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399|回复: 3
|
馬勞好消息! 一个新的景点!
[复制链接]
|
|
|
2016年01月18日
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 首阶段扩建上月竣工
李静仪
为缓解武吉知马一带的淹水问题而扩建的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最艰巨及耗时的首阶段工程已竣工,第2阶段预料在今年第3季完工,到时不但可显著提高容水量,沿岸也将增设美化河道的设施,为居民打造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公用事业局于2012年9月动工扩建已有44年历史的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以把武吉知马上段集水区的排水容量提高三成,为未来40年的水患防范做好准备。
这项工程分3个阶段进行,将把全长约3.2公里的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加宽约一倍,从目前介于14至19公尺的宽度,扩建至33至36公尺。整个工程耗资约2亿8300万元。
首阶段的扩建工程在横跨乌鲁班丹路的6条双向车道底下进行,在原有的排水渠旁,建造长165公尺、宽24公尺的排水渠。
为让车辆继续穿行,工程人员在施工期间得多次进行交通改道,而且只能在晴天施工,一旦下雨,须抽干工地上的雨水后才能继续。
U型水道增设休闲空间这个阶段的工程刚在去年底竣工,乌鲁班丹路也已恢复原貌。再过几个月,因施工而迁移的行人天桥和2个巴士站也会完成重建。
介于武吉知马路和荷兰绿园(Holland Green)的第2阶段工程则是在2013年2月动工,把原有约长1.6公里、下窄上宽的梯形水道,扩建成容水量更高的U型水道,预计今年第3季建好。
令居民期待的是,这段水道加宽后,沿岸有2个地方——荷兰绿园和荷兰坪(Holland Plain)将融入“活跃、优美、清洁——全民共享水源”(ABC Waters)设计元素,美化水道及增设休闲活动空间。
去年5月动工的第3阶段工程则位于荷兰绿园和乌鲁班丹路,及乌鲁班丹路和金文泰路之间。到了后年第3季,这段约长1.5公里的梯形河道将扩建成宽达36公尺的U型河道,增加容水量。
分水道提高防水患功能公用局集水区与水道署署长里祖安(Ridzuan Ismail)受访时说,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扩建后,可减低该区淹水的风险,但并不能保证日后完全不会淹水。
他说:“水道是为了应付某个容量的排水量而设计,一旦长时间降骤雨,或某地区出现一些状况,如有垃圾堆积在排水口或一些公路的路面较低等,就可能导致突发性淹水。”
过去几年,公用局已动工改进多个主要排水道,除武吉知马第一分水道,也扩建芽笼河、亚历山大水道、梧槽水道、勿洛河及加冷河。
自2013年以来,当局已在全国230多个地点完成水道和沟渠改善工程,目前有约100个地点的工程仍在进行中。
这包括在史丹福水道集水区上游建造全长约2公里的地下分水道(diversion canal),以及地下储水池(detention tank),分别通过“引流”与“储存”集水区的雨水,使上游暴洪绕过乌节路直接排入新加坡河和滨海蓄水池,避免乌节路一带淹水。
另有45个地点的路边水沟或排水渠的改善工程将在今年动工,这些地点包括明地迷亚路/文庆路、先驱路1段(Pioneer Sector 1)、惹兰布罗(Jalan Buroh)、美林路(Merryn Road)及普洛力路(Broadrick Road)等。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6 02:51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解要投好过条蛇ge? |
|
|
|
|
|
|
|
|
|
|
发表于 20-1-2016 03: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2016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腥壇的事都關你事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