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49|回复: 12

人生六字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5-2015 07: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娶嫁
吃喝
买卖

一般人都过着这样的生活。
人一出世便吃喝, 然后准备日后的生活而接受教育, 一旦毕业便做买卖, 不管是打工或创业, 有了积蓄有了对象, 便谈婚论嫁, 嫁娶后生育儿女, 以此传宗接代。

你认为这些平庸的人少了什么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5-2015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一生人中,忙碌地过,何时曾自问过,当我离开这个人世,我能带走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5 08: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你的感慨。
IPMAN_20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5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pman_2046 发表于 25-5-2015 07:52 PM
人在一生人中,忙碌地过,何时曾自问过,当我离开这个人世,我能带走的是什么?

蘇格拉底說 「學習就是再記憶」,我想在他的角度而言,離開人世後可以帶走的是記憶。但是,記憶是通過什麼管道被帶走的呢?難道記憶可以不需要依靠身體就可以穿透時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5 08:4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我觉得记忆本身不受限于时空。

比喻: 一艘航空母舰被击沉了, 这是一艘潜水艇给予援助, 可是舰船还是沉没大海。潜水艇可以赶往海床, 舰船则是出事后才沉淀海床。
按照流行说法, 人类活着的时候仿佛舰船在海面上, 死后仿佛沉没海底, 而人类的精神形体则如潜水艇般始终在海心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5 08: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褐眼睛 发表于 25-5-2015 08:49 PM
吉祥。

我觉得记忆本身不受限于时空。
吉祥。

我觉得记忆本身不受限于时空。

比喻: 一艘航空母舰被击沉了, 这是一艘潜水艇给予援助, 可是舰船还是沉没大海。潜水艇可以赶往海床, 舰船则是出事后才沉淀海床。
按照流行说法, 人类活着的时候仿佛舰船在海面上, 死后仿佛沉没海底, 而人类的精神形体则如潜水艇般始终在海心里。
褐兄

你說的,讓我想起了這個圖:



看了,你的船艦解說,那是不是可以把你的意思延伸到 生死其實是在一個類似海的地方反覆發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5-2015 09:1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生死之说不是你我可以定论, 所以才有"按照流行说法"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5 09: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褐眼睛 发表于 25-5-2015 09:12 PM
吉祥。
生死之说不是你我可以定论, 所以才有"按照流行说法"声明。

當然,生死之說,由活人定論為時尚早。我先前的意思是從你提出的「按照流行說法」看到了另一個介面的事情,所以提出跟你分享,並且討些指教以便增廣見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5-2015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5-5-2015 08:10 PM
蘇格拉底說 「學習就是再記憶」,我想在他的角度而言,離開人世後可以帶走的是記憶。但是,記憶是通過什 ...

你说得没错。那是一生人的记忆。
不過與其說記憶,倒不如說經驗不是更好?
誰在人世沒有過去?

若認爲人生在世就是學習體驗的話,
經驗給人留下作參考,也給自己一個交待
至於是什麽樣的交代
只有自己才會懂。

榮華富貴帶不走
能帶走的只有你自己的精神。
什麽是自己的精神?
自己的精神是獨一無二的,就算有人模仿你,學習與你都不能跟你同樣
,因爲宇宙閒事物,沒有零接近這囘事,更不用説是人,或思想。

這時候我就想起莊子有一個故事: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放下椎凿的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说:“请问,公所读的是什么书呀?”
桓公说:“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
又问:“圣人还在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
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没有道理可说就要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看出来的。砍削(木材)制作轮子,轮孔宽舒则滑脱不坚固;轮孔紧缩则轮辐滞涩难入。只有不宽舒不紧缩,才能手心相应,制作出质量最好的车轮.。这里面有规律,但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所以我已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东西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說到最後人離開人世,能帶走的唯有的是智慧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5 09:3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文见笑了, 吉祥。

我对精神分析学稍懂而已。
欲望何故暴露在外? 皆因它是最容易受影响和被怂恿。
超我则处在人的隐秘地带, 所谓"心照不宣"正是这个意思。
自我可想而知, 处于两难局面, 一来受外界影响欲望, 二来受到超我的道德理念牵绊。

至于潜意识, 我不是很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5-2015 09:5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自己的见解:

人的精神由真我和假我两个主要部分形成。无论真我和假我, 都有被动和主动成分。
真我是隐秘, 不存在人体。假我则存于人体, 堪称人的面具。被动通常是指脆弱的情绪, 主动则指略强的思绪。
基本上, 这个精神解析比较倾向武装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5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pman_2046 发表于 25-5-2015 09:20 PM
你说得没错。那是一生人的记忆。
不過與其說記憶,倒不如說經驗不是更好?
誰在人世沒有過去?

記憶 vs 經驗/經歷。。。你把蘇格拉底說的帶到另一個有趣的層面了。

精神的確是很難模仿,也很難複製,我想應該只能超越。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的努力,做的是「超越」別人的工作。
比別人更有錢,比別人更有智慧,比別人更。。。等等。
人的一生的時間就被滿足各種需求填滿了,到最後就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去了,這是參考馬斯洛德的需求层次理论 的。
能夠帶走的是智慧,這麼說,人就該花更多的時間在求取智慧方面了。
無奈的是,自由意識和現實生活往往是很難共存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被迫犧牲部分的自由意識來達到生存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15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5-5-2015 10:45 PM
記憶 vs 經驗/經歷。。。你把蘇格拉底說的帶到另一個有趣的層面了。

精神的確是很難模仿,也很難複製 ...
記憶 vs 經驗/經歷。。。你把蘇格拉底說的帶到另一個有趣的層面了。

精神的確是很難模仿,也很難複製,我想應該只能超越。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的努力,做的是「超越」別人的工作。
比別人更有錢,比別人更有智慧,比別人更。。。等等。
人的一生的時間就被滿足各種需求填滿了,到最後就是集中在精神方面去了,這是參考馬斯洛德的需求层次理论 的。
能夠帶走的是智慧,這麼說,人就該花更多的時間在求取智慧方面了。
無奈的是,自由意識和現實生活往往是很難共存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被迫犧牲部分的自由意識來達到生存的目的。
你所說的超越別人,我想已經是掉進了世俗的圈圈裏面去了。
無可否認,人是要求進步,但不是追逐超越咯。有了超越的念頭,那是無止境的漩渦。
就好像電影葉問,就算給你做了津門第一,那廣東呢,廣西呢?湖南,湖北.....打全中國,你就滿意?歐洲呢? 美洲呢?
你也有聼過亞厤山大帝吧? 他橫掃歐亞非,那又如何? 一個人能佔多少大的地? 那死後呢?又能佔多少大的地?三十三嵗就無福消受了
你一直專著在一點,同時你也失去一些東西。不管是金錢也好,還是智慧也罷,人年輕的時候,氣強如壯,到晚年的時候,就老弱衰病,你還能像當年英姿瀟灑?人時間一到就兩腿伸直。
你沒有聼過一句名言嗎?
自古美女如名将 不许人间见白发
活在別人的標準下,那倒不如自己設下標準不是更好?

我贊同你所講的,人的一生的時間就被滿足各種需求填滿。不過當需求不能達求的時候,要如何?教育,宗教這時候就出現,就像你所說的同樣集中在精神方面,在精神方面有依靠有着落。在與人競爭的社會,斗不過人,那就想辦法轉個灣在前進,沒有必要硬碰硬嘛。
我們的生命是寶貴的,我門的時間也是很寶貴的。用一生的時間追求利,卻忽略了人生應該尋找的 真理。真理不一定是要從宗教裏尋找。哪怕只要能尋找到行善避惡的原動力,就能終身受用啊。

古代有一個君王出巡郊外散步,他看見有一只很漂亮的小鳥,決定想把它給打下來,可是身上無武器,只好用手上的夜明珠來當武器。
小鳥=利
夜明珠=我們寶貴的生命,健康,時間。
用一顆夜明珠去打一只小鳥 ,划不划?還有不一定能打中哦。

能夠帶走的是智慧,這麼說,人就該花更多的時間在求取智慧方面了。
無奈的是,自由意識和現實生活往往是很難共存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被迫犧牲部分的自由意識來達到生存的目的
我覺得智慧有兩种,一種是從書或從 長輩教導之下獲得,另一種是人生纍計的經驗所獲得的。
但要搞清楚有智慧不代表很聰明,很聰明不代表有智慧

所謂聰明是受到他人的標準,對比,比例等而產生出來的
比如説:吃虧
聰明人能趁早發現而避之然後達到最終的利益

智慧人默默承受,也許能避開以後更多的災難。

聰明人一遇到吃虧會很懊惱,因爲他認爲他聰明,能遇到此事,是他失策。
而智慧人反而沒有情緒起伏
兩种人來相比,哪一個比較有壓力? 那一個比較有自由?
其實這全都是見仁見智。
誰能掌握,誰就能如魚得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2-2024 03:59 AM , Processed in 0.19480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