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557|回复: 4

生姜治百病 最好别去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4-2014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生姜有“治百病”之说,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症。但其用法也有许多讲究,比如不宜去皮,不吃腐烂生姜,不宜多吃,阴穴火旺者不宜等。

kst201403031105418835.jpg
姜是我们日常烹饪常用佐料之一。姜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调味品,一般很少作为蔬菜单独食用。它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有生发作用,也是心血管系统的有益保健品。我们都知道“生姜治百病”之说。生姜味辛性温,长于发散风寒、化痰止咳,又能温中止呕、解毒,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症,前人称之为 “呕家圣药”。

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柠檬醛等油性的挥发油,还有姜辣素、树脂、淀粉和纤维等。所以,姜在炎热时节有兴奋提神、排汗降温等作用,可缓解疲劳乏力、厌食失眠、腹胀腹痛等症。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中医理论,生姜是助阳之品。生姜还有个别名叫“还魂草”,而姜汤也叫“还魂汤”。

既然我们了解到生姜的这么多功效,那么也不能忽视其禁忌,每一种食物或者中药都有其禁忌一面,姜虽然被称为治百病,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不宜之法。

1.不要去皮。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鲜姜洗干净后即可切丝分片。

2.凡属阴虚火旺、目赤内热者,或患有痈肿疮疖、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者,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3.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发热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疗中暑。服用鲜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呕吐,对其他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4.不要吃腐烂的生姜。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诱发肝癌、食道癌等。那种“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5.吃生姜并非多多益善。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生姜性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原则,不宜多吃。在做菜或做汤的时候放几片生姜即可。

另外,生姜不宜在夜间大量食用,其姜酚刺激肠道蠕动 白天可以增强脾胃作用,夜晚可能成了影响睡眠伤及肠道的一大问题,故夜晚不宜大量食用。晚上的量只能一点点非常少的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4-2014 09: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礼拜才喝,结果就喉咙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14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姜水可治咳嗽。 我喝了几次就好了,后果是喉咙痛。。。喝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015 09: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糖姜茶是我的爱好。它有排毒功效又能弃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2015 07: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Organic 于 24-1-2015 07:04 AM 编辑

      借楼主的版面,想介绍一下我有机农场生产的文冬姜酵素.文冬姜,又被称为“风姜”或“紫姜”适合生长于无天然污染、
气候凉爽的高原上,并以天然山水灌溉,因此颜色比一般姜来的深,营养价值更非一般姜所能及。文冬姜为马来西亚彭亨州
山区特产,其中更以文冬武吉丁宜所出产的文冬姜为最上品。虽然体积较小瘦长,但胜其姜辣素的成分高,所以辛、香、
芳、辣味道浓烈,因此文冬姜也被冠为“姜中之王”,价钱亦比一般生姜、老姜高出4-5倍以上。为达到最佳品质,本品严
选最上品的文冬姜,经过良菌、黑米和有机黑糖等熟成发酵成《文冬姜酵素》。发酵后的文冬姜,其食用及药用价值和未
发酵前比较起来又更胜一筹!其营养分子更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为养生之道所不可或缺的圣品。姜酵素可以用于抗细菌
性疾病的预防,治疗肠炎,开胃,健脾,清凉点心,美容保健,抗衰老,防脱,头发的生长和更多。姜对妇女是特别有效,
特别是她们生育后可消耗湿润及温暖其子宫,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和消除“风” 的效力。尤其是文冬姜,功效与众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9-2025 03:09 AM , Processed in 0.15621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