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5-11-2012 06: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道长,其实真正是佛不拜斗,道不放焰口,那我问问大家,瑜伽焰口名称是怎么来的? |
|
|
|
|
|
|
|
发表于 25-11-2012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12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32 发表于 25-11-2012 06:29 PM 
其实在道教里也是没有跳童的
所以跳童是什么教?
|
|
|
|
|
|
|
|
发表于 30-11-2012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2-2012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tao86 发表于 19-11-2012 12:06 PM 
請問你是道士嗎 ?
""青玄济炼焰口鉄罐施食""是道教的科仪, 那有道不放焰口的說法,同時在道藏內就很多有 ...
在佛教是"焰口" 在道教是"煉度"
以下是轉帖
焰口的由來,是源自於阿難尊者在林中修習禪定時,見到觀音大士化現的餓鬼王面然(又稱為焰口),面容枯槁、面貌醜陋、頭髮散亂、腹大如山,喉細如針、臉上噴火,阿難嚇得問面然為什麼變成這樣,面然告訴阿難是因為生前慳吝、貪心,於是死了以後墮入餓鬼道,長年必須處在飢餓中受種種的苦。
面然並告訴阿難,三天以後阿難壽命終了也會墮落到餓鬼道;阿難一聽,非常害怕的跑到佛前請示解決的方法,佛陀於是指導阿難焰口經和施食的方法,要阿難持「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陀羅尼法」七遍,就可以讓一食變成種種甘露飲食,充塞法界,能使無量恆河沙數的餓鬼與諸仙等眾生,皆得到飲食飽滿、解脫苦趣,超升到三善道,施食者並可以延年益壽,受到諸鬼神的擁護。
焰口的內容從迎請諸佛菩薩開始,接著供奉諸佛菩薩,再於「緣起文」之後召請十方一切眾生,以淨甘露滋潤身田,離邪行、歸敬三寶、證無上道;接著以各種咒印,包括變食、召鬼、破地獄、開咽喉、摧罪、破業、懺悔、說皈依、受戒、說法,到孤魂上船同登慈航、航向成佛之道為止。從其中的咒印部分,可看出瑜伽焰口是以密法為主,顯教為從。
一般焰口的施放時間都是戌亥二時開始(即晚上七點到十一點),因為過了這個時段,神鬼就不能進食了。焰口的主要目的在救度地獄的鬼道眾生,期望藉由菩薩的加持與願力,共同幫助這些眾生脫離苦海,善根深厚者可以出離,善根較差的至少可以得到一時的喘息機會。
施放焰口重要的是以清淨心參加,才能達到相應的結果,所以,登上焰口台的法師,要「結印、持誦、觀想」三業相應,才能自利利他,達到焰口施食的目的。而參加法會者以「身敬、口誦、思惟」三業清淨的心來參加,自然可以感應諸聖賢,達到慈悲救苦的目的。
|
|
|
|
|
|
|
|
发表于 1-12-2012 09: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煉度
煉度是超度亡靈的黃籙類科儀的一種。煉,指以真水和真火交煉亡者靈魂;度,就是修齋行道,拔度幽魂。
煉度要旨《靈寶玉鑒》卷三十八《煉度更生門》對煉度的要旨有一個完整的說明:"靈寶大法,有受煉更生之道,外則置設水火,內則交媾坎離,九氣以生其神,五芽以寓其氣,合三光而明景,周十轉以回靈,亦各依其本法而然耳。然必以妙無真陽之氣,以具無質之質,以全真中之真,成此聖胎法身,蛻然神化,超出於二氣五行之外,不生不滅之表者,實由夫即身之妙也。苟達即身之妙,則自然成真矣,在得魚而後忘筌可也。況道者神之主,神者氣之主,氣者形之主。故煉形合氣,煉氣合神,煉神合虛,則唯道為神,形同太虛矣。
所謂金液煉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者是也。其煉度更生之道,確乎無以議焉。"意思是,煉度科儀是靈寶齋法的一種,煉度醮壇上要設置水池和火沼,亡魂被召來後通過水池和火沼中的交煉,以滌除穢垢,內外瑩徹,百骸流光,嬰成升仙。所謂"內則交媾坎離",指的是行儀法師的內煉,《太極祭煉內法》指出:"煉度是煉自己造化,以度幽魂。未能煉神,安能度鬼。全仗真心內事,其符其咒乃寓我之造化耳。"所謂"即身之妙",指的是生者行持之士,內煉交媾坎離,通過煉形合氣,煉氣合神,煉神合虛,與道合真,以生者之妙無真陽之氣,度化亡魂,使亡魂具無質之質,全真中之真,煉成聖胎法身,度化自然成真,達到以生度死,以己度人的目的。
本帖最后由 alan55 于 1-12-2012 09:47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1-12-2012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orm0227 发表于 20-11-2012 01:46 PM 
马来西亚华人大多数都是道教/孔教(儒教)
只是他们以为自己是佛教
阁下说得是,中华民间信仰趋向儒教。
但,中华民间信仰现在已经不怎么分出拜些什么神,是神都拜,是佛都敬;
看见印度神会合十膜拜,或行个礼;
看见泰国神更不用说了,这里也有好多大大常到泰国拜拜的不是吗?
况且佛教在中国那么久了,这自然也是不用说的,
道教的神仙只要在神坛上的都会拜,
回教和其它西方宗教就不怎么入流;
最重要的一点,能证明我们是儒教的,就是拜祖先,
但目前的趋势,不能说我们是儒教,因为我们早已超越了儒教..
哈哈哈~是什么宗教并不重要,上次我在晨跑的时候看见一位印度年轻人在三太子庙拜拜,虽然没有拿香,可是却比拿香的还诚心,他双手合十鞠躬在那边很久==""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2-2012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心子 发表于 1-12-2012 01:12 PM 
阁下说得是,中华民间信仰趋向儒教。
但,中华民间信仰现在已经不怎么分出拜些什么神,是神都拜,是佛 ...
嗯,在生活中
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不够了解自己的宗教
|
|
|
|
|
|
|
|
发表于 1-12-2012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懂了 发表于 20-11-2012 01:20 PM 
怎样去分别道教和佛教?
跟你分享我对佛教的看法吧。我把佛教徒分成两群,佛陀教育型的佛教徒和宗教型的佛教徒。先说宗教型吧,通常都会用“拜”佛来求不劳而获的事物而什么都不想做也不理什么三七二十一,这和拜神没差,最多是拿好的香,香花,清水,香果来拜佛当交换愿望。佛陀教育型的通常都会用“礼”佛以表敬,这一群佛教徒都是向佛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把佛的教导灌入日常生活里以及自我提升智慧和改变事物,靠的是自己的毅力。 |
|
|
|
|
|
|
|
发表于 1-12-2012 03: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orm0227 发表于 1-12-2012 01:31 PM 
嗯,在生活中
我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不够了解自己的宗教
对,因为比起其它宗教,我们没有一定的系统、一定的交集日子,学堂上也极少提起..
|
|
|
|
|
|
|
|
发表于 2-12-2012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竺国 此翻相应 为密部总名,为手结密印 口诵真言 意专观想 身与口协 口语意符 意与身会 三业相应 故曰瑜伽
焰口者因阿难发起问佛 然后佛就教阿难求苦之法,夫利济幽冥之者 要在8点到11点之前放焰口过了就为鬼神不的食,所以瑜伽焰口是佛教,所谓佛不拜斗,道不放焰口是真的,道教是以施食来普渡 |
|
|
|
|
|
|
|
发表于 2-12-2012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到youtube看武当山罗天大醮的开坛取水,就是和九皇爷有点相同,九皇爷诞前一天也是要去河边请神 |
|
|
|
|
|
|
|
发表于 3-12-2012 09: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會不會把开坛請水跟九皇大帝到海或诃边請皇说是一样 |
|
|
|
|
|
|
|
发表于 5-12-2012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重阳节是来自道教斗星崇拜,南斗属生,北斗属死。
而南方一代的人在清朝时期,把斗星崇拜改为人格崇拜,有几种说法,9个复明义士,被屠杀,人民为了纪念他们,而用道教节庆配合一些民间信仰来进行科仪,实际上是祭拜9个复明义士。
至于九皇大帝是取自道教北斗本生经、生命延生经,但是本地色彩比较民间化了。 |
|
|
|
|
|
|
|
发表于 8-12-2012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9-12-2012 0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斗六司,北斗九皇 |
|
|
|
|
|
|
|
发表于 27-12-2012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torm0227 发表于 20-11-2012 02:16 PM 
观音是菩萨,是佛
其他属于道教吧(如有错误请纠正)
道茅本1家比较贴切吧,哈哈,道也有分很多,茅山是 ...
關帝在佛教也被稱為伽藍菩薩
這又有何說法?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2-2012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玄龙少 发表于 27-12-2012 10:23 PM 
關帝在佛教也被稱為伽藍菩薩
這又有何說法?
哈哈
你确定么?
|
|
|
|
|
|
|
|
发表于 28-12-2012 08: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都是漢傳佛教慣用手法,喜歡私自拉攏民間神明入佛教裡的。.gif)
查佛經並沒有以關羽為伽藍神的記載,隋代以前,本來也沒有無這種習俗。其由來,傳說跟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有關。
傳說智者大師有一次在荊州的玉泉山入定時,遇上成為厲鬼,到處慘叫著尋找自己頭顱的關羽。關羽憤恨不平,智者大師安撫他,並為他講說佛法。關羽隨即皈依受戒,成為佛弟子,並發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天台宗的寺院開始供奉關羽。
然而,以關羽一人取代原來的二十一位伽藍護法神,似非智者大師的本意。查《智者大師別傳》卷四對此事的記載:「其夕雲開月朗,見二人,並諸部從,威嚴如王,長者美髯而豐厚,少者冠帽而秀髮,來前致敬!師問何來?曰予乃蜀前將軍關羽,指少者曰:吾子平也。漢末紛亂,九州瓜裂,曹操不仁,孫權自保,予義臣蜀漢,期復帝室,時事相違,有志不遂,死有餘烈。」「師即秉爐,授以五戒。」這些記載都沒提到智者大師要以關羽一人代替原來的二十一位伽藍聖眾。
不過,自天台宗寺院開了供奉關羽的先例後,各宗寺院爭相效法,漸漸地,關羽被捧成伽藍神,跟韋馱菩薩並稱,成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兩大護法神(在彩繪或塑造的《全堂佛像》可看到站立在韋馱菩薩像右邊的關羽像)。
後來更有人把關羽的祭典日──農曆五月十三日或者六月廿四日──當成伽藍神的聖誕。有部分佛寺還專門為此舉行佛事以示紀念。有更甚者,有少數佛寺還為關羽建了「伏魔殿」(即「關帝殿」)。
跟一般其他宗教崇拜關羽的造法不同的地方是,習慣上,佛教護法神造型的關羽,身上會多了一條綬帶,無風自飄地繞著神像,如果沒這特徵的關羽像,則不是佛教寺院護法神的造像。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