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MyBeautifullife
我拿报告了,是血瘤来的。。。医生说我很多血亏(来经期都来不干净),他 ...
小娃 发表于 17-7-2012 07:41 PM 
我和你一样, 医生说我里面很乱>.< 大多数的医生都是建议打停经针半年(6个月)和吃避孕药来控制荷尔蒙,我也是一样.
针的价格是RM2K+,不过我3个月打一次共两次
中医是一定要看的, 但也要给时间调理.中药我不懂.我觉得要知道自己体质才吃中药比较好
我没有停经针和避孕药的副作用 例如間歇性出血,水腫,乳脹,長青春痘,噁心嘔吐,潮紅發熱,心悸
我打停经针时也有打预防子宫针,原因我在发现瘤前就打了所以我一定要照schedule打.医生也说没关系.
你就快快结婚生育,我的医生也是每次复诊就叫我结婚生育 :faint:
怀孕是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最好方法:根据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经治疗后,如果未怀孕及生产,有30-50%的病患在一年左右会复发;如果怀孕成功又生产了,则大多数病人可脱离内膜异位的威胁,虽然还是有极少数的人会复发,不过复发的时间可延后三到六年,而且症状轻微多了。由此可知,预防内膜异位最好的方法是怀孕。
我吃了半年避孕药就没吃了原因我读了中医/自然疗法的书籍, for me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产生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反应的免疫功能障碍所致, 所以要提高免疫功能
内膜异位患者有较多的焦虑个性,她们通常较不高兴、较不运动、工作较紧张,所以要该掉这些不好的心理因素
我有吃草药/戒口(不吃鸡)/学yoga
(檳城)子宮內膜異位症困擾著許多女性,最普遍的症狀是經前或經期後痛楚難耐。很多患者自年少已被經痛折騰,但往往基於長輩對經痛背後隱藏的原因不甚了解,因而延誤醫治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黃金良機,最終形成俗稱的“血瘤”。事實上,未演變成血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只需服用避孕藥就有機會治好,讓患者免受痛經之苦,也可保住生育的希望。 不孕症專科醫生德溫仁(Dr. Devindran)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是子宮內膜細胞組織在經期間脫落而長在子宮外的現象,這些子宮內膜細胞組織會逐漸形成令人疼痛的血瘤。 他指出,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原因尚未確定,最普遍的理論是經血倒流的說法。根據這個理論,部分經血通過輸卵管倒流入盆腔。經血內含有的子宮內膜細胞可能黏附在卵巢、輸卵管及支撐子宮的韌帶上。其他可能性的位置包括膀胱、腸及陰道。 “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症狀是患者經前、經期或經期後都感到疼痛。原因是長在子宮外的子宮內膜物質(血瘤)無法從體內排出而影響周圍的細胞。若沒有處理,身體會在這物質的周圍形成粘着物或瘢痕。每次月經時,這些血瘤組織將會受到刺激,使女性承受經期痙孿的痛苦。” 多在年少時開始痛經 他說,很多患者在年少時已承受痛經,但是長輩對經痛背後隱藏的原因不甚了解,往往認為痛經是很正常的,只需服用止痛藥即可,因而延誤醫治子宮內膜異位症的黃金良機。 此外,患者性交時骨盆腔會感到疼痛,可能同時伴有嚴重或不尋常的出血。更嚴重的是,輸卵管及卵巢的瘢痕會阻止排卵或阻礙卵子通過輸卵管入子宮,女性因而很難受孕。 “不過,部分患者未必有上述症狀。痛楚的程度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嚴重度無關。一些血瘤較多的嚴重患者不覺痛楚,反而是情況輕微的女性有劇烈疼痛。” 15%未閉經者病症輕微 德溫仁指出,根據統計,大約15%未閉經的女性會出現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雖然這種病症多發生在25至40歲的未生育女性,但隨時會侵犯已生育的女性。 他說,懷疑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時,醫生會採用腹腔鏡作診斷。這種小手術使用的是一條細長、有燈光指引的顯微鏡,從腹部切口插入。此法能讓醫生檢驗腹部器官的狀況與檢查血瘤的體積和範圍。另外,也可協助醫生排除其他同樣會造成經痛的疾病,如卵巢瘤、盆腔炎,以更準確地診治患者。 根本型手術切除子宮
保守型仍可受孕 德溫仁表示,外科手術也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方法之一。外科手術分保守型及根本型。保守型手術確保女性可以受孕及再生育。這種療法着重於去除某個位置的子宮內膜瘤。 根本型的外科手術可有效地長遠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子宮切除術(切除子宮及兩個卵巢)、卵巢切除術(只切除卵巢)或兩側的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切除兩個輸卵管、卵巢)。 這種方法可以預防子宮異位症的再度發生,但是病者將失去生育能力,從此邁入閉經期。 及早確診作預防
避免受孕率降低 不孕症專科醫生德溫仁表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目的是減輕患者的痛楚及其他症狀、停止可能引發的病變、使病者恢復生育力等。 他說,一對健康的夫婦精卵受孕的成功率是20%,若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功率更是低微。因此,計劃生寶寶的女性應及早確知自己是否患有此症,以及時治療或作好預防措施。 “對於病情輕微者,或許不必作任何治療;有些情形則牽涉到較大的外科手術。一般上,病者有兩種選擇,即外科手術和藥物治療。一些女性可能需要接受兩種療法。” 德溫仁指出,藥物治療包括服用避孕藥和孕酮(progesterone)。使用口服避孕藥能暫時抑制女性排卵、月經的循環,對輕微者最有效。 他說,服用避孕藥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包括噁心、水腫、異常的陰道出血,更嚴重的是如中風、脈管和心臟問題,雖不常發生,但卻有這樣的病例。另外,服用避孕藥可停止痛楚或蔓延,但是沒有證例指出它能有效消除已存有的子宮內膜瘤。 服食半年有效減痛
GnRH療法副作用少 德溫仁醫生表示,孕酮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onada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類似物也有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高份量的孕酮可干擾正常的經期循環和減少刺激子宮內膜瘤。孕酮可以口服或注射,對輕微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最有效。停止孕酮治療後,生育功能不受影響。此療法的副作用包括經期時水腫、乳房觸痛、抑鬱、對脂質水平有負面的影響等。” 他指出,GnRH屬於新療法。服食超過6個月後,它將干擾雌性激素的生產,讓患者進入閉經期,令子宮內膜細胞組織萎縮後,有效除掉該病症引發的痛楚。 德溫仁說,GnRH的副作用包括性欲降低、陰道乾燥、輕微的骨質疏鬆等。停止治療後,部分或所有的副作用將痊癒,所以廣受醫生的推崇。不過,女性接受GnRH療法時有可能懷孕,必須使用非荷爾蒙的避孕法,尤其是陰莖套式隔膜。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異樣月經症狀
1. 近期才經歷經痛,或經痛在近期越來越嚴重。
2. 經期前來紅。
3. 經血異常增多,不定時或疼痛。
4. 性交時骨盆疼痛不適。
5. 無法懷孕。
6. 月經期間排便困難不適。
7. 疲累倦怠及缺乏活力。(光明日報/良醫‧報導:陳曉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