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06|回复: 0

“解脱”还是“国家罪行”?法国沉睡11年植物人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7-2019 09: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欧洲时报春花编译】7月11日早上8点24分,42岁的法国人朗贝尔(Vincent Lambert)离开人世。11年前,他遭遇车祸后,一直瘫痪在床且失去知觉。是否继续维持其生命,成为各方辩论的焦点。个人悲剧随后变成家庭纷争、司法纠纷、社会热点甚至是法国安乐死领域的标志性事件。如今他在被“拔管”后的第8天死去,一部分家庭成员声称“解脱”,但另一部分成员律师则指责“国家罪行”。

朗贝尔死后,他的侄子弗朗索瓦公布了这一消息,表示该事件到今天终于画上休止符。他说:“我没有感到悲伤。停止这些治疗是正确的选择,各种剧情反转曲折没有任何用。”但朗贝尔父母的律师则发表声明,认为这属于“国家罪行”,尤其指责负责“拔管”的医师并未遵循承诺的医师誓言。

二次“拔管”

今年5月20日,兰斯(Reims)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生桑切斯(Vincent Sanchez)已经开启“拔管”操作,但朗贝尔父母随后继续就医院的决定进行上诉,并且就桑切斯医生涉嫌违纪向当地有关部门和法院控诉,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上诉法庭临时判定医院暂停拔管,但6月29日,法国最高法院认为上诉法庭无权做出这个判决,这意味着医生有权开启暂停对其治疗的程序。7月3日晚,新一轮“拔管”措施正式进行。

家庭内部分成两个阵营

2008年,朗贝尔出车祸后成为植物人。他本人是护士,生前未留下关于医学治疗的遗嘱。他的妻子表示,朗贝尔生前曾经口头说过,不希望像植物人那样活着。在最近6年内,朗贝尔的妻子、侄子和另5个兄弟姐妹支持医院停止对其救治。但朗贝尔的父母及其一对兄妹反对医院停止其救治。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儿子属于残疾而不是“生命晚期”,曾经要求相关部门将他转移到特殊机构。他们并曾两次上诉行政法院,并上诉欧洲人权法院、巴黎行政法院和人权捍卫机构,但最后都被驳回。

朗贝尔的父母是狂热的基督徒,得到不少协会的支持。朗贝尔死后,梵蒂冈教宗维护生命学院表示,听到这一下消息特别“悲痛”,认为这对人性来说,是个很大的“失败”。此外,法国著名作家维勒贝克(Michel Houellebecq)在7月11日出版的《世界报》上,发表评论文章称,对朗贝尔停止治疗的理由站不住脚,认为他或是媒体极度渲染以及国家干预的受害者。

“安乐死”争议

该案件引发法国社会对“安乐死”议题的争议。法国未对“安乐死”立法,但于2005年通过了被称作“被动安乐死”的“雷奥内蒂法”(loi Léonetti):该法案虽禁止医生为绝症病人注射致命药物,但允许在特定情况下停止无望的治疗。2016年通过的“克莱埃-利奥内蒂法”(loi Claeys-Leonetti)进行了补充,法国开始允许医生在尊重病人和家属意见的情况下,为绝症晚期患者进行“深度而持久的镇静并结合镇痛措施,直到死亡”。

在朗贝尔父母的律师看来,朗贝尔案件凸显“克莱埃-利奥内蒂法”的缺陷,在很多情况下,医生甚至会掌握高度残疾病人的生杀大权。但另一方律师则认为,政府应该吸取当前经验教训,在处理生命末期议题时更加勇敢。

朗贝尔的父母提起诉讼后,目前兰斯当地检察院以“企图故意杀人”为由对该案件展开调查。随后,调查人员将对朗贝尔的尸体进行解剖,以确定朗贝尔并非因有毒物质注射而死以及确定其负责医生遵循各种规章,从而对此结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0-2025 12:10 PM , Processed in 1.02426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