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24|回复: 14

世界上各宗教的戒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11-2014 11: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纵观全世界的宗教,教义其实一样的,教义很简单:

“凡是你喜欢做的,就是错的,是有问题的,恶的。
凡是你去做不不想做的,去受苦,就是好的,善的。”

大概都是那样。。

痛苦是高尚的,欢乐是邪恶的。
人间是不好的,离开人间是至善。

朋友,不是吗?
本帖最后由 Quest716 于 13-11-2014 11:4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11-2014 01: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怎么看基督信仰的戒律:
1·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
5·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6·不可杀
不可奸淫
不可偷盗
不可做假见证据陷害
10·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estheryu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1-2014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旅程 发表于 13-11-2014 01:29 PM
你怎么看基督信仰的戒律:1·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 ...

OK 啊很好, 和很多其他宗教的戒律一样,最基本功能可以维持社会的一些秩序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14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享:
z1.JPG
《佛遺教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阬;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缺。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阬埳。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於蜜,不見深阬。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汝等比丘,受諸飲食,當如服藥,於好於惡,勿生增減。趣得支身,以除饑渴。如蜂採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比丘亦爾,受人供養,趣自除惱,無得多求,壞其善心。譬如智者,籌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過分,以竭其力。

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煩惱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當以持戒之鉤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無慚人!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慚如鐵鉤,能制人非法,是故常當慚恥,無得暫替。若離慚恥,則失諸功德。有愧之人,則有善法;若無愧者,與諸禽獸無相異也。
汝等比丘!若有人來節節支解,當自攝心,無令瞋恨;亦當護口,勿出惡言。若縱恚心,即自妨道,失功德利。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所以者何?瞋恚之害,則破諸善法,壞好名聞,今世後世,人不喜見。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白衣受欲,非行道人,無法自制,瞋猶可恕;出家行道,無欲之人,而懷瞋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
汝等比丘,當自摩頭,已捨飾好,著壞色衣,執持應器,以乞自活,自見如是。若起憍慢,當疾滅之。增長憍慢,尚非世俗白衣所宜,何況出家入道之人,為解脫故,自降其身而行乞耶!
汝等比丘,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宜應質直其心。當知諂曲但為欺誑,入道之人,則無是處。是故汝等,宜當端心,以質直為本。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直爾少欲,尚宜修習,何況少欲能生諸功德!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是故當捨己眾他眾,空閒獨處,思滅苦本。若樂眾者,則受眾惱;譬如大樹,眾鳥集之,則有枯折之患。世間縛者,沒於眾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是名遠離。
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數數懈廢,譬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是名精進。
汝等比丘,求善知識,求善護助,無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諸煩惱賊則不能入。是故汝等,常當攝念在心。若失念者,則失諸功德。若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不為所害;譬如著鎧入陣,則無所畏。是名不忘念。
汝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汝等比丘,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若不爾者,既非道人,又非白衣,無所名也。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病者之良藥也,伐煩惱樹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汝等比丘,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
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說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閒處靜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

汝等若於苦等四諦有所疑者,可疾問之,毋得懷疑,不求決也。爾時世尊如是三唱,人無問者。所以者何?眾無疑故。時阿[少/免]樓馱,觀察眾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說苦諦實苦,不可令樂;集真是因,更無異因;苦若滅者,即是因滅,因滅故果滅;滅苦之道,實是真道,更無餘道。世尊!是諸比丘,於四諦中,決定無疑。
於此眾中,所作未辦者,見佛滅度,當有悲感。若有初入法者,聞佛所說,即皆得度;譬如夜見電光,即得見道。若所作已辦,已度苦海者,但作是念:世尊滅度,一何疾哉!

阿[少/免]樓馱雖說此語,眾中皆悉了達四聖諦義,世尊欲令此諸大眾皆得堅固,以大悲心,復為眾說: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自利利他,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無所益。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以智慧明,滅諸癡暗。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我今得滅,如除惡病。此是應捨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汝等且止,勿得復語,時將欲過,我欲滅度。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z7.JPG

末学目前学习念诵的视频=
(这样可以靠耳根来背诵经典~^^)呵呵~~~


阿弥陀佛~末学合十



本帖最后由 estheryu 于 13-11-2014 02:52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4 12: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戒贪, 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奇怪的是,各宗教的教主都对善恶的定义都大致上相当认同,这个就奇怪了,到底谁先分别是善是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11-2014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Quest716 发表于 14-11-2014 09:03 AM
奇怪的是,各宗教的教主都对善恶的定义都大致上相当认同,这个就奇怪了,到底谁先分别是善是恶呢

阿弥陀佛

是人的          啊~
是自己的    心。

外来怎么样都好,自己只要保持一颗清净心。
守住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用自己的心去judge其他事物,也不要用自己的心去窥探别人的心/做假设/妄想杂念。
一切都是内扰,不在外求。

内观。

阿弥陀佛~
祝愿同修心开智慧,心透明见,妙心清澈~吉祥吉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9: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stheryu 发表于 14-11-2014 09:18 AM
阿弥陀佛

是人的    心      啊~

你说得对,那是必要的。
但人要在年轻时候多思考,憨山说“以绝他日妄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stheryu 发表于 14-11-2014 09:18 AM
阿弥陀佛

是人的    心      啊~

看你的头像,应该是佛教徒吧。你的教主在开悟前,东问西问,什么都去玩,武术也玩,astrology也玩。拜了印度教中的有名开悟大师,还不满足。
那些老师应该都这样和他说吧:乖乖修定就是了,跟着本派教义,不要再妄想什么。
结果,他还是继续他的探索的。
不然,你们佛陀现在就是印度教的一个有名人物,像商羯罗那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4 09: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末学原本是无神论/无宗教/无门派者/无皈依/无属系。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不会有。
这个头像纯粹只是个人喜好而已,只是这样而已

《释迦摩尼佛传》末学有看哦!
过去末学也探索过《圣经》哦~

目前也还在学习中,和自己有缘的善知识一起(老师)。
末学也喜欢向老师问东悟西的,和一班师兄一起学习~
有了善知识帮末学把关,末学的学习过程比较踏实和不会走偏
好开心~
过去修行人能亲自遇到佛陀教导,是多么大的福气啊!
现在末学是跟着善知识和佛经,慢慢一步一步进入学习。《金刚经》非常好!
学习了很多~





阿弥陀佛~
祝福同修早日破迷开悟,顺律大道,回归本源,圆融圆满~真好真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2 收起 理由
Quest716 + 2 OKay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estheryu 发表于 14-11-2014 09:57 AM
是的。

其实我也不特别希望开悟还是什么。。。
就是得空就 继续探索,没有止尽探索,没有终点,只有过程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estheryu + 5 给你满满的爱与祝福!加油!阿弥陀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stheryu 发表于 14-11-2014 09:57 AM
是的。

无神论为什么会转到宗教? 其中有什么故事或神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4 0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Quest716 发表于 14-11-2014 02:33 PM
无神论为什么会转到宗教? 其中有什么故事或神迹 ?

阿弥陀佛~

嗯嗯~说来话长。

末学之前有分享文章在这个链接的第#21楼里了~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门徒】感悟+最新劲爆开示!附体现象全方位的解析!
感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7-2015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戒律比较森严,也许比其他宗教都严格一些,比如:基督教说不可以奸淫,但佛教认为不只不可以奸淫,甚至连“邪淫”都不可以,这是非常严格的。

所谓的“邪淫”,是比“奸淫”要严格许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5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美丽旅程 于 30-12-2015 02:45 PM 编辑
aaron_mlk 发表于 3-7-2015 12:47 AM
佛教的戒律比较森严,也许比其他宗教都严格一些,比如:基督教说不可以奸淫,但佛教认为不只不可以奸淫,甚至连“邪淫”都不可以,这是非常严格的。所谓的“邪淫”,是比“奸淫”要严格许多。 ...
耶稣这样告诫门徒:

「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
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丟在地獄裡。
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來丟掉,寧可失去百體中的一體,不叫全身下入地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2-2025 08:08 PM , Processed in 0.192780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