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4-7-2017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以回答你,中间选民是比较容易争取。但是在其中一方即使争取到中间选民也不能拉近实力的情况下,中间选民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也就是为什么会鼓吹华人投废票,而不是鼓吹华人投国阵的原因。
如果失望然后两边都不投,放弃自己做决定的权利。无疑就是支持双方继续腐败下去。
|
|
|
|
|
|
|
|
发表于 14-7-2017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覺得在雙方政黨都有腐敗的現象下依舊支持他們,那才是縱容他們腐敗下去
把自己的支持票交給政客讓他們詮釋成自己有人民的支持才實施那些爭議性政策,真的好麼?
但是在其中一方即使争取到中间选民也不能拉近实力的情况下,中间选民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這跟我說的雙方實力差距越大時廢票的影響力就會越小的說法沒有差別
不過說白了,其實我也不奢望自己的廢票能有什麼影響力,畢竟歷史上也沒有幾場民主選舉的結果是真的被廢票的數量推翻多數決的結果的
投廢票,純粹是對自己的標準負責。選舉終究就是一個選賢與能的多數暴力決定結果的儀式,到了今時今日卻演變成用來否定某方的程序,這跟投票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相悖的。
換個說法吧,如果我今天投的不是廢票,而是第三勢力,你還會覺得這是在教訓在野陣線么? |
|
|
|
|
|
|
|
发表于 14-7-2017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疯狂频道 于 14-7-2017 03:20 PM 编辑
我倒是覺得在雙方政黨都有腐敗的現象下依舊支持他們,那才是縱容他們腐敗下去
把自己的支持票交給政客讓他們詮釋成自己有人民的支持才實施那些爭議性政策,真的好麼?
投废票更会被双方诠释为不在乎不介意不反对的。那么可以做到至少反对其中一方,不是更好吗?
我只是反感一部分人士一直鼓吹投废票,也觉得现在这个情况下投废票,对整个大局都不健康又没有帮助。換個說法吧,如果我今天投的不是廢票,而是第三勢力,你還會覺得這是在教訓在野陣線么?
如果有第三势力,我也很可能投第三势力,教训双方了。
===========编辑线======================投第三势力算,因为第三势力还叫有机会取代第一第二势力,投废票,除了让被人取代自己的选择权,什么都没有改变到。
|
|
|
|
|
|
|
|
发表于 14-7-2017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年前投廢票,那才是真的對大局沒有幫助,因為那時比起現在這個時候我們至少看到一個成熟穩重有共識不狂妄的替代執政黨的選擇出現,那是真的叫選賢與能
四年後的今天,你覺得朝野雙方一直掛在嘴邊喊的,是比政績比較多呢,還是唱衰對方比較多?
廢票是給雙方陣營試著爭取的一個緩衝區,而不是直接宣判雙方永遠不可能得到我的支持的死亡區
直接宣判雙方死刑的人,票都不會去投的
PS:另外第三勢力也包括了獨立人士
我引用一下自己別一邊對廢票的定義的看法吧,如果還是無法接受的話也不勉強你繼續糾結下去
廢票聯盟其實說白了,是個無奈的產物
人通常會選擇投廢票不是因為廢票有什麼實質意義上的好處(救國,教訓等),而是時下的政局發展無法讓這些人相信【投給任何一方】能帶來正面影響
在野黨四年前姑且還有橙皮書,有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這種正面的理念,所以支持者們也樂於接受這個機會把手中的支持票給在野黨讓他們嘗試
四年下來卡巴星去世,聶阿茲病逝,安華入獄后,在野黨就剩下各種投機操作和以國陣更爛為理由的取巧宣傳而已了
這三個分別代表著民聯的【永不妥協的原則】,【調和三黨理念差異的協商精神】和【適合大馬這個國家的未來願景】的精神,現在還在麼?
都變成了【向盜賊治國說不】這等膚淺暴力的否決意識而已了。
國陣更加不用想,對國家面對問題採取否認態度,玩弄種族課題純粹只為了鞏固支持力度來維持中央政權,沒有節制地揮霍國庫財產,你叫廢票黨投給他們,他們也一樣投不下手的。
一方讓人覺得不適合治理國家,另一方卻也讓人沒有信心讓他們治理國家,廢票黨無奈之處就在於此
除非直到大選前這幾個月,大馬政局出現什麼重大變化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