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青训乃根本,引援是良方。足球队要提升实力,有两大途径:青训和转会。自从博斯曼法案实施后,球员的流动门槛变低,俱乐部只要有钱,从其他球队挖人是件容易办到的事情。小球会依靠青训勇夺冠军的故事已成过去,大球会挥舞支票引诱猎物的新闻每天上演。转会的成败直接影响未来的成绩走势,对豪门而言更是如此。不幸的是,有些球队在投入巨资后,却没能得到预想中的名次,比如本文的主人公利物浦足球俱乐部。过去10多年里,利物浦总共为四任主教练支出了超过5亿英镑的转会费,只换来一个有分量的欧冠奖杯,联赛成绩一塌糊涂。与此相反,走出破产边缘的多特蒙德强势回归,连续两年压倒拜仁夺得德甲桂冠,并成功杀入欧冠决赛,他们用来组建阵容的总花费仅仅是4500万欧元。在剖析利物浦的失败原因之前,有必要先看看红军的学习对象大黄蜂值得仿效的地方,比方说多特蒙德分工明确、结构严明的管理架构。 两种不同类型的俱乐部管理架构
多特蒙德董事会委派瓦茨克和Thomas Treß两名成员直接管理俱乐部各项具体事务,前者执掌体育部、营销部和媒体部,后者统筹财务部和行政部。五大部门都设置总监为负责人。其中与我们熟知的多特蒙德足球队有直接联系的是体育总监佐尔克领衔的体育部。佐尔克主责一线队、球探和青训工作的管理,他正是德甲联赛最佳主教练克洛普的直属上司。克洛普则负责一线队的比赛训练、战术设计和阵容调配,以及教练组各成员的任免分工。青训部则全权由Wolfgang Springer和前多特球星里肯打理,他们负责多特青训基地的管理和俱乐部各梯队的建设,既要保证青少队在未成年组别赛事的成绩,又要培养出更多顶尖级年轻球员,他们还要随时保持与一线队的密切交流,确保一线队主教练第一时间掌握青训球员的全面信息,青训主管里肯作为青训部和一线队之间的桥梁,在球队出现位置空缺的时候,会推荐合乎一线队需要的青训球员。一线队经理Fritz Lünschermann负责球队的行政办公、后勤供应和外出联络等所有相关事务。米斯林塔特主管球探业务及球探部门的人员分工和业绩考核。医疗部负责俱乐部(一线队、预备队及各级青训梯队)所有球员的理疗康复和营养调配。这些体育部门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和主教练克洛普一样,都直接经由体育总监佐尔克的任免和考核。
对比另外一支德甲球队汉堡的组织架构。汉堡由四大部门组成:体育部、市场部、财务部和公关部,部门总监直接向董事会述职。其中体育部门划分为三大模块,分别由主教练、一线队经理和技术总监负责。汉堡将青训部门和球探系统合二为一,在体育总监之下专门设置技术总监一职。技术总监兼管青训部和球探部,日常工作包括经营汉堡青训营、担任俱乐部总球探、对比赛或球员作出视频分析和数据总结以及青训、球探分支关键岗位人员的业绩考核。与此同时,医务理疗、后勤行政和球队外联的职能划归一处,统一由球队经理韦迈尔管理。除此之外,体育总监克罗伊策、主教练芬克的职权分别与佐尔克、克洛普在多特蒙德行使的完全等同。
再看看弗格森执教时期曼联队的人事管理架构图。和普通的职业体育公司别无二致,曼联也按商业、竞技、财务和公关的职能作了部门细分。不过,与多特蒙德、汉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曼联主教练在公司内部拥有更高的行政级别,与其他各大部门的第一把手平起平坐,他不单直接向俱乐部总经理汇报工作,还能插手一线队以外的诸如球探、青训、医疗、后勤等各项事务。简言之,红魔主帅就是曼联竞技分支的最高负责人。 上述三幅图展示的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足球俱乐部管理架构,一种是经理(总监)负责制,另一种是主教练负责制,前者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国家很普及,比如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者多见于英伦三岛,比如绝大部分的英超球队。通过比较两家德甲球队和曼联俱乐部的组织架构,很容易看出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球队是否设置体育总监一职,也即足球总监或体育经理,这是区分各球队归属哪一种管理模式最为显著的标记。体育总监负责俱乐部体育层面的管理事宜,是公司架构竞技分支的负责人,从球员交易、球探青训到支出预案的设定都属他们的职能。在某些总监与主帅的行政级别处于非平行关系的球队(如多特蒙德和汉堡),足球总监还拥有任免主教练的权力,少数球队的总监还会涉足俱乐部的商业营销或公关传媒。足球总监的责任范围不单涵盖竞技层面的所有枝节,其自身还作为公司内部连接竞技部门和决策机构(董事会或总经办)或其他部门的纽带。 两种不同的管理机制各有优劣。尽管曾经出现曼联、阿森纳和埃弗顿这些施行主教练负责制并取得成功的俱乐部,同时也有不少经理负责制球队因主教练和足球总监之间的纷争而导致内部矛盾丛生,总的来说,经理负责制的管理更能适应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细的现代企业运营,尤其对球队的转会运作大有裨益。由于足球总监的存在,主教练只需掌管他们擅长的战术、训练等球场内业务,不会被诸如转会、青训、球探等其他事情牵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足球总监不用参与球队备战,可专心球员买卖,同时他直辖的球探和青训等工作与转会事宜存在较高的相关度,能为转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尽管足球总监仍未在英伦普及,但即使是拥有比欧陆主帅更大权力的英格兰联赛主教练,也会倾向于和自己信任的高管紧密合作,比如大卫-吉尔或博比-查尔顿之于弗格森的关系,又或者大卫-戴恩和温格的搭档组合。由于查尔顿这样一位业界内行在董事会拥有话语权,弗格森可以从股东手里争取更多的转会经费。后来的吉尔也同样为弗格森的球员买卖提供很多实质性帮助。而反观温格,由于缺少戴恩这样一位既通晓商业运作、足球领域又在行的CEO为他分担一系列繁杂事务,导致最近几年阿森纳的转会未能延续过去的辉煌。尽管戴恩、吉尔和查尔顿都不是足球总监,但他们在球队的转会运作给予主教练的支持和帮助实质上和足球总监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非常相似。 与纯粹足球专业出身的主教练或首席球探相比,在招聘用人方面,足球总监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更专业,此外,他们的市场触觉更敏锐,在考量球员技术性能的基础上还能估测球员的价格是否符合实际,并倾向将球队的工资预算最小化。同样地,与那些对商业营销了如指掌却缺乏足球专业背景的市场总监或商务总监相比,足球总监在足球圈拥有庞大的人际网络,懂得运用各种渠道探察和罗致各地优秀球员,凭借丰富的足球专业常识对球员市场价值有着更透彻的了解。 再者,经理制架构让球队的转会更加长远。足球总监相比主教练更着重中长期建设,他们为球队制定的战术思想和技术风格,既有利于俱乐部各梯队的无缝对接,又不会因辞退主帅而出现教练负责制球队经常发生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球队阵容频更换的景象,这可避免俱乐部在主教练交接的时候又要花费大量银子修补阵容,阵型与球员的风格统一亦使新任教练更容易上手。在里昂连夺法甲七冠的时期,球队历经桑蒂尼、勒冈、霍利尔和阿兰-佩林四任主帅,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离任都没有对里昂队造成太大影响,无论谁坐在教练席指挥,球队永远都踢着同样风格的法式攻势足球。 除此外,经理负责制的转会决策形式更科学,相比主帅责任制,更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多特蒙德的每一桩转会都要事先经过总经理瓦茨克、体育总监佐尔克和主教练克洛普的共同讨论,他们都拥有球队转会的决定权,只要三人组的其中一员投了否决票,转会就会遭到搁置。汉堡由体育总监、主教练和技术总监一起决定球队人员的进出。在拜仁慕尼黑,即使瓜迪奥拉因战绩不佳被炒鱿鱼,也不会动摇球队根基,因为掌控俱乐部建队决定权的除了主教练外,还有俱乐部主席赫内斯、首席执行官鲁梅尼格和体育总监萨默尔。当里昂队在决定每一笔球员签约的时候,会召集一群人参加专门会议,这些人分别是球队主席奥拉斯、足球总监拉孔布、里昂的主教练和其他几位教练。 如果能够把来自不同群体的个人的许多不同意见汇集在一起,相对于只听取专家的个人意见,就更有可能做出最好的决策。在勒沃库森,足球总监鲁迪-沃勒尔在运作某一单转会之前,要先与俱乐部教练组进行磋商,一线队主教练海皮亚和青年队主帅萨沙-莱万多夫斯基会提供各自的建议。在参考了来自一线队和青训营的意见后,沃勒尔才能决定能否立项。立项后,沃勒尔还必须征得运营总监Simon Pallmann的同意,后者将从财政预算、谈判运作等商业角度进行评审。当足球总监和运营总监的意见达成一致,转会预案才能上报通过。如下勒沃库森12/13赛季官网截图所示,红框内四人正是在药厂转会决策的关键人物。当群众基础的多样性元素不足时,群体智慧便失去作用。然而,英伦足球俱乐部的典型决策模式却不是基于群体智慧,而是短期独裁。英超大多数球会的主教练都如君主一般,有着决定俱乐部一切事务的权力,直到被解雇为止。随之而来的继任者又会以低价将前任签约的球员清仓,让球队蒙受经济损失。
决策依据:建队方针、数据分析、球探网络 如果说经理(总监)负责制的组织架构为球队转会操作提供硬件设施,那么每一次转会的决策依据则是实施球员买卖的运行软件。教练负责制球队的决策依据通常只是主帅的战术需求或个人喜好,而经理负责制球队不只局限在主教练的实战需要,他们的决策更要符合以球队技战术风格为基础的建队哲学。前汉堡足球总监阿内森上任伊始,在关于俱乐部变革的报告中,主张在汉堡队推广荷兰式进攻足球,走年轻化路线,并仿照阿贾克斯,上至一线队下至各级青年队统一由442阵型改打433阵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球队阵容的选人原则:有潜力、身价不高、能融入球队风格。直到现在,汉堡的转会买卖仍沿用这些法则。 以2008年佐尔克开始出任体育总监的多特蒙德为例,佐尔克一上任便聘用了足球思想与自己相近的克洛普担任球队主教练,两人共同为黄黑军确立了以快速传切为基础的压迫式进攻足球理念。球队以此框架为蓝本设定了不同位置球员的一系列技术指标。只有高于这些既定标准,才有资格成为球队一员。多特蒙德的每场比赛都在快节奏进行,球员因此要做到反应敏捷、移动迅速、体能充沛,技术失误率要长期保持在极低水平。参照这些标准,库巴、莱万多夫斯基、皮什切克、香川真司、姆希塔良、奥巴梅扬先后被相中。这些外援在与施梅尔策、格策和霍夫曼等以同样理念从多特青训营培养出来的球员进行磨合的时候,就会相当合拍。多特蒙德的比赛节奏在加快,球员的速度、思维和技术也要跟上步伐,超强的体能储备是战术基础,这恰好能解释为什么他们的平均年龄从2008年开始就不断下降。 在确立买入球员的标准后,就要开始评估筛选,判断哪些人员合乎球队需要。越来越多的德甲球队在招揽球员的时候用到数据统计,俱乐部工作人员首先会通过大型数据库对成千上万的球员信息进行海选,直到筛选出综合数值符合要求的球员,才会有搜集录像、现场观摩、和试训谈判等后续环节。统计数据客观公正又全面细致,可以跳出感官认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避免单从表面来评判事物。运用数据评估球员,可以避免足球界老生常谈的传统经验带来的负面偏见,比如来自足球强国巴西或荷兰的球员总会更受欢迎,又比如,一些在大赛里冒尖的新人能得到更多关注,球队更倾向为炙手可热的球星开出过高薪水,又或者年龄偏大的老球员容易倍受冷落,等等。 数据分析的风潮源自美国职业棒球,奥克兰运动家队是其中的经典案例,他们摒弃了教练和球探的主观判断,利用数据分析招募了一些在传统棒球评估体系里口碑低劣从而被转会市场严重低估的球员,依靠几乎全联盟最低的转会预算和工资额度接连战胜明星云集的强队。数据革命后来逐步渗透到足球运动。其中的先驱当属米兰实验室。实验室里储存的亿万数量级关于球员各层面信息的数据,除了实时监测球员身体参数以达到保证球员良好状态、延长运动寿命的目的,还要为俱乐部人员买卖提供参考依据,节省球队的转会开支。AC米兰曾买入卡福、潘卡罗、斯塔姆等已年过三十但依旧持续生猛的老将,又用低价位引进诺切里诺、阿巴特等年轻球员,米兰实验室在背后的数据支撑或多或少起到关键作用。 温格也是一位数据的忠实粉丝。早在20多年前担任摩纳哥主帅,他就开始采用Top Score电脑程序评估球员。如今在枪手,他又沉醉于Prozone分析软件。在给维埃拉寻找接班人的时候,教授曾翻阅过大量的球员数据,最后留意到马赛队一个籍籍无名的年轻中场弗拉米尼,他的热点图覆盖面积异常突出,场均跑动达14公里,速率也很快。随后温格去现场观察,在确认此人能适应球队技战术风格后,立即签入,免费为阿森纳获得一员悍将。通过数据分析,温格总能精确地在球员正处或刚过巅峰状态的时候以高价卖出:将奥维马斯和佩蒂特打包卖给巴塞罗那获得5500万欧元,出售维埃拉赚了尤文图斯2000万欧元,以2400万欧元抛售亨利,又用阿德巴约和图雷总共换来3900万英镑。这些球员没有一个在离开阿森纳之后还能达到转会前表现出来的上佳水平。 阿勒代斯也明白数据的作用,在执教博尔顿时期,他特意聘用了几名专业统计员。统计分析在博尔顿转会决策中发挥了实效。2004年他们决意收购在专业人士眼里已将近退休的35岁中场斯皮德。博尔顿统计员通过观察他体力方面的数据,并和当时踢同样位置的杰拉德、兰帕德等球员做了横向比较,发现他之前连续两赛季都没有明显下滑迹象,最后得出结论:斯皮德的体力支出能力可在长时间内与顶级年轻球员处于同等水平。结果,斯皮德在博尔顿两获欧联杯席位的赛季里几乎场场首发,到了38岁仍是主力,而博尔顿仅花费75万镑就从急于清洗老球员的纽卡斯尔购得。博尔顿用类似方法免费引进了奥科查、坎波这些处于职业生涯晚期但仍精力充沛的技术型球员,并从当时被外界普遍认为已走下坡路的阿内尔卡身上赚足700万英镑的转会差价。 但并非全部数据都有用,亦非所有有用的数据每次都能揭示问题实质。相对棒球运动,足球的战术改变会引起球员数值大幅波动,而且足球有太多变数,很多变量难以量化。教练和球探很难单纯用运算的方式得出结论。数据太多或部分难以量化因素的存在,使得在足球领域运用统计分析容易忽略一些重要数据,没抓住重点,反而会做出错误决策。皇马曾因马克莱莱带球过人速度太慢、头球成功率太低、传球平均距离过短以及回传横传占比超过90%,而拒绝为他加薪,随后还将其卖走。结果,法国人在切尔西度过了五个成功的赛季,以至他离开后,切尔西至今仍未找到如此高水准的防守中场。再一个就是弗格森赶走斯塔姆的例子,表面上是因为后者在自传口无遮拦,实质原因却是荷兰后卫在曼联的场均拦截次数有下滑趋势。事后爵爷异常后悔,斯塔姆在意甲用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挥证明了自己仍是世界最强中卫。找到有效数据,并从中提炼有用的规律,是俱乐部智囊团更重要的工作。 数据对球员的判断起到辅助功能,而不能独立作出决定。再先进的分析软件,无论拥有多么详尽的数据,都无法取代球探的作用。大凡能在转会市场取得成功的球队,要么拥有专业水平极高的球探,要么配备成熟可靠、运作精良的球探系统。豪门黑店波尔图和青训摇篮阿贾克斯都是深谙此道的高手。当然,也不要忘了阿森纳。枪手常以海鲜价淘到天赋异禀的年轻球员,除了因为拥有温格这样一位颇具足球造诣、又精通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精明主帅,更重要的是温格打造的阿森纳球探体系,他们才是法国教授在转会市场呼风唤雨的幕后英雄。 温格要求手下球探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曾是职业球员,对足球技术属性非常熟悉;2、极高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3、了解负责区域的足球文化;4、良好的人脉关系,特别是和当地俱乐部青少队教练的关系;5、适应长期出差;6、了解阿森纳的选材标准;7、具备侦查能力,要了解球员的经纪人和合同等信息,还要知道竞争对手的动态;8、具有亲和力,能搞好球员、家长和俱乐部的关系。满足上述条件,即使离开阿森纳也会是一名优秀球探。 阿森纳球探部大致分三部分。首席球探史蒂夫-罗利主要负责处理球探报告和统筹阿森纳的球探网络。英国本土分支有12名球探,他们的报告除了上交首席球探外,还要与青训学院共享,同时还要跟踪与阿森纳有商业合作关系的各个训练营。英国境外分支共11名球探:1人在墨西哥和美国,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1人,西班牙和葡萄牙1人,法国和瑞士1人,德国和捷克1人,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1人,荷兰1人,非洲1人,巴西1人,阿根廷1人,南美其他地区1人。 阿森纳每名球探都配备一台存储球员信息的专用笔记本电脑。在跟踪球员的时候,他们会把信息通过电脑传给伦敦总部,如果罗利觉得满意,会要求球探继续跟踪下去。考察一名球员的任务不会由同一人完成,阿森纳会安排第三方球探对该球员作评估。以下是阿森纳挖掘球员的程序示意图:
乌迪内斯实验室是又一个优秀球探组织的代名词。它是乌迪内斯球探部的一间办公室,里面有12台电视和上百个卫星监视器接收各国足球联赛。那里24小时有人值班,全程跟踪世界各地的最新比赛。俱乐部青训主管兼首席球探卡尔内瓦莱掌管球探部。首席球探副手巴巴迪约负责组织乌迪内斯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他的工作也包括观看从各地寄来的比赛录像,通过录像剪辑筛选球员,然后把他们逐一编入数据库。首席球探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筛选,委派球探实地考察。通过考察的球员还要经过队内试训才能正式签约。球探部共计20多人,他们分工明确:卡尔内瓦莱负责统筹调配,巴巴迪约负责资料整理,有人负责国外开发,有人负责本土联络,有人负责评估分析。 乌迪内斯实验室创始人保罗-马里诺1995年就任足球总监。他发现,博斯曼法案让球队可以用廉价转会费购买大量青年球员,但有天赋的年轻人基本都被豪强瓜分,他们只能去发掘没被大球会看上但本身有潜质的球员。这需要加倍的精力和独到的鉴别技术。为增强球探部业务水平,马里诺任命了杰洛林、加斯帕林和卡尔内瓦莱等优秀球探,专责在国内外寻找年轻有天赋的低成本球员[size=+0]。同时组建乌迪内斯实验室,任命巴巴迪约为视频球探,进一步完善球探系统。俱乐部完成了从买入有实力的板凳球员到搜刮各地人才资源的战略转变,使签约球员低龄化,提升买入球员的增值空间。卧薪尝胆多年,球队在转会市场低买高卖赚取高额利润,单单最近三年的球员售卖记录就足以羡煞旁人。
乌鸡如今的球探体系更具立体化。他们在巴西拥有体育经纪公司,和智利、阿根廷等国的多家球会有密切合作,球探不需每场比赛都亲临观看。引援的重点也转向南美,在那里有很多年轻有才华的欧洲后裔,他们不存在非欧盟外援名额的困扰,杰洛林专程被返聘为球探部南美市场总监。另一方面,乌鸡收购或参股多家卫星俱乐部。这些俱乐部进一步为球探系统提供服务。买来的年轻球员可以租借到卫星俱乐部提升实力,等到他们租借归队,或留为己用,或高价卖出。在意甲,很多穷困的中小球队与乌迪内斯也有频密的球员租借关系。乌鸡的外租球员遍布国内外联赛,他们作为一线队候补,一旦主力被挖,球队即可找到替代者。 正是依靠自身日趋完善与成熟的球探系统,乌迪内斯从一支使用意甲老兵完成保级任务的中下游球队,逐步蜕变成在利用年轻球员赚取高额转会利润的同时还能有实力竞争欧冠入场券的意甲准强队。 利物浦的转会运作案例 多年来,利物浦的工资支出一直在英超前四之列,在油王入主曼城之前,他们甚至位居第三,但联赛排名已多年无缘四强。霍利尔在03/04赛季只拿了第五名。贝尼特斯率领利物浦在09/10赛季输了19场,排名第七,而且还留下很多拿着高工资却不用踢球的水货。达格利什的联赛成绩更是跌到20年来的最差位置,而红军的工资总额比排名更前的热刺、阿森纳、纽卡斯尔和埃弗顿都要高。据统计,整个欧洲范围内,96%工资支出前四的球队能够跻身联赛前四。这表明,利物浦的转会是极其缺乏效率的。 以下整理了BBC、英国卫报、维基百科、德国转会市场网、英国转会联赛网和lfchistory网站的数据,一同回顾从1998-2012年利物浦四任主帅的所有引援,并重点关注其中的失败案例。
费里是霍利尔上任第一签,他转会3个月后才迎来处子秀,效力期间共替补登场2次,后被卖到索肖。特劳雷离顶级后卫的差距还很远,但性价比高,可胜任中卫和左边卫,是红军夺得五冠王的主力,在欧冠决战数次封挡舍瓦的绝杀射门。宋的拦截、斗志和爆发力为利物浦后卫线增色不少,还能客串右边卫,但后期因纪律性差、与队友关系处理不当丢掉位置。基普无法在球队立足,仅在联赛杯替补登场2次,连续两赛季外租后被解约。 小结:利物浦在98/99赛季途中换帅。霍利尔刚结束与埃文斯的联合执教,便立即着手改造红军多年的软肋防线,转会目标明确,转入的4人有3个中后卫,即使是后腰出身的费里也能客串中卫。买入费里是霍利尔防止与因斯的矛盾扩大化而采取的临时转会预案,好在费里在法国的口碑良好,即使表现差劲,折价转卖也亏损不多,但为基普花费的投入则完全打了水漂。霍利尔试图用基普的身高增强利物浦后防线的防空能力,但是挪威后卫的移动和转身明显跟不上英超的节奏。虽然成功率不高,但是该赛季的转会提升了球队的后防实力,并且略有盈余。
卡马拉不是射手,但能为有速度和技巧但缺乏冲击力的红军锋线提供有效补充,后被赫斯基挤掉位置。赫斯基充当前场支点为欧文创造射门空间,但是终结能力太差,被新任主帅清理出门。免费购入的荷兰前国脚迈耶在23场英超联赛颗粒无收。哈曼不但抢断凶狠,还能组织进攻,是红军五冠王主力,他在欧冠决赛中途替换上场是利物浦逆转AC米兰的其中一个关键战术调整。斯米切尔填补了麦克马纳曼留下的空白,可惜伤病和教练战术抑制了他的发挥,他是利物浦五冠王主力,在欧冠决战为球队射入提振士气的第二个进球。韦斯特维德为球队夺得五冠王高扑低挡,后期表现失误较多,最终被杜德克取代。海皮亚和亨乔兹是利物浦史上最强大的中卫组合之一,前者高空抢夺、后者地面扫荡的场景至今仍被红军球迷津津乐道。 小结:转会成功率高达75%,成绩很好。大部分交易都不同程度补强了几个位置,尤其是后卫线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仅迈耶和卡马拉的转会因赫斯基的到来变得多余而低效。99/00赛季的转会投入共产生2466万镑减值,除卡马拉外,都是人力资产的折旧费,这些球员身价贬值产生的折旧费用加上他们收取的薪水为利物浦换取各项杯赛桂冠,还算花得其所。不足的是转会费用回收率太低,其中4人0身价离去。这4位减值幅度最大的球员全是在合同到期后以自由身被下任主帅放走。若能及时买到与他们水平相当的替身,并把这些合同未结束的主力提前转让是可以赚到转会费的,何况这些球员的实力本身就不错。不过,在缺少足球总监协调的利物浦,很难办到。
本帖最后由 jetlee88 于 19-10-2013 09:17 A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