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99|回复: 4
|
灾民:政府救援机构在哪里? 消拯员有苦说不清
[复制链接]
|
|
灾情积水渐渐退去,留下满目疮痍的家园。
在这场灾情中,网上却出现许多对政府的救援缓慢行动不满的谩骂声浪!
其中,一名来自水灾重灾区斯里南丁花园的妇女说,水灾期间,她求助无门,政府机构未能及时援助。
她称,暴涨的水位将其家人与一众居民困在家中,虽已联络多个机构,仍未能获得救援,他们最后反而是被外国人救出。
“但没人来援救我们,没有政府机构前来援救。”
该妇女补充,清晨当天,唯一前去救援的是划著小舟的3名印尼人。
另外,有居民说,救援船只选择性营救!
《当今大马》访问住在灾区太子园的40岁居民大卫表示,水位不断上升时,令他愤愤不平的经历,指经过的救援船只选择性的营救。
“积水淹进了房子,我自己找船只,付费的,后来我看见救援船只,我呼救,说我有个仅一岁的孩子,但船上载了人,要我等待。”
他说,为了保命,他联系了亲友找来了一艘船,接走了他的年迈老母、妻子和两个孩子,收费2000令吉。虽不能确定船只来自哪里,但能拯救一家老小,他甘愿付费。
还有一名太子园灾民池保伦也说,政府单位一直推卸救援工作。
他说,自己向军人救助时,军人却被要求找国家灾难管理机构;然后,该机构又要他找BOMBA消防员;再然后,BOMBA 又说要等安排,结果是义工把他们救出来。
他感慨,政府救援队理应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但官方协调和安排工作都不到位。
对于灾民和网民的谩骂声浪,消拯人员也表示无奈!
一名消拯人员玛尔艾玛在脸书写下长文,叙述消拯员全心投入各州大水灾救灾工作,身心俱疲时没等来灾民一句感谢,却被灾民颐指气使、无理指责的无奈与难过。
他坦言,几日来看到一些水灾灾民对前线救灾人员的谩骂讦谯,让他们一度陷入情绪深渊。
玛尔艾玛说,每次发生灾难后,他们总会有接不完的投报电话,这还不包括直接拨进私人手机的来电,在疲于应付来电时,更要争分夺秒赶抵灾难现场展开救援。
“当灾区太大,例如水灾发生时,试问消防员要如何分身?我们有严谨的出勤标准作业程序(SOP)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最重要的是同仁的安全。我们不想要重演2018年的悲痛历史,在一次行动中壮烈牺牲了6名消防员的旧事。”
他说,当他们深入水灾灾区时,他们用尽一切去疏散灾民,有船驾船、没船就划舢舨,甚至用“公主抱”或者背着行动不便的灾民出来。
玛尔艾玛说,救灾人员所面对的风险,非人民所能想像,宛如行走在刀锋上,稍不留神就拿自己的命来换取受救者的命。
他在长文末端,语重心长的写下“我们也是人类,也有自己的家庭”,希望社会大众能体谅他们身而为人,自然有其不足之处及感受,希望在贴文前能多一点同理心。
|
|
|
|
|
|
|
|
发表于 22-12-2021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2-2021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的慢慢的,所谓政府机构已经对人们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义了,全部靠民间的自愿团队取代了 |
|
|
|
|
|
|
|
发表于 23-12-2021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2-2021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delinewcm 于 23-12-2021 04:01 PM 编辑
大水退了才来买船只?还有一个跟老婆去雪山上渡假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