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0|回复: 2
|
三國神兵之五弦琴!(持續更新)
[复制链接]
|
|
五弦琴
五弦琴,琴身用整棵的梧桐木雕成,琴上張著長短五弦。靠近琴尾的地方略有些發黑,好像曾經被火燒灼過,又名焦尾琴。
南鄭之地,古稱天獄。中斜谷道是逶迤五百裏的石穴,實非兵家用武之地。但是就在離街亭不遠的山間小路上,大隊的人馬滾滾不息地在向南急行軍。一行行的步兵都輕裝結束,手中拿著大刀長槍,邁著比平時至少快一半的步伐匆匆趕路。在步兵隊伍的兩側,一列接一列的輕騎兵打馬揚鞭,飛快地從步兵的身邊超過,毫不停留的向前奔去。從隊伍中打出的旗號可以看出,這是一支魏國的軍隊,隊伍無論向前還是向後都一眼望不到頭,算來人數少說也在十萬以上。
一位少年將領立馬在路邊,不時地揮動著馬鞭,催促著氣喘噓噓的士兵們再加一把勁,不要放慢腳步。他似乎對隊伍的行進速度滿意了,策馬奔回到樹在路旁的一座小山上的綠色大旗下。大旗上的七重流蘇代表著魏國大都督的權威,而黃色流蘇則爲平西之意,旗上的“司馬”兩個大字說明了旗下那位老將的身份──他就是剛剛複出不久,平孟達、克街亭的平西都督司馬懿。
“父帥,爲何如此十萬火急地去爭西城這一彈丸之地?”司馬昭多少有些不解。司馬懿撚須微笑:“西城雖是山僻小縣,卻是蜀軍屯糧之所。若得此城,南安,天水,安定三 郡均可收複了。”他忽然笑容一斂,目光中多了幾分憂意,陷入了沈思之中。西城縣城真是太小了,奉令前來搬運糧草的五千名蜀軍把各條大街小巷都擠得滿滿的。隨說蜀軍訓練有素,但在這麽大的變故面前,能面不變色心不慌的人還真不多。又有誰能想到呢,十天前蜀軍還捷報頻傳,兵鋒直扣長安,現在街亭一失,蜀軍竟然面臨著全軍覆沒的險境。人喊馬叫了大半天,總算把糧車打點好了,可士兵們的心裏還是七上八下的沒有底。
看著一位副將帶著一半人馬壓著糧車漸漸遠去,諸葛亮輕輕吐出一口氣。突然,一個惶急的“報!”聲在身後響起。“司、司、司馬懿率、率大軍向西——”,探馬氣急聲噎,話說不下去了。“報──”又一名探馬跌跌撞撞地跑上城頭:“司馬大軍十五萬,蜂擁而來!”不到半個時辰,已有十七次探馬飛報,司馬懿的先鋒騎兵離西城不超過三十裏了。諸葛亮身邊的文官們面面相觑,額頭上不斷地滲出冷汗。放眼望去,天地相連處煙塵滾滾,轟隆轟隆的馬蹄聲清晰可聞,西城的城樓似乎都在這聲音中搖搖欲墜。充塞于天地間的蹄聲中,一個不可思議的命令響起:“開城!”司馬懿臉上的神情古怪至極,他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個西城靜悄悄的,仿佛一個置身于戰火之外的世外桃源。城牆上空蕩蕩的,既沒有蜀軍的旌旗,也沒有防禦的士兵。四面的城門都大開著,二十幾個布衣百姓旁若無人的埋頭灑水掃地,就象在等待著什麽似的。
就在這時他聽到了琴聲。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之上,身穿八卦道袍,顯得仙風道骨,氣度不凡。他的左右各站立著一名童子,分別捧著寶劍和拂塵。他面前放著一具瑤琴,正在缭繞升騰的香煙中凝神彈奏。琴聲走宮調,中正平和,時而如巍巍高山,時而如潺潺流水,令人心曠神怡。一聲清亮的長嘯中,司馬懿嘴角上挂著一絲冷笑,邁著方步向城門走去。琴聲放緩,已然轉爲了徵調,每一個音符音韻悠長,舒緩中卻蘊涵著力度。司馬懿的臉色變得嚴肅,嘴角繃緊了,他忽而大步後退,忽而疾步斜行,足下的留下的腳印越來越深。
諸葛亮用眼角的余光向城下掃去,面上可鞠的笑容顯得有點僵硬,司馬懿離城門只有五十步了。他的臉色驟然變得血紅,而後又馬上恢複了原樣。琴音猛地拔高,清可裂石,直沖雲霄。那曲調一路上行,越行越險,竟不留絲毫回旋的余地,進入了羽調的路數。一點水漬出現在諸葛亮的後背上,慢慢地擴大開來。司馬懿的臉色鐵青,綠油油得好像要滴下來,十分怕人。他的頭盔上有一縷細細的白色水氣筆直地向上升起,可見他的內力已經發揮到了極至。近在眼前的城門竟似乎又遠隔千裏,他每前進一步都可以感受到重如泰山的壓力。忽然琴聲急轉直下,一瀉千裏,墜入了商調之中。琴聲回繞低沈,漸漸微弱,變化虛無飄渺,直至幾不可聞。可是司馬懿卻感到了沈重的壓力,殺機,到處是隱伏的殺機。“铮铮”,瑤琴中竟然發出了金戈鐵馬之聲,急促激越,正是令人血脈贲張的角調。司馬懿腳下倒踩七星步法,急急後退,但是琴音更急更密,殺伐之聲大作。一連三個強音,他腳步踉跄,站立不穩,百忙中一個倒縱,身形飄出數丈之外。
他頭也不回地翻身上馬,大聲說:“傳令,後隊變前隊,撤兵!”司馬昭不禁露出了驚異之色,十五萬大軍,何懼孔明一人?司馬懿看了兒子一眼,丟下一句“他心未亂”,催馬向中軍趕去。遠處塵埃未定,魏軍剛剛退去。
城樓上,諸葛亮撫掌大笑。
|
|
|
|
|
|
|
|
发表于 11-7-2013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15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