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道点中国哲学》 祸兮福之所倚 作者: 田小飞 余秋雨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4 08: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魏晋时期的佛教学者,从当时流行的玄学的背景出发,
对讲性宽智慧的《般若经》和其他佛教经典作了五花八门的解释,
形成了本无、即色、识含、幻化、心无、缘会六家,
其中本无一家又分本无与本无异两宗,合称“六家七宗”。
鸠摩罗什的弟子、东晋著名的佛学家僧肇特别作了《不真空论》,
针对当时影响最大的本无、即色和心无三家的观点给予了批判性的总结。
僧肇认为,对于佛教空宗所说的“空”,应当从“不真”即“空”的角度去理解,
而不能像般若各派那样,或者从事物没有实在的本性去理解,等等。
而所谓“不真”,也就是“假有”,佛教说“空”,并不是说现象世界不存在,
即所谓绝对的断灭的“无”,
而只是说它是不真实的虚假的存在;
虚假的存在依然是一种存在,依然是“有”而不是无。
所以,性空和假有其实是同一问题的两种不同表达,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道士作法变出的幻化人,汉武帝便有过切身的体验,
所以不能说没有这幻化人的存在,只是这幻化人不是真人是假人罢了。
“空”的含义,也应当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僧肇的“不真空”论对佛教学者更好地理解空宗性空的学说提供了帮助。
其实,中国佛教的各个分支,
都是力图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引导人们达到对现象世界的虚幻性的认识,
从而自觉放弃对主客观世界的一切执着追求,以此来摆脱人生的痛苦。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2014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性本来清净,烦恼掩盖佛性
既然人们本来具有智慧觉悟的本性,
可是为什么会迷失本性而不能觉悟呢?
禅宗从佛性与烦恼的关系回答这个问题。
他们认为,人心本来具有佛教觉悟的智慧,它就是人的本性;
智慧觉悟的本性本来清净,但是它被人们心中的烦恼妄念所掩盖,
于是人们便成为迷失本性的众生,而不能成为现实的佛。
慧能把清净的本性比作日月常明,把烦恼妄念比作乌云蔽日,它使本来明亮的日月不能显现。
所谓烦恼妄念掩盖了智慧本性,也就是说烦恼妄念是妨碍人们觉悟解脱的心理障碍,
因此必须加以克服。
在禅宗看来,智慧本性与烦恼妄念相即不离,
二者同时集于人心,但是前者不生不灭,后者生灭变幻,
因此烦恼妄念是可以克服的,无论人心当中充满多少烦恼,
都不能改变人们智慧觉悟的本性。
慧能说“即烦恼是菩提。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
就是说觉悟的本性就在烦恼妄念之中。
尽管二者相即共在,但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反:
佛性智慧是真实的本体,烦恼妄念是虚假的现象。
为什么呢?
因为智慧本性是清净的,清净就意味着无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
“净无形相”,“无相”就是没有任何具体的相状,“清净”是无相的比喻性说法,
比如一个无色透明的物体,人们无法说它是黑的还是白的、红的还是绿的,等等。
所谓佛性(本性)清净无相,也就是说佛性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
如果从生灭的角度来说,佛性也就是无生无灭、常住不变的实体。
所以慧能的弟子神会说:“佛性体常故,非是生灭法。”
与此相反,烦恼妄念随生随灭、变幻不已。
他认为佛性好像虚空,烦恼如同明暗,“明暗有来去,虚空无来去”,
来来去去就意味着生生灭灭;
二者又好比金属与矿石,“金之与矿,俱时而生。
得遇金师,炉冶烹炼,金之与矿,当时自别。
金既百炼百精,矿若再炼,变成灰土”。
佛性与烦恼的关系也是如此,佛性常住不变,烦恼变纪不居。
佛教把无生无灭(常)看做真实性的象征,
把生灭无常作为虚假的标志,
所以禅宗说佛性不生不灭就意味着佛性是真实的本体,
说烦恼有生有灭就意味着烦恼是虚假的现象。
神会认为人心中这个真实的方面就是根本性的,而虚假的方面则是派生的,
所以说:“以不生不灭故,得称为常;以常故,得称为本。”
既然佛性是根本性的,所以它“本有今无”,
即本来具有而被“烦恼盖覆不见”;
既然烦恼是派生的,所以它“本无今有”,
即本来没有而后天生起。
这就表明,无论人们心中充满多少烦恼,都改变不了智慧觉悟的本性;
无论烦恼多么深重,人们都可以将它克服。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5-1-2014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明理学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由于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是理学,
人们习惯上多以“宋明理学”的概念来称呼这一时期的哲学。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表态,
是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
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
这个复兴儒学的运动,由隋唐之际的王通发其先声,
由唐代中期以后的韩愈、李翱、柳宗元诸人继其后续,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
形成一场声势浩大、波澜壮阔而又影响久远的儒学运动。
在时间上,这场儒学运动持续到明清之际,影响直至当代;
在空间上,这场儒学运动不限于儒学的故乡,还牵涉到受儒学影响的东亚诸国,
以至于在这些国家,所谓的儒学主要就是理学(或称性理学);
宋明理学是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
以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
他们在消化吸收佛道二教思想的基础上,
对佛道二教展开了一种与孟子“辟杨墨”相类似的所谓“辟佛老”的文化攻势,
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
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
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
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
然而也正是这个智慧成果,
其在成功地回应佛老而使儒学重新走上正统地位的同时,
也同时改换了先秦儒学的积极精神,
把民族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引向萎靡和颓废,
因而就其后果而言,其智慧的思辨也具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研究理学哲学智慧,
不仅在于了解它对回应与解决当时社会与文化问题作了怎样的解答,
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对其得失的分析来帮助我们思索一些诸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如何正确回应外来文化”、
“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社会成员中普遍存在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等
对当代仍至为重要的哲学问题。
而给这种思考以启发和借鉴,正是理学智慧的意义所在。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