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回复: 0
|
默克尔第12度访华,有哪些亮点?
[复制链接]
|
|
【欧洲时报网】9月6日至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默克尔担任德国总理以来的第12次访华。这样的访华频次,在西方国家里实属罕见。
德国《商报》网报道称,中国对默克尔的欢迎态度,与默克尔访美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上次访问华盛顿时,她只是去白宫短暂会谈。默克尔很难处理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双方在贸易争端中的利益诉求不同。
中国再述“开放”决心:说到做到
中新社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默克尔时指出,你这次访华双方达成不少经贸合作成果,证明中方扩大开放说到做到。中国市场足够大,而且随着发展会越来越大,将给德国和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
其实,中国领导人对于默克尔做出的开放承诺,与近年来在国际舞台发出开放声音可谓一脉相承。从历史坐标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发展因对外开放而受益。从现实定位来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近来,巴斯夫、宝马、安联等德国企业再次成为中国新一轮开放措施最先受益者。为外国企业不断释放红利,凸显中国愿通过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的态度。
默克尔坦陈,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一些德国企业成为中国新开放领域对外合作的范例。
当然,开放亦需双向互动。中方称,希望德方同样保持市场开放,放宽民用技术出口限制,在投资审查、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中国企业公平、公正待遇。
合作前景广阔 中德签署多项双边协议
在外界复杂的格局下,中德经贸关系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2018年德国对华出口、进口额均创出历史新高。中国已连续第三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德贸易约等于中国与英法意三国贸易的总和。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在北京海外网刊文称,在投资方面,在中国实施新一轮开放举措后,德国成为从中获益的外国投资者。根据德国贸易与投资协会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德国对华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10亿欧元。
在互联网领域,德国国家战略制定者尤其希望在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领域有所作为。而目前来看,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最强的仍是美国和中国。目前,欧盟一方面正努力推进数字化单一市场战略,几年内单一数字市场有望在欧洲范围内建立。专家认为,选择与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抢占欧洲数字市场,是德国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
默克尔访华期间表示,德国乐见中国发展,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合作机遇。访问期间,随行的德国企业家与中方企业签订了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看来,更重要的是,中德两国在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环境保护、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合作潜力。
在华演讲:“要合作,不要单干”
图为默克尔在武汉长江大桥上参观。(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为默克尔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讲并与师生交流。(图片来源:新华社)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报道,默克尔7日抵达武汉,进行对武汉的首次访问。在武汉长江大桥短暂停靠后,默克尔一行直奔华中科技大学,与约150名师生展开近一个小时的交流。
默克尔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高速发展,国际间合作尤为重要,同学们都将有机会参与其中。国家繁荣是世界繁荣的一部分,同学们要承担起共同责任,才能应对共同挑战。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方面,人类必须竭尽所能让气候变化的后果处于掌控之中,全球气候治理事业离不开中国的重大贡献。
默克尔说,中国承担着重大的全球责任,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继续保持成功。清洁的环境、有趣的工作,能让年轻一代安家立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这样的愿望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德国的。“因此我们比以往更多地需要多边主义。要合作,不要单干。”
图为默克尔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中德友好医院)与医护人员交流。(图片来源:新华社)
郑春荣指出,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贸易大国、多边主义秩序的维护者,中德加强合作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可以想象,在目前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德两辆“经济增长发动机”加大力度合作,可以在引领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开放贸易、普惠贸易等方面,带来多大影响。由此可见,中德的合作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未来在高层往来、经贸投资、人文交流、科技、安全与防务交往等方面,中德两国将保持密切互动。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