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63|回复: 0

心的养生保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4-9-2014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自[url]http://tcmherbs.weebly.com[/url]

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中医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五脏生理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平衡协调是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因此,被称为“生命器官”。生命器官健全的人,抵抗疾病的能力强,患病后也易治疗和康复,保护体内重要脏器是养生保健的基本出发点。五脏保健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通过饮食、情志、起居、环境、运动、药物、推拿、气功、导引等方面的调养保健,才能达到整体摄养的目的。这些方面对每一脏都是适用的,但五脏的生理又各有不同,故保健方法亦各有侧重。为了避免相互重复,本节针对五脏各自的主要生理功能特点,仅作一级性的保健方法介绍。五胜保健的方法,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此,要互相参考,互相补充。
心的保健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历来都把心脏看作是人体的“中心器官”。心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主血脉,主神志两个方面。心脏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与寿命。在当代,心脏病虽然可以得到许多有效治疗,但仍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心脏保健至关重要。
[url=][/url]心主血脉(一)“心主血脉”的保健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而,并且构成了体内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功能状况直接影响着全身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的保健宜从多方面入手,但其基本出发点有二:一是增强心脏功能,二是减轻心脏负担。

1、科学配膳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之合脉也……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指出了饮食过咸会给心脏带来不利影响。心脏饮食保健的基本要求是:营养丰富,清淡多样。提倡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心肌的发育和血脉运行都需要消耗高级蛋白质,要及时补充;脂肪食品食用过多,可出现“脂肪心”,又易引起动脉硬化。在饮食中宜适当食植物蛋白、牛奶、瘦肉之类,并选用一些能降血脂食物,如大豆、蘑菇、花生、生姜、大蒜、洋葱、茶叶、酸牛奶、甲鱼、海藻、玉米油、山楂、蜂皇浆等;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猪脑、猪肝、蟹黄、鱼子、奶油等。饮食习惯提倡混合饮食,这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吸收比较广泛,维生素C、B6、B1、B2、B12、微量元素铬、锰、镁等对于心血管保健,预防动脉硬化很有价值。饮食中要适当多选食谷类、豆类、粗机米、面等,并多食绿叶蔬菜和水果。低盐饮食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大有好处,钠盐食用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又易引起高血压等,故清淡饮食为宜。总之,科学配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2、切忌暴饮 历代养生家都主张渴而后饮,缓进饮料,反对大饮、暴饮。因为一次喝大量的水或饮料,会迅速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年高或心脏功能欠佳者,尤当注意。一般而言,每次进饮料不要超过500ml,可采取少饮多次之法。

3、戒过食刺激物 凡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药物,都会给心脏带来一定的负担,故应戒烟少酒,不宜饮大量浓茶,辣椒、胡椒等物亦要适量;对于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药物亦须慎用。

4、适量减肥 体重过重山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青春期以后注意减少脂肪赘生,避免发胖,控制体重和减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因人而异的选择。如运动锻炼、饮食减肥等,就饮食而言,即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和储存,尤其晚餐不过量,就餐时间宜稍早,对控制体重是有意义的。

5、运动锻炼 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对心脏大有益处。经常参加运动和体力劳动的人,心肌功能要比不活动的人强壮的多。一般认为,太极拳、导引、气功、散步、中慢速度的跑步、体操、骑自行车、爬山、游泳等,都适用于心脏的保健锻炼,具体运动项目要根初各自的实际情况辨证施练,中老年则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竞技运动,因为过于激烈,心脏负荷量太大,对心脏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结合运动锻炼还可做按摩保健。


[url=][/url]适量运动能强壮心脏

[url=][/url]烟酒对心脏不利






更多保健养生资讯:[url]http://tcmherbs.weebly.com/[/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9-2025 03:21 AM , Processed in 0.25833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