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爾街日報報導,菲傭、菲勞一度是外籍勞工的代名詞,自一九七○年代以來,菲律賓的藍領和白領人才不斷出走,二○一一年在海外討生活的菲國人達到一○四○萬人。不過,艾奎諾總統上台後拚經濟和反貪腐頗有成效,菲律賓的人才出走潮開始反轉。
菲國經濟在二○一○至一五年間平均成長百分之六點二,在亞洲僅次於大陸,菲律賓人不再把出國當成唯一出路,而且有不少旅居海外的菲人返鄉,因此,在海外工作的菲人逐漸減少,艾奎諾說,也許已降到九四○萬人,他自認是他的一大政績。
菲律賓人的出走潮終於反轉,可望扭轉阻礙國家發展的「人才外流」問題。不過,此一趨勢能不能繼續,還要看本月九日的菲律賓總統大選結果。
菲國總統只能做一任六年,艾奎諾任內維持政局穩定並遏止貪腐,經濟學家說,新總統若能再接再厲,是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流的關鍵。
但是,艾奎諾指定的接班人羅哈斯目前民調落後於有「菲律賓川普」之稱的杜特蒂以及女參議員波伊。
過去幾十年來,菲律賓人在國內找不到薪水不錯的工作,若想闖一番事業,最保險的途徑就是出國當幫傭、司機、建築工人、醫師、學術人員或科技專業人士。
「返鄉人」雜誌總編輯歐瑞爾說,沒有資料顯示有多少白領階級返國,但此趨勢明顯加速。該雜誌做了很多鼓勵海外菲人返鄉的報導,這幾年雜誌的銷量明顯增加。
歐瑞爾說:「很多人受不了之前的政府和種種貪腐,這個國家有形象危機。現在很多人眼中的菲律賓,是可以認真考慮回去的地方。」
桑德哈斯一九九○年代在史丹福大學求學時,創辦連結海外菲律賓科技專業人士的社群「人才流入網」(Brain Gain Network),他希望能對抗菲國的「人才外流」(brain drain)問題。
他說:「當時我們沒有引起多大興趣,很多人說,『為何要回去,菲律賓糟透了』。現在潮流變了,許多人回國。」
原來malao,菲癆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