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6|回复: 4
|
"創客運動"在中國日漸風行 富二代大顯身手
[复制链接]
|
|
在美國發展得紅紅火火的創客運動開始在中國流行。上海的“新車間”是中國第一個“創客空間”,在這樣的創客空間里,人們搗鼓從藝術到機器人等一切小發明。
幾年前,彭子云(音)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和技術。她聽說有一種音效處理方法,想利用這個方法自己搞點東西出來。但她不知道怎么做,也沒人教她。在網上搜索一番后,她找到了“新車間”。這是中國第一個正式的“創客空間”,由社區運營,普通人可在這里搗鼓從藝術項目到機器人等一切小發明。
彭子云現年23歲。她當時想發明一棵會說話的樹。在新車間其他人的鼓勵下,彭子云不僅學會了孔和焊接,還學會了如何使用操作簡便的開源微控制器板arduino。掌握了這些新技術后,彭子云將傳感器和彩燈裝到一棵真樹上,這樣人們觸摸這棵樹的時候,它就能有反應。這棵樹可以講中英雙語,你跟它互動得越多,它講得就越多,而且會越來越聲情并茂,燈光也閃爍得十分生動。
彭子云的這件作品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沉思,后來在一個美術館里展出,又在一個商場里擺放了一個月。彭子云談到這個經歷時說:這件事無疑改變了我,讓我以后對創作這樣的作品有了信心。
這種創客運動(即DIY,自己動手)在美國已發展得紅紅火火,目前在中國也開始逐漸流行,令那些針對中國創新能力的假設受到挑戰。雜志MakeMagazine的聯合創始人多爾蒂(DaleDougherty)對創客給出的定義是建造、創造或搗鼓出實際材料的人,無論這些實際材料是食物、衣物還是小器具。創客經常在創客空間或制造者空間里碰面,這是現實世界中他們可以共同學習和工作的地方。全世界現有數百個創客空間,其中有十幾個目前位于中國。
長久以來,孤獨的發明家都是在車庫里搞發明。但如今,發明者可利用軟件設計物體,然后由3-D打印機等設備制作出來。他們可以在Kickstarter上得到資助。由于有了互聯網,DIY過程可以得到全面協作。人們不再秘密地搞項目,而是在網上自由地分享他們的想法和設計。按照《連線》雜志(Wired)前主編安德森(ChrisAnderson)的描述,創客是發明具體東西而不僅僅是屏幕像素的網絡一代。
新車間成立于2010年,在上海某倉庫里占據一個租來的房間。其成員每月繳納大概16美元的空間和工具使用費,周三晚上對公眾開放。新車間的聯合創始人李大維(DavidLi)是一個40歲的程序員,在臺灣出生,他希望降低來這里做實驗和玩耍的門檻。他說:新車間并不是一群怪人聚在一起搞點什么,而是一個管道,人們通過來這里覺得,交流互動沒有那么可怕,也沒有那么難。
這些搞小發明的人里,或許就有一個在研發下一個具有突破性的技術,至少這是中國決策者的期待。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副教授顧學雍(BenjaminKoo)說:中國工業必須有所改變,必須邁入到下一階段,現在還完全是基于合同的形式,我們執行別人的設計。還有人疑惑,為什么中國沒有更多國際知名品牌,也沒有像喬布斯(SteveJobs)那樣的本土創新者。
中國政府已對創客運動表現出興趣。新車間成立后不久,上海官員便宣布了建造100家由政府扶持的創新之家計劃。李大維透露,去年11月在上海共青團的幫助下,創客嘉年華(MakerCarnival)吸引參觀者逾5萬人次。創客將自己的發明在創客嘉年華上向公眾展出。
上海官員還參觀了新車間,李大維目前將官方的參與視為一個積極的發展。他指出,中國政治體系一定程度上缺少問責制,這有時鼓勵了創新和風險承擔。他說,我們在這里見到的決策者好奇心真的非常強,他們有資源,他們不懼怕嘗試,他們可以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建橋,并且不會因此被免職。
但單純建立更多的創客空間并不會將中國改造成一個創新中心。中國的教育體系因為強調高考而備受指責,這種模式鼓勵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李大維認為,更大問題在于中國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面臨的養家煳口的巨大壓力。他說,新車間一些最佳創客都是“富二代”,他們衣食無憂,所以可以毫無顧忌的搞實驗。
無論何種原因,許多中國人只是沒有時間鼓搗新技術。清華大學的顧學雍說,他曾訪問過一所中國頂尖的高中,他在那里向大約400人提出一個問題——多少人自童年以來享受過屬于他們自己的五分鐘。他說,無人舉手。顧學雍來自臺灣。
現在他正嘗試向清華大學學生傳授創客精神,為他們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顧學雍的課堂都是以項目為基礎,他說,從第一年開始每個團隊都要獨立創造出點什么。他從清華大學獲得資金用于學生的項目和組織創客活動。他說,我會把部分學科資金用于購買一箱子的玩具,學生們就可以動手組建任何東西。

在深圳,SeeedStudio與全球創客進行合作,將他們的硬件設計轉換為原型和樣品。Seeed專長于實驗和細分市場產品的小規模生產。四川出生的SeeedStudio創始人潘昊(EricPan)并不打算取代大型制造商,而是致力于成為他們的補充。潘昊說,當設計趨于成熟,傳統制造商將會生產新產品,我們向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SeeedStudio或許是一家企業,但仍將自身視為中國創客革命的開拓者。該公司招聘新員工的廣告附帶一幅南美革命家切?格瓦拉(CheGuevara)的圖片,圖中他的頭上長出了電子元件而不是頭發。這則廣告號召人們聚集在一起以史無前例的方式挑戰工業化量產的主導地位。
一些觀察人士將中國的創客運動視為中國制造山寨產品趨勢的另一個例子。但潘昊建議耐心等待。他說,中國還在起步階段,你剛開始學習寫字的時候,你是無法寫出小說的,你要先照著教科書來學習寫A,B,C,D。
目前創客空間為中國的發明者提供了一個社區。會說話的樹的設計者彭子云說,來到新車間后她的生活也隨之改變,她意識到這里有和她一樣的人,他們只是想創造東西和學習。
作者Emily Parker 是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Foundation)的高級研究員,著有《現在我知道誰是我的伙伴了:來自網絡被壓抑的聲音》(Now I Know Who MyComrades Are: Voices from the InternetUnderground)一書。這本書將于明年出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8-10-2013 09: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10-2013 10: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著名的 makerbot 3D printer。.gif) |
|
|
|
|
|
|
|
发表于 9-10-2013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0-2013 02: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