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24-11-2020 01:13 AM 编辑
有人會以自己的推測說阿羅漢會回小向大涅槃再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經常用ajahn mun的事來說證明他們的觀點,雖然他自己也知道他自己無法確定ajahn mun的事是不是曾經發生在ajahn mun身上。
還有一個因素導致他們有這樣的見解,他們認為煩惱與涅槃的體性/本體是一樣,而阿羅漢執無餘涅槃為樂,不瞭解法界性,輪迴與涅槃是沒有不同的所以菩薩能發願度眾生成就佛果,而這種佛果與阿羅漢的執無餘涅槃,對於法界的瞭解還是有缺陷是不一樣的。佛果是完全證得法界性,瞭解輪迴與涅槃是一樣的。
這種錯誤的瞭解與詮釋佛法,不知誤了多少人
回答涅槃能再來的謬誤。
對於涅槃過後的種種施設都是戲論,這樣那樣、做什麼不做什麼,能不能、會不會、有沒有....等等,修行之道涅槃是最終,沒有什麼涅槃之後的;證悟之道涅槃為最上,沒有涅槃之後還有其他什麼最上的。有什麼什麼....之後的是世俗之人慣用的邏輯概念,對於涅槃不適用。
在增支部4.174經,舍利弗與大拘絺羅討論言說的有限。舍利弗尊者說:「學友!六觸處(phassayatana)能及的範圍有多大,可言說的戲論(papanca)範圍就有多大,而戲論所及的範圍有多大,六觸處所及的範圍就有多大;透過六觸處的完全消失和滅去,這戲論的世界也就滅去而寂靜。
「又,聖尼!什麼是涅槃的對比呢?」 「毘捨佉學友!你超越問題了,你不能把握問題的極限。毘捨佉學友!梵行是以涅槃為堅固的立足處,涅槃為彼岸,涅槃為完結。」中部44經
無有一物,無所執著,不被施設,不能定義。去施設不能被施設,去定義不能被定義的,還要去繼續擴大它的內容範圍,不是戲論是什麼。
至於生死即涅槃不二論,佛陀說的苦諦是血淋淋的真實,苦滅之道是佛陀親身走過的足跡,是用來解決現實的這種血淋淋問題,能經得起考驗。不客氣的說,生死即涅槃對我來說是狗屁,沒有決解現實問題的價值,只是在玩那些摸不到的形而上。那些玩這些不二哲學的,你是在蹉跎歲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