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87|回复: 2

大家知道满清和民国被推翻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学生吗? 你就明白为何中共那么害怕学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6-2019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知道满清和民国被推翻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大学生吗?
你就明白为何中共那么害怕学生起义!

辛亥革命是指一場發生在1911年(清宣統三年),旨在推翻滿洲人建立的
清朝,恢復「正統中華文明」,建立共和政體的革命。

辛亥革命成功顛覆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帝制,開啟
了民主共和新紀元。在中國農曆的干支紀年法中,1911年為辛亥年,故稱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口號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由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日)夜裡爆發
的武昌起義,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這一段時間的
歷史。

辛亥革命另一種廣義的用法,指自清末開始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滿清統治結束為止。

【 革命思潮的發展 】

1890年代,不少人開始主張以暴力革命徹底推翻由滿人成立的皇朝及帝制,
建立類似法國及美國的共和政體。最早期的革命團體亦是在海外成立,當中
由楊衢雲為骨幹的輔仁文社在1890年左右即成立於香港。而孫中山亦於
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首次組織興中會,為革命籌措經費。二者後來在
1895年1月在香港合併,繼續稱之為興中會,並且於同年10月26日首次在廣
州發動武裝暴動起義,但並未取得成功。孫、楊二人亦因此而被通緝,並被
香港當局禁止入境。孫中山於次年在倫敦為清廷所綁架,事件成為國際新聞,
孫亦因而聞名國際。1900年,中國北部爆發義和團事件。1901年的辛丑條約簽訂後,國內的知
識分子更感受到中國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自甲午戰爭起,中國派往海外
留學的學生大量增加,當中以日本為數最多,1904年時一度達到二萬多人。
革命的思想在留學生中廣為散播,主張革命的學生成立各種團體,發行刊物
鼓吹民主革命。後來不少留學生歸國,成為國內革命組織的骨幹。

1903年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滿清政府劃出部分國土讓兩國交戰而自稱保持
中立,令革命救亡的呼聲更高。各種革命團體亦於此時紛紛在國內出現。最
主要有黃興領導的華興會,以及陶成章、蔡元培領導的光復會;此外有更多
各式各樣的革命小團體,如江蘇的勵志學會、強國會,四川的公強會,福建
的益聞會、漢族獨立會,江西的易知社,安徽的岳王會,廣州的群智社等等。
大致上他們都有相同的目標:謀求推翻滿清、恢復漢人原來的江山;建立類
似美國的共和制國家。當中推翻滿清的訴求著重滿漢之分。
孫中山在1905年夏,在日本成功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等革命團體,
在8月20日於東京成立了中國同盟會,並提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
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在《民報》(原名《二十世紀之中国》,為華興
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上闡述了這一觀點。同盟會積極宣傳
他們的思想,大力推動群眾的覺醒。
1906年2月,日知會召開成立大會,日知會的前身是基督教武昌美國聖公會
下設的一個閱報室,日知會,注重在學生、新軍和會黨中灌輸新知識和革命
思想。後來日知會成?同盟會湖北分會的機關。
1906年起,陳去病等人在江南先後組織成立黃社、神交社、匡社等文學團體,
1909年又組織成立南社,通過文學創作傳播新思想。
1907年七月,在東京的部分同盟會會員主張在長江流域發動革命。劉揆一、
焦達峰、張伯祥、孫武等人在東京成立共進會。共進會性質及綱領與同盟會
幾乎相同,但不直接隸屬同盟會。
1911年1月30日,振武學社改名為文學社,推舉蔣翊武為社長,詹大悲為文
書部長,劉復基為評議部長。文學社為新軍內青年軍人組織,旨在通過滲透
到新軍中,掌握武裝。
革命英雄

孫中山先生

(1866-1925)











【 革命的準備與武昌起義 】

革命的情況












從1895年至1911年間,興中會以及後來的同盟會先後發動了十次的起義,
而另一革命組織光復會亦發動多次起義。這十多次的起義雖僅曇花一現,
但卻在全中國種下了革命的種子。

終於,在辛亥年間(1911年),滿清政府因強制徵收民營鐵路,引發人民強
烈不滿,最後滿清又採高壓政策壓迫人民妥協,將民眾憤怒的情緒激到了
最高點。

辛亥武昌起義是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後,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把目標轉向長
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通過革
命黨人的努力,終於在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發動了具
有劃時代意義武昌起義。

1911年9月7日,四川成都發生保路風潮成都血案,激起騷亂。清廷為撲滅保
路風潮,派出渝漢鐵路督辦、欽差大臣端方率領部分湖北新軍入川,協助四
川清軍鎮壓。10月9日,共進會領導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配製炸彈時不慎引起爆
炸。俄國巡捕聞聲而至,搜去革命黨人名冊、起義文告等,拘捕劉同等6人,
隨即引渡湖北當局。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士兵熊秉坤情急之下被迫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
一槍,隨後起義士兵推舉,奪取位於中和門附近的楚望台軍械所繳獲步槍兩
萬支,炮數十門,子彈數十萬發,為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此時,駐守武昌城外的輜重隊、炮兵營、工程隊的革命黨人亦以舉火為號,
發動了起義。武昌城內外各標營的革命黨人也紛紛率眾起義,並趕向楚望
台。起義人數多達3000多人。
10月10日晚上10點30分,起義軍分三路進攻總督署和旁邊的陸軍第八鎮司
令部。晚12點後,起義軍再次發起進攻,並突破敵人防線,在督署附近放
火,以火光為標誌。湖廣總督瑞澄打破督署後牆,從長江坐船逃走,第八
鎮統制張彪仍舊在司領部頑抗。起義軍經過反覆的進攻,終於在天亮前佔
領了督署和鎮司令部。張彪退出武昌,整個武昌在起義軍的掌控之中。
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光復漢陽
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
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並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
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
府宣佈獨立。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被推舉
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size=15.008px]1911年,毛泽东考入长沙湘乡驻省中学。毛泽东在革命党报纸上读到黄花岗起义的新闻后,在学校张贴文章支持推翻满清、建立民国,并带头剪掉辫子武昌起义爆发后,长沙革命党率先响应起义,毛泽东投入革命军,成为湖南新军的一名士兵[2][3]
1912年2月,[size=15.008px]宣統退位,毛泽东认为其参军目的已实现,退伍回[size=15.008px]长沙继续求学。1912年3月,毛泽东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业学校,但一个月后因为英文无法跟上教学而退学。随即毛泽东以第一名考入[size=15.008px]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学校,半年后毛觉得课程少而规则繁琐而休学,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西方政治和科学的经典著作[2][3][4]。但毛贻昌不同意毛泽东的自修,并拒绝继续提供费用。1913年春,毛泽东考入不收学费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2月,随该校并入[size=15.008px]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8年6月毕业。早期即開始革命活動,接受並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創辦《湘江評論》[1]:3813。1918年4月,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创建新民学会[5]。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共產主義小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1-6-2019 04: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都是爱国的,尤其是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6-2019 08: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被推翻的是学生?

麻烦先把中文学学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8-2025 12:11 PM , Processed in 0.14902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