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32|回复: 1

談有效溝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姜興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2019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談有效溝通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姜興宏


  ●當某些階層、群體及個體的利益訴求不能實現時,一些失落、懷疑、嫉妒、怨恨等不良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不能及時溝通和化解,就會越積越重,演化為不穩定因素

  ●溝通不暢,既有不同階層、群體之間難以溝通的問題,也有基層組織功能弱化、阻礙溝通的問題

  ●市場經濟既要有商品的流通,也需要思想的溝通﹔既要有資本的增值,也需要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增進

  ●有溝通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活力。“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隻能是死水一潭,不會有充滿活力的和諧局面

  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深刻社會變革和多樣化的新趨勢,我們黨和政府越來越重視多層次、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文關懷和心靈的契合。有效溝通作為一種現代管理思想和方式,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中,把深化政務公開、通達社情民意、及時發布公共信息、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和搭建多種形式的溝通平台,作為完善民主權利保障制度、建設和諧文化、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學習貫徹《決定》,必須進一步健全溝通的機制,拓寬溝通的渠道,疏導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整合社會關系,激發創造力、增強凝聚力,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建設。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一中醫學上的理論同樣深刻揭示了有效溝通在社會學上的意義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証法的基本原則,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哲學基礎。有聯系就需要溝通。溝通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聯結、互相依存、互相滲透、互相貫通的體現,也是矛盾轉化的必要條件。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全部實踐活動中,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干群關系等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無處不在,溝通作為一種客觀存在,是思想、情感、知識、信息在人群中傳遞和交換的過程。從各級政府、各類組織到公民個體之間無處、無人不需要溝通,沒有溝通,整個社會生活就無法運行。

  “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國語·周語上》)進行有效溝通,就是在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以及群眾與群眾之間進行民主的、平等的、相互的交流,進而達成共識,樹立起利益共享基礎上的目標和追求。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構建和諧社會,整合社會關系,必須使“一切社會關系”的主體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促進。人類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進步的。有效溝通是協調和處理不同的社會利益和矛盾的重要途徑,是構建穩定、和諧、有序社會的基礎和保証。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需要有效溝通,溝通則情通、理通、心通。沒有相互溝通就沒有相互理解,沒有相互理解就沒有相互信任,沒有相互信任就沒有相互協調,沒有相互協調就沒有事業的成功。“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這一中醫學上的理論同樣深刻揭示了有效溝通在社會學上的意義。不同層次社會成員間思想認識上的差距、心理上的不平衡狀態、情感上的排斥傾向,都與溝通不暢不順有關。

  當今,世界上有作為的政黨越來越重視依靠各級基層組織,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多渠道收集民眾的意願,宣傳所主張的綱領、政策,保持對社情民意的敏感性。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十分重視多層次、多渠道、組織化、制度化的溝通,並將其作為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妥善處理和化解社會矛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改革發展穩定營造和諧有序環境的重要舉措。

  和諧社會是團結和睦、充滿活力的生命體,溝通是人際交往的血脈。“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隻有在社會各個階層、各個群體及個體之間真正實現了誠信溝通、有序溝通、廣泛溝通、充分溝通,才能有對民族、對國家、對道路、對事業的認同,知民心,知黨心,心心相通,心心相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才能不斷邁向更高的理想境界。

  在改革中進行溝通,在溝通中推進改革

  目前,我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期,國內外的經驗都表明,在社會變革過程中,各社會階層和社會群體普遍有參與政治生活、表達自身意願的熱情,人們迫切希望了解各級政府、機關、組織的方針、政策、意圖和工作部署,社會各方面的人們也需要相互了解和溝通,領導機關也希望聽到群眾的意見和呼聲。在改革中進行溝通,在溝通中推進改革,這是社會變革的客觀要求,也是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方面。

  當前,我國已進入經濟社會結構轉型的關鍵時期。根據世界各國現代發展的經驗,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之后,社會就可能進入矛盾凸顯期。

  從經濟層面看,由於區位優勢、資源條件、改革開放程度的不同,地區之間發展速度、富裕程度的差距加大﹔由於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樣化,不同利益群體、不同社會階層、不同社會成員間的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利益摩擦愈來愈突出。特別是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我國工人階級隊伍在迅速壯大的同時,內部的組織構成、利益關系變化尤為突出。在普通工人與經營管理層、業主與雇員之間,在退休人員與在崗人員、臨時工與固定工、下崗失業人員與就業人員之間,在國有、民營、三資企業的人員之間,在個體戶、私營業主、自由職業人員之間,在高收入群體與低收入群體、體制內與體制外人員之間,由於社會地位、收入分配、養老醫療、居住條件、子女入學和生活水平等諸多方面的差距,形成大量不同的利益訴求和心理狀態,產生多種關系的碰撞和多種思想的交鋒,相互間的溝通難度加大,相互間不理解的成分增多。當某些階層、群體及個體的利益訴求不能實現時,一些失落、懷疑、嫉妒、怨恨等不良情緒就會產生,如果不能及時溝通和化解,就會越積越重,演化為不穩定因素,喪失解決問題的時機,以至發生集體上訪、聚眾請願、暴力沖突事件等。有資料介紹,由利益引起的人民內部矛盾佔社會矛盾的70%—80%。

  從思想層面看,由於市場競爭的結果常常是優勝劣汰,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和劣勢的群體和個體,對產權制度改革、主輔分流、競爭上崗、工效挂鉤,對先富與后富、效率與公平、民主與法治關系等,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和看法,有許多政策問題需要通過有效溝通來完善和調整,有許多思想疑慮和不健康情緒需要通過有效溝通來疏導和化解,有許多實際困難需要集中民智和民力去克服﹔由於影響人們思想觀念的渠道增多,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差異性增強,不同年齡層段、不同學歷、不同經歷、不同職業的人之間也需要思想上的溝通和包容,求同存異,避免因文化背景、思想認識、情感心理的差異引發沖突和對立。

  溝通不暢,原因何在

  當前,社會生活中溝通不暢,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影響社會和諧的現象是大量的。既有不同階層、群體之間難以溝通的問題,也有基層組織功能弱化、阻礙溝通的問題﹔既有群眾訴求難以實現,無效溝通的問題,也有缺乏群眾工作經驗、不善於溝通的問題。有的領導干部官僚主義,作風飄浮,習慣於行政命令,聽不得不同意見,不習慣與群眾面對面溝通﹔有的基層黨組織認為經濟上無職無權,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索性不去溝通﹔有的企業經營者隻重視物質上獎懲,單純用市場機制調節勞資關系,忽視與員工進行思想、感情和心靈上的溝通﹔有的城裡人對進城務工農民抱有戒備、防范、鄙視心理,雙方難以有真誠的溝通﹔在龐大的流動人口中,有相當多的人無組織、無單位,處於一種“邊緣化”狀態,少有反映訴求的渠道和能力。

  實踐表明,任何一項改革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新情況和新問題。轉型時期社會矛盾的多元、多樣、多變,決定了有效溝通的廣泛性、包容性和深刻性。改革越是深入,越是要做好溝通疏導工作。市場經濟既要有商品的流通,也需要思想的溝通﹔既要有資本的增值,也需要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增進。溝通就是讓思想觀念不斷獲得解放,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人與人之間誠信友愛,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共同發展。能不能進行思想、情感、心靈上的有效溝通,不僅僅是工作方法問題,而是能不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能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能不能鞏固執政基礎、提高執政能力,使改革發展穩定協調推進的大問題。一個地區、一個企業、一個單位,有了樂於溝通的文化環境,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就多,友情就多,心氣就順,人氣就旺。有溝通才有活水,有活水才有活力。“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隻能是死水一潭,不會有充滿活力的和諧局面。

  利益是溝通的基礎,誠信是溝通的橋梁,服務是溝通的根本。隻有真心實意地為群眾的利益著想,說實話、辦實事,講信用、重承諾,才能有真真切切、水乳交融的溝通。要在健全溝通的制度、拓寬溝通的渠道方面下工夫,要學會用心溝通的藝術,要帶著真情實感去溝通。總之,溝通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和諧社會自主管理、自我調節的重要機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和動力。

  (作者為首鋼黨委副書記)


----------------------------
吉: 蠻有趣的一篇文章,用溝通的概念貫穿人生的種種層面、起伏。 有時有話要好好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不是每個人善於表達,同時也不是每一個人善於理解。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都很衝動,也會先入為主或是自欺欺人,因此誤會才會百出,溝通不良才有機會產生。一句話可以用很多種不同的方式說出來,能不能談言微中就要看各自功夫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贱猪头 + 5 好棒棒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2019 05: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尊重法制的地域,什么也是虚的。
中国就欠缺法制意识。说了也是白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1-2025 09:25 AM , Processed in 0.14971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