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67|回复: 9

何时能停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3-2014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打算回国后于3月27日赴国大医院时向值勤的医护人员要求停药。

请问我该如何开口?

我给的理由(其实是事实啦)我的思想合并了(consolidated thoughts),不知道会不会批准?

我吃了15年的药,很想停药,不要再跟精神病人住在一起了。我只是想过正常生活,不要因为药物的事而居住在精神辅养院了,请教教我,到时候如果成功停药,我请你吃顿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3-2014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物让你住疗养院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3-2014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mahalwin 发表于 14-3-2014 01:06 PM
是药物让你住疗养院吗?

是啊,怕自己忘记吃药,刻意安排我入住疗养院,贪那边有专人定时派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4 10: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再吃了啦~如果吃药能好的话,早就好了~
是谁在生病?谁知道自己在生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4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放弃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oot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4 10: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演自娱 发表于 14-3-2014 01:10 PM
是啊,怕自己忘记吃药,刻意安排我入住疗养院,贪那边有专人定时派药。

有否想过学一些简单的illness management.
例如那些糖尿病的人也是长期服药,他们若怕自己忘了吃药就会
1)用pill box且放在显眼的地方,例如餐桌上。
2)利用手机等科技设定alarm提醒定时服药。
3)在常去的地方,例如公司,车里也放另外一套的药,避免忘记带。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自演自娱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3-2014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停药不是说停就停,何况你已经吃了15年的药了,你应该知道停药的副作用。
当然你已经醒悟了,长期吃药不是好办法,你想过正常人的生活,这是很好的开始。
但这是可以实现的,虽然要靠你的意志力和花一点时间,既然你有这样的愿,肯定能圆愿。

你可以征求你的医生慢慢的减少你的药分量,但你一定要努力的充实你的生活。
例如有宗教依靠,慰籍你的心灵,多做运动,排除多年来你长期吃药留下的余渣,流汗可以使你身体更健康更精神。
最重要的是开始和朋友与家人有沟通,慢慢融入正常的生活圈子。

祝福你有愿必成,圆满吉祥

评分

参与人数 3人气 +16 收起 理由
mahalwin + 6
momocko1414 + 5
iankam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14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ojiak 发表于 17-3-2014 09:46 AM
停药不是说停就停,何况你已经吃了15年的药了,你应该知道停药的副作用。
当然你已经醒悟了,长期吃药不是 ...

你的建议很好,怎么我没想到先减药后才慢慢停药。

谢谢你,我不知道原来停药也有副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14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演自娱 发表于 17-3-2014 02:16 PM
你的建议很好,怎么我没想到先减药后才慢慢停药。

谢谢你,我不知道原来停药也有副作用。

医生会逐步为你减少药的分量,你自已也要努力。

没有吃药你睡得着吗?

加油哦,你肯定能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14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演自娱 发表于 17-3-2014 02:16 PM
你的建议很好,怎么我没想到先减药后才慢慢停药。

谢谢你,我不知道原来停药也有副作用。

停药是应该和自己的主治医生商讨;若以“停药”为目标,医生和你本身要如何合作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这个是“理想”的模式。

当然,也有些医生根据临床指标和经验,认为病人应该长期服药但由于病人的境况已经稳定,而且能过所谓“正常”的生活,那么药量则会维持最低,避免有复发的情况。

http://www.goodreads.com/book/show/6690751-recovered-grace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现在能工作,能有家庭,更参与各种的义务性工作教育社会,帮助病患。
他本身也是还在吃药,只是药量很低。
我曾经和作者见面,如果他不说,我不会知道他是精神病患者。
这本书有中译本,若你有兴趣,你可以接洽马来西亚精神健康协会,看看他们还有货吗。


如Hojiak所说,你的日常生活很重要。
不要让"XX症" define 你这一个人。你是一个人,XX症只是你的一部份,不是你全人的全部。
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活动,加上辅导,配合药物治疗,情况会改善的。

我除了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也是以一个病患家属的身份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9-2025 11:48 PM , Processed in 0.156551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