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57|回复: 14

南老师 说 十二因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7-2012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ASHzero 于 17-7-2012 12:53 PM 编辑

    生命科学:四谛十二因缘(南怀瑾讲述)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



第三转四谛法轮,转出了十二个因缘,这是科学,是大哲学了。十二因缘你透彻了,你修行了,你得定了,你成道了。这一个圆圈先记住,不要靠笔记,我背给你们听。“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这两个地方特别注意,大关键。“六入缘触,触缘受”,你感觉空气好不好,冷啊、热啊,这就是触、受,跟物理世界有关。

昨天讲到触是什么,瑜珈叫做相应,就是交感。一触就有交感,心理上就是舒服不舒服。触跟受,你打起坐来腿对不对,一触就有感受,按摩就感受按摩的舒服。受,男女两个爱得要命,什么叫爱情?我说那是荷尔蒙在作怪,那一点荷尔蒙消耗掉了就没有了,算什么爱啊。这是贪爱,因爱就抓,就是集,拼命要抓来,爱钱、爱名、爱利、爱虚荣,有爱就取,有取就有现有的世界。存在哲学来了,“我思故我在”,有我思想就来了,就有了。天下的有抓得住吗?苦集灭道耶!有就是现在的生命,有就缘生,现在的生命必然要老死,一定老,老了一定死,这是十二个因缘



    死了以后呢?生命还存在不存在?西方其他的宗教,死后善人升天堂,恶人下地狱,这是一般的宗教。佛说不是的,死了以后还会再来受报。死后一片无明,莫名其妙,黑茫茫的,什么都不知道,又来投胎了。像昨天睡觉一样,睡着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一片无明,脑筋也不清楚,什么都不清楚,糊里糊涂。无明也不错啊,没有痛苦,也没有烦恼,大昏沉,不错啊!所以外道入了无想定,入到无明境界,什么都没有,等于睡了六个钟头,什么痛苦快乐都没有,无明!一醒了又行,动力又来了,无明缘行,十二个因缘先背一下。刚才我讲过,为什么讲到这里?是要讲真正生死问题,怎么了生死,修行做工夫,所以先要把这个基本弄好。



    “无明爱取三烦恼”,无明、爱、取三种属于根本烦恼。随烦恼、小烦恼、大烦恼都是这样来的。我们自己莫名其妙被自己支配了,莫名其妙支配自己,一切是爱,爱世界、爱名、爱利、爱什么,拼命去抓,这三种是根本烦恼。这是把十二因缘解剖开来讲的。



   “行有二支属业道”,十二因缘有个“行”,有个“有”,行是什么?是生命一股动力你停不了它。譬如我们睡着了,心脏照样在跳动耶,你的呼吸照样往来,血液照样流动。生命活着永远有一个行阴,像那个电能一样,像太阳月亮永远在太空里转动,这个是行阴,你要把握住这个。所以修行修行,要认识这个东西。行就是现实的世界,物理世界有个动力在后面走,这个动力究竟是精神的还是物理的?现在大科学来了,像量子力学,你们这里有学物理学的吗?某博士讲一讲。这个波跟粒的关系都是行阴,量子力学有波长,有粒子。要不要补充两句?


博士:最新的的量子力学有那个“夸克”,就是靠近这个波的时候,里面波会变动的。



    南师:双轨的透过来就是我们今天的信息、电视等等。




   某同学:我补充一点。光子、电子有时会体现粒子的状态,有时会体现波的状态。同一种物质,它有的时候是粒子,有的时候是波,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所以有一个名词叫“波粒二相性”。




    南师:波透过这里,粒子就集中了,就显现这个现象了。就是能量作用,也就是波粒二相性。两个现象综合起来才有今天这些精密科技的发明。我借用量子力学是为什么?是说这个宇宙的一切,现在已经了解到这个程度了,才有今天的精密科技。现在科学还没有到家哦!学佛是要了解这个“行”。你以为佛学是空洞的吗?它是大物理科学啊。所以“行”就构成了今天精密的科技世界,一切皆有,不是没有。




    所以十二因缘,佛说的“行”跟“有”这两个部分合拢来,就是我们讲造业。这个造业,基督教讲是上帝造的,或者说是命运使我们这样。其实办不是命运,也不是上帝,没有一个主宰,都是自己抓来的。“行有三支属业道”,造业就是这个业,佛学这个“业”包括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业三种。不善不恶是中性的,修行造业造的是道业,成佛也是造业啊,造成佛的业,地狱众生造了地狱的业。后面有一个动能是业道,所以量子力学还不究竟,行有二支在十二因缘属于业道。十二个,讲了五个了对不对?“无明、爱、取”三个是根本烦恼,心理的。“行、有”二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后面的是业,这个叫业道。




    然后剩下来七个。从无明缘行、行缘识,从识起名色、六入、触、爱,到了生、老死,这七个综合起来是苦报。这几句话是中国佛学把它综合的,非常高明。我们生命的痛苦是这样来的,这是大科学。你们把十二支好好学喔!将来你们讲政治学、管理学、物理学,你把它用上去,那高明得不得了。世界上的学问是一样的,你看政治上许多农村经济出了毛病,你从十二因缘给它一套,马上看出来这个经济政策发展是那么大的痛苦,也就看见好坏了。这是大学问耶!



现在告诉你的是第三转。每一点都是大科学,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7-2012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老师又吹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素还真


    那也请你吹一下水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12 04: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宣化上人的十二因缘  小弟看不明白
反而 吹水的十二因缘  小弟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WASHzero

所以十二因缘,佛说的“行”跟“有”这两个部分合拢来,就是我们讲造业。这个造业,基督教讲是上帝造的,或者说是命运使我们这样。其实办不是命运,也不是上帝,没有一个主宰,都是自己抓来的。“行有三支属业道”,造业就是这个业,佛学这个“业”包括善业、恶业、不善不恶的业三种。不善不恶是中性的,修行造业造的是道业,成佛也是造业啊,造成佛的业,地狱众生造了地狱的业。后面有一个动能是业道,所以量子力学还不究竟,行有二支在十二因缘属于业道。十二个,讲了五个了对不对?“无明、爱、取”三个是根本烦恼,心理的。“行、有”二者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后面的是业,这个叫业道。
    南老的思想是很有问题的。说什么成佛也是造业。他老人家搬出量子力学出来,还说量子力学不够究竟。量子力学和佛门十二因缘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问,竟然给他说得“头头是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5: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老师又吹水了。
素还真 发表于 17-7-2012 12:52 PM



假如南老师是开悟之人,素兄这话怕要谤圣了,末学恳请师兄,话未及口请请三思。阿弥陀佛!

参考:百业经,假因谤圣,堕无间狱

那是很早以前,在无争城市里有一位大自在部国王,他的手下有一位婆罗门大臣,精通一切学问,人人对他象罗汉一样地恭敬。在城市附近一个森林内,居住一位有五百位弟子的仙人,精通天文地理一切学问,因在森林中生活不太方便,就迁到了无争城近郊结茅安住,很多人对他们很恭敬,久而久之,国王大臣和施主们全跑到仙人前供养恭敬了。婆罗门大臣得不到象以前那样的供养了,也不象以前那样受人尊重,就生起恶心,想办法加害五百仙人。当时,仙人座下有两位大弟子,也精通一切学问,守持净戒。婆罗门大臣就开始到处造谣说:“那两位婆罗门持戒不清净,作不净行,不是梵净行者等等。”害他们也得不到供养。后来,那位仙人去劝婆罗门大臣:‘你不要诽谤我的那两位弟子,他们的戒行很清净。’虽然三番五次地劝告他,但他就是不听,仙人警告道:‘你继续下去,以后会堕入地狱受大苦报的。’大臣还是满不在乎。结果婆罗门大臣死后直堕地狱受了很多苦。诸位比丘,当时那位老仙人就是现在的我,两位弟子就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当时的婆罗门大臣就是现在的果嘎勒嘎比丘。以前他是因为无中生有诽谤而堕入地狱,现在也是如此。”

诸比丘请问:“世尊,果嘎勒嘎在地狱中受种种的痛苦,被铁嘴乌鸦狮子等啄食,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他亲口诽谤舍利弗和目犍连的果报。”佛陀如是开示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7-2012 06: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南老师是开悟之人,素兄这话怕要谤圣了,末学恳请师兄,话未及口请请三思。阿弥陀佛!

参考: ...
谷成 发表于 17-7-2012 05:59 PM


谷成兄又来“靠吓”了。以学术的角度来看,南老的确把风马牛不相及的量子力学和十二因缘参杂起来讲。这算是什么毁谤了?这是事实。
谷成不该在此鼓吹“权威”,还是鼓吹“专家”。学佛人应当客观的判断诸人的言说,从中作出客观的思维。


话说回来,开悟是什么?你认为开悟就是圣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7-2012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素还真

小弟个人认为 佛经里的造业 就是一张堕落机票  
一张去地狱 去荷兰  的机票
对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7-2012 06: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老师也说过 DNA 也不是究竟的 后面还有个东西

这些等科学家的去搞定他了

小弟还在喝住奶水
WASHzero 发表于 17-7-2012 06:07 PM


假如不是科学家发现DNA,佛教界根本就没有人能提出遗传基因。再说遗传基因的知识对解脱没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小弟个人认为 佛经里的造业 就是一张堕落机票  
一张去地狱 去荷兰  的机票
对不对?
WASHzero 发表于 17-7-2012 06:29 PM


业这个概念,不是说得“头头是道”就是掌握了。业应当由自己内证去体会。
佛学的概念,讲得多不表示是对了。有时不讲反而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兄又来“靠吓”了。以学术的角度来看,南老的确把风马牛不相及的量子力学和十二因缘参杂起来讲。这 ...
素还真 发表于 17-7-2012 06:26 PM


作为同门同修,我已经善意提醒,至于师兄要持什么态度,轮不到小弟来妄费唇舌。

随你爱怎样就怎样吧。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9: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vaha 于 17-7-2012 09:08 PM 编辑

回复 5# 素还真

  
量子力学和佛门十二因缘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学问,竟然给他说得“头头是道”。


素贤友,话不能如此说。上个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Neumann发表了关于“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的理论,他的相关数学公式至今无人能推翻。

以往的科学都认为外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类意识纯客观现象。 但是时至今日,量子力学已经越来越观念到人类的意识了,现在也出现了“量子意识”学说。

例如山河大地要成为物理存在,必须要有人类意识的介入,使其波函数坍塌掉,才能成为物理存在。看到月亮,会导致月亮成为真实存在,因为看到月亮,会建立直接的测量链,使得月亮的波函数直接传递到人的意识,意识使其坍塌。

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迷惑不解,并问丹麦科学家Bohr(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提出了著名的问题, “难道月亮只在看到它的时候才存在? ”

还有著名的数学物理学家Penrose也说大脑的意识本身是量子行为,也撰写了探讨基础物理与人类意识之间联系的一些论文。

尽管这很超越我们的直觉经验,但是量子力学所揭示的结果确实显示是这样的,这是量子力学让人震惊和非常难懂的原因之一,因为越来越牵涉到人类本身的意识活动(心意识)。

我认为,未来只有佛法和科学的共同对话,才更有机会破解这个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我认为,未来只有佛法和科学的共同对话,才更有机会破解这个难题。
Svaha 发表于 17-7-2012 09:02 PM


物理学是我的兴趣包括量子力学,但是我不把佛学与量子力学合为一谈。

学佛有学佛的目标,物理学有物理学的目标。物理学的难题不是佛学的难题。佛学也不需要依据物理学来解释其中义理。


学得越多,受制越多。知得更少,反而更好。我说的这个道理,南老也许不懂,更何况他的信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9: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学是我的兴趣包括量子力学,但是我不把佛学与量子力学合为一谈。

学佛有学佛的目标,物理学有物 ...
素还真 发表于 17-7-2012 09:11 PM

其实一些理论具有争议性,比如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观察测量产生物理实在,这些理论因为太超前,对传统物理的颠覆太大,某些科学家不赞成,认为有另外的可能。

这些争议性的理论,不能用来证明佛法,但是却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参考,因为他们存在正确的可能性,而且有一定的数学理论和实验支持,而佛法的某些重要理论,又和他们惊人的一致。这就是有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7-2012 09: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一些理论具有争议性,比如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观察测量产生物理实在,这些理论因为太超前,对传统物 ...
Svaha 发表于 17-7-2012 09:14 PM


这无关解脱。无关解脱就没有意义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10-2025 05:23 AM , Processed in 0.12111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