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识马来西亚这个地方是从邮票开始的,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我便开始收集邮票,在邮票上我认识了马来西亚.记得那时的马来西亚邮票(我收集的是殖民时期的邮票),邮票多于雕刻版为主,图案多是一些州属的苏丹头像.
长大了就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这个国家盛产锡矿和橡胶.
其实,身边也有一些和马来西亚有关的事情出现啦.在海南,有不少安置当时东南亚难侨的农场,马来亚的难胞也有.记得读高三的时候,高考(高中考大学的全国考试)前的报名,有政策规定,归侨的直系亲属,参加高考的加十分,我们班还有不少新加坡,越南等地的归侨呢
海南人有很多人都"去番",在旧社会混不下去了就"去番种树泥"(种橡胶树割胶),原来隔壁家那位伯伯,去马来西亚探亲回来还给我们送了一罐榴莲饼干.
前年暑假学校放假回海南,碰到马来西亚的英迪学院来海口招生,我去听了讲座,才知道马来西亚有个英迪学院.有不少学生的家长也去问了,他们的孩子多数是在国内考不上好大学,又想让自己的孩子到马来西亚去学英语,才花钱出国镀金的.也不晓得英迪学院这么样??
我现在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状况感兴趣,马来西亚宣称自己是新生工业国.在中国,有不少日本电器产品,都是在马来西亚产的,这大概是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然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行产业的结果.马国的经济在东南亚还算比较强的,人均GDP在东南亚危机前都达到了5000美圆,那经济总量也应该到1000亿美圆了吧,想想海南省,人口800万,人均也只不过是1200美圆而已,虽说是1988年才建省,底子比较薄,看来还是要向马来西亚多多借鉴借鉴经验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