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新加坡联合早报16/01/2012)● 翁益华 每年春节期间,工作部门的几位头头,会合起来宴请整个部门二十几位同事,上餐馆捞鱼生。兴许是为了图个好彩头,希望公司来年业绩“越捞越高”,人人捞得风生水起! 以往我们都是上荤餐馆捞鱼生。可自从几年前,部门新添了两位来自印度,纯素食的同事后,每年的春节捞鱼生,在安排餐馆方面,还教人伤透脑筋。 第一年,我们选择了一间有给客人提供素食选择的荤餐馆。两位印族同事虽与我们同桌,但是他们吃素,与我们华族的荤食,可说“划清界限”。 第一道菜肴捞鱼生上桌后,印族同事瞅着服务员把各种青、红、白萝卜丝、七彩瓜丝、白姜丝、柚子肉、花生碎、五香粉、酥脆片及生鱼片等掺和在一起,又加了酸梅酱、桔子汁等。每加一道材料,口中还念念说着吉祥话。过后我们就动起筷子,伴着四起的捞捞声,翻江搅海一番,越捞还越高。他俩大眼瞪小眼,都看傻了! 隔年,印族同事表示要融入华族的捞鱼生风俗,沾点节日喜气,不过先决条件是他们坚持素食,不吃生鱼片。几位头头经过商议,决定改请大家上素食馆吃一顿。 可平日吃惯了荤菜的同事,味蕾就是不能适应素食。尤其捞鱼生这道喜庆佳肴,缺少了原汁原味的生鱼片,大家怅然若失,有种来年“没得捞”的失落感!有人发出了怨言,两位印族同事知悉后也深感歉疚。 去年,我们又恢复回到荤餐馆捞起,印族同事也参与。为了迁就、顾及他们,有人提出了一个两全办法:分两回捞。先只加入其他材料,不掺生鱼片,大家依旧一齐捞呀捞,还捞得兴致好高哟!当他俩把菜肴夹到碟子里之后,我们才加入生鱼片,开始另一轮的捞起。 部门捞鱼生这起小事,让我想起在我们这个多元种族文化的移民社会,既然新移民愿意尝试,融入本地的社会习俗与文化,我们理应展现更宽大包容的精神。像捞鱼生这道富有浓厚好彩头的新春佳肴,我们应当很乐意与新移民分享。同事们能敞开胸怀,顾及他人的感受,不加生鱼片,大伙儿齐齐捞。而之后,才掺入“主角”,来个真正名副其实的捞鱼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