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07|回复: 0
|
什么叫做“素食”?
[复制链接]
|
|
谈到茹素,其实这是个相当有弹性的概念,古今中外许多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例如:
有些西方人说“吃素”,其实就是指不吃猪牛羊肉和家禽等,但仍然吃海鲜。
不少佛教徒吃的“斋菜”含有蚝、淡菜等海产,也吃未受精的蛋,但不吃葱蒜等“五辛”。
有些人戒吃所有肉类,但是食用奶类的产品(这叫做“奶类素食”(“lacto-vegetarianism”),或吃蛋(这叫做“蛋类素食”
(“ovo-vegetarianism”),或者二者都吃(叫做“蛋奶类素食”
(“lacto-ovo-vegetarianism”)。
有些人不但戒肉戒蛋戒奶,连一切由动物所生产的东西都拒吃拒用,例如蜜糖(因为要劳役蜜蜂来酿制)、皮带皮鞋皮草骨梳(因为使用动物尸体部分作原料)、珍珠象牙、大部分的化妆品(因为拿动物来做实验以证明对人体无害);这种做法叫做“完全素食”(veganism,亦有称为纯素食)。
有些人只吃果实(连叶、茎等也不吃),称为“果食”(fruitarianism)。
从实践的绝对性程度而论,“素食者”也有不同的尺度或“境界”:
有些人承认多吃素少吃肉有好处,不时会主动多吃一点蔬果,少选择肉食,这些是“倾向素食者”。
有些人立志认认真真减低肉食的比例,订下宗旨或计划吃若干比例的素食,或者每星期吃若干餐素食,这些可谓为“半素食者”或“部分素食者”。
达到了“吃全素”的阶段的人,亦往往有不同的态度:有些比较“无所谓”,不计较吃“碟边斋”(在荤菜之中只挑素的部分来吃,迫不得已时也会吃一些含荤的菜肴(例如有猪油的糕饼或用荤汤煮的面);有些绝对不肯沾含荤的饮品食物;有些不但拒绝吃荤菜,还追求清淡的口味,抗拒“素火腿”、“素咕噜肉”、“素鱼”等“斋口不斋心”的仿荤菜肴。
所以,“素食”并没有也不应该有单一的定义或标准,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做法,随缘可也。
据我的个人经验和对其他素食者的了解,看来最稳当又开心的办法,是把素食的倾向视作一种过渡,其中包含一个一个弃荤茹素的阶段,一旦觉得缘份到,就向前走一程,看看又怎么样,无须刻意强求,这样效果应该会最理想。
为了令自己这个过渡期的痛苦(如果有的话)与麻烦(通常总免不了的了)减到最低,不妨:
主动去掌握有关食素与健康、营养、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过来人的经验拿来借镜;
采用比较明智的开放态度;
预先认识各种可能出现的困难,作好心理准备及预防措施;
尽量避免跟怀疑素食生活的人争辩,因为这样往往对谁都没有好处。
“发心”茹素廿年了,正如在多处为文详述,一切都好像那么不可解释,好像是“各有前因”,我受到上天导航,经过了万水千山(详情见拙着《生命的魔法》(水连天:1995)),至今饮食习惯仍不断在演进。
弃荤茹素是到此为止生命最大的改变。
我得到了形容不尽的好处,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若继续吃肉,恐怕亦不会活到今天。)
同时因此深深体验到造化的奥妙。
欢迎你也告诉我你的困惑、见闻、感受。
祝福你吃出福德吃出快乐。
[ 本帖最后由 死神_蓝色潮汐 于 14-7-2005 12:21 AM 编辑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