烷零排放,在2030年之前消除常規燃燒,並努力實現行業減排最佳實踐。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同日表示,世界必須及時「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以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以下。
此外,約100個國家在會上承諾,在2030年將世界再生能源使用量增加兩倍。歐盟和主辦國阿聯酋希望將該項承諾納入COP達成的最終協議中,這意味着與會的所有近200個國家都將簽署。
但有氣候組織對增加再生能源的承諾持謹慎態度,且稱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承諾是虛偽的「洗綠」行為。氣候分析公司執行長黑爾指出石油和天然氣產業面臨的真正挑戰,是擺脫石油和天然氣生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2-2023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減排不力 第四度獲頒「化石獎」
綜合共同社、《日本時報》報道: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於11月30日在迪拜舉行,在此期間,國際環保團體將旨在諷刺減排不力的國家的「化石獎」頒發給日本,批評日本延長燃煤火力發電廠壽命,拖延環保步伐。這也是日本連續4屆獲頒這個「獎項」,今年同樣「獲獎」的還有新西蘭和美國。
國際非政府組織「氣候行動網」(Climate Action Network)在COP28期間,頒發「化石獎」給那些消極對待氣候變遷的國家地區。氣候行動網3日宣布獲獎得主為日本、新西蘭和美國。
該組織表示,日本雖計劃將火力發電廠的部分化石燃料轉換成氨以實現減碳,但是,「日本延長燃煤火力發電廠等壽命,拖延轉換可再生能源的步伐」。據報道,日本從2019年的COP25、2021年的COP26、2022年的COP27,加上今年的COP28,已連續4屆獲得「化石獎」。
日本被批虛偽洗綠
日本政府相關人士對此透露,「政府對該民間團體的活動及結果不予置評。日本將向世界傳達日本脫碳的努力,包含不新建燃煤電廠」。而氣候行動網認為日本一方面高喊減排,一邊大力資助發展中國家燃煤發電廠,尤其是在印尼。至於日本採用化石燃料混用氫、氨的做法只不過是想「洗綠」,通過一些標榜綠色的行為,掩飾自己並不環保的另一面。該組織還指出,日本放慢過渡至可再生能源的進程,「提高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至三倍的目標門檻」。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前在迪拜出席COP28峰會演說時表示,為了實現碳中和,日本今後將不會新建未採取減碳對策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在2010年,日本約25%的電力來源於核能發電,但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關停國內大部分核電站,對化石燃料依賴日益增加。根據氣候與能源智庫Ember統計,日本2022年的電力來源約71%是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氣約佔34%,煤炭約佔33%,而低碳能源則佔29%,其中核能約5%。
新西蘭首次獲獎
同樣獲得「化石獎」的還有新西蘭。根據聯盟協議,下一屆新西蘭政府將廢除近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禁令,計劃支持氫氣技術開發,並探索設立關鍵礦產清單的可能性。「氣候行動網」批評新西蘭新政府開倒車,儘管前工黨領導的政府努力阻止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但新政府似乎已經偏離了軌道」。該組織表示,新任氣候變化部長西蒙.瓦茨(Simon Watts)將破壞新西蘭在氣候領導力方面的貢獻,而且無助於改善原住民毛利人和政府的關係。
中國是清潔能源冠軍
美國也在此屆評選中獲獎,氣候行動網批評美國作為歷史累計碳排最多的國家,願大手筆軍援以色列和烏克蘭,但今年給「損失與損害基金」的承諾捐款只有區區1750萬美元,顯得偽善。
相比較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4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中國角舉辦的一場主題邊會上說,中國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和電動車行業發展方面成績斐然,「是清潔能源領域的冠軍」。據中國生態環境部10月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截至2022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達到12.13億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20萬輛。
參與COP28的多位國際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中國近年來在推動全球氣候治理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並將中國視為全球綠色轉型的提供者、引領者和探路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2-2023 07: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隨著歐洲聯盟氣候監測機構確認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年,今天在杜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上,談判代表正討論如何解決棘手的化石燃料問題。
法新社報導,觀察人士表示,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28次會議(COP28)第1周談判接近尾聲,要求取得進展的壓力越來越大,全球氣候協定的最新草案「可能」將在7日公布,理論上將於12日定稿。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命運,一直是COP28議程上最大的癥結所在,對於它們未來的分歧主導了這次會議。
一名談判代表昨天晚間說,目前局勢「非常多變」,近200個國家的代表正就協議草案的文本進行辯論。
之前爭論的焦點在於是否「逐步淘汰」(phase out)或「逐步減少」(phase down)化石燃料。
一個承諾「有秩序、公正地」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新措辭,可能會成為達成共識的候選方案,這是根據各國的發展水準和對碳氫化合物(燃料)的依賴程度,給各國不同的減排時間表。
但據參加閉門會議的幾名觀察人士說,還有另一種選項:完全不提及化石燃料,這反映了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的反對意見。
不過,氣候專家警告,如果不削減碳排,全球暖化可能會在7年內突破巴黎協定攝氏1.5度的限制。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12-2023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利時2萬人示威 抗議環保不力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3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舉行之際,約2萬人走上比利時布魯塞爾街頭示威,要求採取更多行動對抗全球暖化。
示威者高舉「地球只得一個,沒有Planet B!」等各式標語遊行,強調氣候暖化帶來的危機。他們要求各國採取更多應對措施,包括加快可再生能源的轉型。示威民眾安妮雅認為:「太遲了,我們不能再依賴政治人物,多年來他們沒有做到保護地球。」帶兒子參加的抗議人士約翰說:「我們要喚起每個人對於地球未來的意識,尤其是孩童,以及不聞不問的領導人,這真的很重要。」
報道指,組織「氣候聯盟」的活動人士呼籲政治人物們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來對抗全球暖化。示威者盧克抱怨比利時政府去參加COP28峰會卻沒有計劃,「沒有計劃,這真的太可惜了。」
COP28當天聚焦氣候變遷引發疾病造成的衝擊問題,主辦國阿聯酋和慈善團體承諾捐款7.77億美元(約60.6億港元)根除熱帶疾病。
2015年巴黎協定主張實現「相較於工業革命前,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攝氏2度內」,但如今進度落後,科學家警告這將會對天氣、衞生和農業等面向造成嚴重衝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23 10: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國際能源總署:COP28承諾不足 僅達須減排量3成
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表示,目前為止在COP28氣候峰會許下的承諾,只夠讓2030年前必須減少的能源相關溫室氣體排放量降3成。
法新社報導,國際能源總署在報告中表示:「雖然這些承諾對於處理能源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是正面進展,仍遠不足以讓世界邁向達成國際氣候目標,尤其是把全球暖化上限訂在攝氏1.5度的目標。」
國際能源總署評估各國政府與油氣產業在杜拜峰會許下的承諾。這些不具約束力的承諾包括讓再生能源在2030年前成為現在的3倍、能源效率變成2倍,並大幅削減甲烷排放量。
根據聯合國氣候機構,已有130個國家在這項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的承諾上簽字,包括美國在內。
作為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中國並未簽署,同樣沒簽字的還有發展中大國印度,以及能源出口大國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UN)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與會領袖應同意大幅減少排放、阻止全球暖化幅度超過攝氏1.5度。
古特瑞斯在「杜哈論壇」(Doha Forum)上表示,儘管各國許下承諾,排放量仍處於紀錄新高,化石燃料是主要原因。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12-2023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開倒車?白宮氣候顧問:美國仍需化石燃料滿足能源需求
儘管近200個國家13日在聯合國氣候峰會簽署協議、決議逐步轉型擺脫化石燃料,美國白宮國家氣候顧問柴迪表示,美國在短期內仍需要石油和天然氣來滿足能源需求。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8次締約方會議(COP28)11月30至12月13日於杜拜舉行,這是史上第一個呼籲擺脫化石燃料的聯合國氣候協議,目的是要對抗造成代價高昂毀滅性後果的氣候變遷。
這份協議呼籲「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過渡,從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在這個關鍵十年加速行動,以便在符合科學的情況下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針對全球擺脫化石燃料協議的達成,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表示:「在爆發烏克蘭和中東戰爭的世界上、在其他所有挑戰陷入困境的星球上,每個人都應該為此而高興。」他強調,「有樂觀的理由,有對在場每個人感激以及某種非常恭喜的理由」。
然而,柴迪(Ali Zaidi)14日受訪問時表示,為滿足短期需求,美國必須「接受我們既有庫存的事實,不管是建築、交通或能源領域。…但我們正迅速將這些庫存轉向潔淨能源」。
美國是全球第2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但儘管去年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預計投入數千億美元於與氣候和潔淨能源有關的新措施,石油探勘商仍在開發新油田、出口商向海外出口更多天然氣、政府也持續批准化石燃料投資計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