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 1256|回复: 5
|
【转贴】杂念纷飞如何对治
[复制链接]
|
|
|
题目:杂念纷飞如何对治
阿弥陀佛!
我们是凡夫,杂念纷飞非常正常,知道自己有杂念,是因为有清淨来作对比,如果有杂念而不自知,那就是愚夫了。大德*们经常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一个暗室,我们根本看不到灰尘,一缕阳光进来,马上发现灰尘纷飞,阳光没进来时,并不是没有灰尘,而是「不觉」,一缕阳光,就是「一念觉」,接下来就是「悟后起修」。我们现在杂念纷飞,比如灰尘,愈扫愈重。念佛、读经,就是往杂念中掺淨念,直到淨念完全取代杂念。
往杂念中掺淨念的关键是关注淨念而不关注杂念。念佛时「都摄六根,淨念想继」,都摄六根关键是用心、用耳去听自己念的佛号、佛经,要字字清楚,不在速度。这需要一个过程,末学的体会:从家到单位,骑车要十至十五分钟时间,一路念佛,开始时,也只能连续念完两、三段佛号(三三四的十念法,一组三三四为一段),而妄想、杂念占了整个上班时间的九成以上。三年后,最得力时,十多分钟的路程,妄念能减少到最少四次。淨念的时间比重越来越多。当然也是进进退退,总体上明显感觉到功夫在长进。大德们都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发现妄念,马上用佛号替换掉。
(文章来源「佛陀教育网路学院-心得交流」)
注: 大德指印光大师,其原文出处如下。
又不念佛时,妄想虽多,无由而知。非不念时无妄想也。譬如屋中虚空,纵极好的眼,也看不见有灰尘。若窗缝中照来一线之太阳光,则见光中之灰尘,飞上飞下,了无止息。而光未到处,仍然不见有灰尘。是知念佛时,觉得有妄想,还是念佛的好处。不念佛时,完全在妄想窠里,故不知也。 |
|
|
|
|
|
|
|
|
|
|
发表于 15-6-2012 05: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
|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2 04: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2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杂念就像蚊子
除非你可以一掌拍死他
如果你需要第二掌,第三掌,第N掌
那我劝你算了
你只好静静看他,飞累了他一定会停下来的 |
|
|
|
|
|
|
|
|
|
|
发表于 19-6-2012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8-7-2012 05: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钦老和尚.精彩法语.摘抄
1、念佛也不是简单的,必得通身放下,内外各种纷扰,都要摒弃,一心清净称佛名号,然后才能相应。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丝疑念,其他杂念自然消除,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
妄想来时不要怕,不理它就是。它是它,我还是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妄想自然就少了。
2、 如果你们信我的话,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号谨记在心,不为六根尘境侵扰,到了这种地步,自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等到功夫纯熟,西方极乐世界自然现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念佛如有散乱心,怎么办?” ——答:‘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对了!’
3、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间断,如同小溪的水,不管水流大小,总是潺潺不断注入大海。念佛就像这样,不管念多少,都要持之以恒,天天念,一心念,念到阿弥陀佛的大誓海里,生西就有望。任何人只要肯念,成佛一半!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是一句阿弥陀佛,要远离是非也是这句阿弥陀佛。随时静下来就要念佛,念到睡着也没有关系。就这一句阿弥陀佛能让我们横超三界,直到西方。所以在修行中遇到境界来时,要眼睛装作没看见,耳朵装作没听到,不作六尘,不被境转,一句阿弥陀佛老实念下去。
4、首先要粗衣淡饭,知足常乐。不重金银名誉,因而无争能静。以清淡无争的生活去降低自己的欲望、贪念、妄想。心要长存“知足”,因为知足就是“无所求”,在修行行持当中非常重要。一开始练习时很不好受,难度极大。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会习惯下来。无苦不成道!
5、夸奖赞美我们的,都不是明师,骂我们的,不管对与错,才是真正的善知识。打击我们的人,当他在刺激我们的时候,就是在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是逆增上缘。要藉此去磨练“无我相”,要心能转境而不被境所转。此乃西方的资粮,要接受,要承担,内心还要感谢他们给你一个修忍辱的机会,无忍不成道!
6、要回光返照,常常作出自我检讨。常思己过,则近“道”矣!一发觉有错误,就要马上进行修改,从一切境中去调整自己。每一个人要将几十年的习气去除,必定要下一番工夫!当你有感觉“艰苦、烦恼”的时候,这就是在修行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考验,这时你必须运用智慧来降伏心念上的障碍,拿出修行的精神来克服万难。因为“有境才好修,无境不成道。”
7、除了自己正当职业的上班时间外,其余空闲时间,不要吃喝玩乐,要对上述几点精进努力,莫放逸,假以时日,经过艰辛的锻炼后才有可能获得法喜或法昧,般若智慧在你的内心自然而然的显现,到时你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明白修道的奥妙所在!
广钦老和尚年谱 语录 开示录
http://www.szjt.org/bgs/xush/xush_content/gqlhs.htm |
|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