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82|回复: 3

心淨則國土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11-2017 07: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荣耀归来123 于 6-11-2017 07:39 PM 编辑

在《維摩詰經》佛國品中,世尊對寶積菩薩說:「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舍利弗聽後,心中覺得很納悶,若說菩薩心淨則佛土淨,那麼世尊在作菩薩時,是否心意不夠清淨?才會感應到這個五濁惡世來成佛?世尊神通具足,當然知道舍利弗心念中有此疑惑,就對舍利弗說:「舍利弗!日月能夠發光,普照大地,你認為日月夠不夠清淨呢?而眼盲的人,卻說看不到日月的光芒。」
「世尊!應該是眼盲的人因為眼睛有病的緣故,才看不到日月的光明,這不是日月光明有偏心,沒照到他們。」
「舍利弗!這就對了!因為眾生有諸業障,所以被業障所障住的緣故,才看不到如來佛土的嚴淨,這並不是如來的過錯。舍利弗!我所化度的這個三千大千世界,在我看來,與他方佛土一樣地清淨莊嚴,只是你沒看到而已!
世尊為了證明自己所說的是真實不虛,於是即以腳指按地,頓時這個三千大千世界,變成無量功德百寶莊嚴的國土,與會大眾,皆歎未曾有!而且看到自己都坐在百寶蓮花上,世尊此時又對舍利弗說:「你現在所看到的佛土,是否夠嚴淨?」
「是的,世尊!以前沒看過的嚴淨國土,現在都看到了!」
「舍利弗!我所化度的國土,本來就是這樣的清淨莊嚴,為了度化業障深重的眾生的緣故,才會示現出如此惡濁的穢土!猶如天上天人,共一個寶器吃飯,但隨每一個天人的福德不同,飯色也有差異。舍利弗!若人心淨,便可以看到這個國土是功德莊嚴的。
附注:
我們看到的這個娑婆世界,塵埃飛揚,處處不淨,山河大地凹凸不平,其實這種現象都是我們自己的業力所感召而來的,不是那一個神祗故意作弄我們。同樣的這個地球,等到彌勒菩薩來成佛時,卻是黃金為地,人人高大端莊俊秀,根機深厚,悟性敏銳,深契大乘唯識妙理,這也是彌勒菩薩與當時眾生的因緣所感召而來的。
佛陀教我們不只是去期待彌勒佛時代的降臨,而是告訴我們,現在就要積極地去開發自己潛在的佛性,清淨自己心地,若你能入於彌勒佛的淨地,現在就是龍華三會;若能入於彌陀的淨地,當下娑婆即變極樂淨土。你的冤親債主,即刻化為親朋好友;那就在於你能否轉識成智,怎麼「轉」呢?以下有幾個建議,願你能接受,才有可能「轉化」成功。
1、        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堪忍」的世界,所以事事都得先學會「忍」,把「忍」當作必修的課程,大至天氣的變化、世局的轉變;小至你周遭的人事關係、生活起居,都須用一個「忍」字通到底。
2、        民國初年的印光大師,教人家一個方法,如有遇到任何橫逆不順的事,都要觀想是前世自己所造的業報現前,不但不能去怨天尤人,還要去感謝今生今世能受報償還宿債,這個方法實在太妙極了,如能常常作如是觀想,何來怨氣沖天呢?何來冤冤相報?宿債何愁不能消除呢?
3、        對任何順境,都要心存「感恩」之心,可能是三寶加持之恩,可能是父母、師長、國家、眾生等所惠賜之恩,都以一句「阿彌陀佛」總持佛號代之,加以感謝。
以上三點,您若能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勉勵自己,「行之苟有恆,久久自芬芳」,放眼望去,何處不是淨土呢?何日不是好日子呢?誠如有一首詩所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敬摘自劉發泉先生《但盡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17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算盡則死

【原文】

花柳叢中命易戕,千金一擲業消亡。

誘人嫖賭無良甚,天罰加時何處防。

休將重利剝貧民,物類雖殊共此身。

任意誅求兼宰殺,請君試看趙春生。

【注解】

「盡」,是說天將其剝奪光了。「死」,不是正常死亡,是橫死,是天誅。作惡的人今天作壞事被天減算,明天又作壞事被天減算,這樣減算下去,直至減盡,不得好死。這是沒有法術可以求免的,可悲至極。死後還有三途惡道,或下地獄,或成餓鬼,或變畜物。陰間律條森嚴,決不是一死所能完事的。

【故事】

前朝人趙春生,內心奸詐,外表上待人一團和氣,見人不笑不開口。他善於揣摸別人的性格,曲意奉承,百般討好,所以和他接觸的人,沒有不傾倒的。他平時和走陰差名叫活無常的人關系好,他托這個朋友到陰司查看他的壽命和運氣,陰差看完陰籍後告訴他「我求掌案者檢看陰籍,知你能活九十四歲,生三個兒子,家財萬貫,衣食享用不盡,是個全福的人。」趙春生從此經營很得意,連生三子。他仗著陰籍已定,便不加修身省悟,行騙刻薄,奢侈腐敗,無所不為。五十多歲上三個兒子相繼死去,他身弱多病,家業慢慢也消耗光了。他又去找陰差問情況,陰差說「陰籍怎麼會不靈驗呢?我聽掌案者說,你這幾年設局引誘人賭博,從中取利,使人家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因此陰司削去你陽壽十年,減去家財十分之二。漁色哄嫖致使別人傾家蕩產,又削減陽壽十年,減去家財十分之二;你又違法放高利債,過分屠宰牛羊等生命,這都是干犯神怒的惡事,又削你陽壽二十年,減盡你所有財產。三途不遠,你還不害怕嗎?」趙春生不明白「三途」的意思,問陰差,陰差說「我已奉命捉你,你趕快洗個澡,今夜我們一同到陰曹,就可以明白你的報應了。」趙春生按陰差的話去做,夜里到陰差家中,陰差叫他閉上眼睛,他夢見到一個大衙門,門衛森嚴,如同王者府第。他和陰差同進衙門,經過幾道房門,見面前一座九間大廳。瓊瑤作廳柱,白玉為棟梁,十分華麗,大廳上懸著「旌善」牌扁,內藏蟒袍冠帶,金銀寶貝一類東西。陰差告訴他「平常人在世時行善,轉生可享這個報應」他們又朝大廳北面黑暗處走去,見有六間破屋,屋中懸「罰惡」牌子,內藏皮毛羽翼,鱗甲之類。陰差說「平常人在世時作惡,轉生後要受這樣的苦難。」他們走出府,見一條大河,有一條彩畫船,上邊坐著十幾個男女,有穿白衣,有穿黑衣,有穿花衣,吹奏彈琴,敲鼓唱歌叫趙上船,陰差大聲喝斥道「時間還不到,你們先去,他以後再來吧。」趙醒來後,陰差說「你見到死後坐在船上的人嗎?」趙說「如果死了能像船上的人,也不算太壞。」陰差說「那些人投胎到豬肚子里,到人世上一年就遭宰殺,有什麼快樂可言!」趙追悔以往,已來不及了。

——摘自《太上感應篇白話解》(孝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7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財神范蠡的故事
——根據《史記》編選

中國以前拜的財神是范蠡,為什麼要拜范蠡作財神呢?我們不妨簡略地介紹一下『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春秋時期,范蠡苦身戮力輔佐越王勾踐,深謀二十余年,最終幫助勾踐復興越國。復興之後,封范蠡為上將軍。他知道越王勾踐為人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高官厚祿,只裝輕珠寶玉,帶著西施乘舟遠行,一去不復返。(一聚一散)

范蠡浮海到齊國,更名改姓,苦身戮力,耕於海畔,父子治產,沒有幾年就積產數十萬。齊國人仰慕他的賢能,請他做宰相。范蠡感嘆道:『居家則至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就歸還宰相印,散盡其財,分給朋友和鄉鄰,帶著重寶,閑行而去。(二聚二散)

行至於陶,范蠡以其智能,觀察此地為貿易的要道,經營貿易可以致富。於是他自稱陶朱公,留在此地,從父子耕畜開始, 根據時機作物品貿易,取薄利。時間不長,就累積萬萬。(三聚)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長大後,朱公次子因殺人而被囚禁在楚國。朱公說:『殺人而死,該是如此,但身價千金的人不該死於大庭廣眾之下。』於是就讓少子去前往探視,并帶上一牛車的黃金(三散)。朱公長子也請命想去,朱公堅決不同意。長子說:『家有長子,今弟有罪,不派我去,而讓少弟去,是我不成器』,說完欲自殺。夫人連忙說:『派少子去,未必能救次子,而先失去長子,怎麼可以這樣?』朱公不得已派長子去,命其去找莊生幫忙,并叮囑說:『到楚國後就進獻千金給莊生,聽任他從事,千萬別與他爭。』 長子出發了,卻在路上私積數百金。

朱公長子到楚國後,把信和重金交給莊生。臨別時,莊生告誡說:『你趕快離開,千萬別停留,等你弟弟出來後,別問是怎麼回事。』 長子卻沒有聽從莊生的話而私自留下,并把路上私積的數百金,分送給其他的自認為能幫上忙的楚國貴人。

莊生家很貧窮,但他以廉直聞名於國內,自楚王以下人民都像對待老師那樣尊敬他。作為信義之人,莊生對於朱公進獻的黃金,并無意接受,而打算在事情辦成後再還給他。而朱公長子并不知其意。

莊生入見楚王,稟告說:『我觀察到天上有某星停留在某個位置,表明楚國會有災害。』 楚王平素信任莊生,向他了解解決之道。莊生回答說:『只有德行可以消除。』 楚王決定以赦免罪犯來消除災害。楚國貴人得到消息後連忙給朱公長子報信。朱公長子想,既然弟弟可以獲得赦免,千金送莊生,不是白白浪費了嗎?於是就又重返莊生家。莊生驚訝地問:『你怎麼還沒走?』 朱公長子回答說:『我聽說楚王要赦免我弟弟,特來告知辭行的。』 莊生明了他的想法,就說,你自己進房內去取金子吧。朱公長子帶走了金子,獨自歡慶。

莊生因朱公長子的行為感到羞辱,就入見楚王說:『您想以德行消除災難,可我聽見路人都說陶的富人朱公之子因殺人囚禁在楚國,他家人用重金賄賂王左右之人,因而王不是因體恤楚國而行赦免,是為了朱公之子。』 楚王大怒說:『寡人雖不德,怎麼會因為是朱公之子就特別照顧?』於是令殺掉朱公之子後,明日再下特赦令。

朱公長子呢,自然是帶著弟弟的死訊回到家。母親和國人都感到悲哀,唯有朱公獨笑說:『我早就知道他弟弟會被殺,不是他不愛他弟弟,是有所不能忍呢!他從小與我在一起,見到我的困苦,為生的艱難,不忍舍棄錢財。而少弟生在家道富裕之時,坐乘完備,并不知財富的來源,因而很易棄財,不會吝惜。我先前決定派少弟去,就是因為他能舍棄錢財,而長子不能。次子被殺是情理中的事,無足悲哀,我日夜在等他的喪訊傳來。』

這就是財神范蠡『三聚三散』的歷史故事,他每到一處都能成名於天下。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進退自如,以保全自身為根本,功名富貴的舍得就在這先散後聚中讓我們有所體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1-2017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毛蟲正在變蝴蝶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毛毛蟲變蝴蝶》,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當下給自己一個期許:自己這個毛毛蟲,盡此一生也要變蝴蝶。
在此簡單成文,把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
緣起是這樣的:一位同事推薦看了大方廣文化公益網的一篇文章,叫做《慈父的教育和啟示》,書中有一段寫到,那位父親在過馬路的時候,居然突然放開牽著的女兒的手。理由是:爸爸不可能一輩子陪著你走。
這樣理智的親情,真是令人拍案叫絕!於是連連感謝那位同事。另外一位同事就很詫異,這是《毛毛蟲變蝴蝶》里面摘錄的一段話,你居然沒有看過?
第三位女同事更是擔心我錯過讀好書的良機,到樓上另外一間辦公室拿給我。
好書猶如好友,讓人茅塞頓開!書雖然只有幾萬字,卻把自己的成長經歷、周圍人們的生活、以及作者學習參悟的人生哲理毫無保留地呈獻給了讀者。讓人感覺有如海的智慧,對這位作者就有一種很想膜拜的感動,讓自己每一個細胞都變得那麼柔軟,真是「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感恩我的同事們!
書中說日本僧人,留在中國三十年,每天抄寫經典,要把經典抄寫得字字正確,然後設法運到日本。當時交通不發達,只有水運,而且等船都要好多年,在海運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海難,百人中難得有十人生還。上天并沒有因為這些日本僧人的虔誠而風平浪靜,他們在海上還是遇到了風暴。為了減輕船上的重量,必須把行李都拋入海中。此時,為了保全經典,讓日本人民都能夠得到圣賢文化的甘露,一位法師挺身而出,他情愿下去代替經典!
這種舍生赴死的大義,真是令人蕩氣回腸!腦際中有一個鏡頭浮現:茫茫大海中,生死關頭,一位法師在海天一色的雄渾中永生了!
我的眼淚潸然而下,這是我有生以來流的最莊嚴的淚,為圣哲人表演的悲壯絕唱……
書中寫到玄奘大師,當年如何到印度取經,在寸草不生的萬里荒野行腳,在冰上行走七天七夜,在漠漠沙洲中循著先人的屍骨前進……「這一切的過程,真的有如剝下自己的皮來做紙張,以自己的骨頭做筆,以滿身的鮮血為墨汁來書寫經典,為了尊重圣道,不惜生命。」
「人不學,不知道。」 當有幸知道了這些血淚的歷程,即使印刷業如今很發達,我們後世人怎麼能夠,又怎麼忍心淡忘?忘記就是忘恩負義!我們又怎麼敢不恭恭敬敬用雙手去捧讀那些經典?因為那字字句句都是圣人的血淚啊!
上學讀書、上班教書,人生幾十年,在印刷業這麼發達的今天,我們買一本書太容易了。從來沒有想到文字、文稿、編輯、成書、印刷這些過程要耗費多少的人力、物力……
想一想,今天我們的經典來得太容易了!
由此,想到文字的由來、造字印刷的艱難、文言文的淵源以及所有先祖的文明和智慧,歷代古圣先賢、祖師大德對中華文化的代代承傳。進而想到中國的古文明為什麼可以源遠流長,承傳幾千年,內心不由自主地生起對先祖先哲們的深深感恩。
祖先們如果只是想到自己的衣食住行,就不會費盡千辛萬苦,在石頭、龜背、獸骨上刻一些圖案、文字,把他們生產、生活的經驗寫下來,所有這一切,都是老祖宗替我們後代子孫處處著想的慈悲。
中國老祖宗的這一份存心,讓我們擁有了全世界最希有的緣分——生為中國人,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生四十年,我從來沒有像今天此刻這樣,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為榮,又是如此的感恩!
感恩父母,給了我生命,我能夠做這麼好的祖先的後代;感恩先祖先哲,念念為後世子孫的存心;感恩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成就了我幾十年的人生……
我們本來是父母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來的血脈,那麼我們更是祖宗留下來的血脈,這樣想來我們哪里有自己?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一脈相承……今生能夠做一個炎黃子孫,真是感恩無盡!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每天體驗生命的喜悅,體會著生命的意義,體悟著生命的真諦……
毛毛蟲變蝴蝶,從感恩一切開始……
以前,上街買東西,要選擇一個陰雨天,說是要享受寂寞;橕開一把傘,悠悠閑適的走著,輕舒一口氣,終於不用與那麼多人摩肩接踵了!
乘車出門,尤其在火車站,上下車的時候,就會想,怎麼會有這麼多人,簡直是剛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一般,可是卻忘記了重要的一點:我也是其中的一員。
現在走在冬天北國的街上,陽光是那樣的明媚,心里也是暖洋洋的。外面的季節是冬天,內心里洋溢的是春天的氣息。
學習了傳統文化,我找到了屬於農民女兒的那種樸素的本性,有一種洗盡鉛華的清爽。當我用明凈的心、清澈的眼神微笑望去,滿大街川流的人群,仿佛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心中默默的念著:我很愛你們,與我擦肩而過的親人們!
朋友們,現在有很多人提倡「讓愛回家」,家在哪里?有愛的地方就有家,有感恩的地方就有家。愛在我們的心里;家,也在我們自己純凈純善的心里……
親愛的朋友,冬天里,毛毛蟲正在變蝴蝶,您聽到蟲蛹蛻變的聲音了嗎?
感謝一凡網友供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8-2025 08:54 AM , Processed in 0.11072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