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WILLIAMLYLE

《大乘密严经》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2012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無風不能起浪,不二法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2012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ILLIAMLYLE 于 1-2-2012 01:40 PM 编辑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十二门论》

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 :

首先我们先从八识心王来说明什么是无余涅盘。这要从八识心王来说明,大家可以換個方向來理解无余涅盘 :

八识心王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先说这前六识:
眼识能见、耳识能闻、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能觉;然而光是能见
闻觉知,还得要有一个人来做主,没有人做主的话光有這些見聞覺知的功能能做得了什么呢?

就好像一架摄影机扫描来扫描去,通过电线把讯号传到电视屏幕上,这样一天到晚扫来
扫去,没有一个人去看它到底在做什么,没有人告诉它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它就这样一
直扫描下去,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它什么都不能做。所以必须要有个能做主的,那就是
要有个人在屏幕上看,当扫描到需要的影像时将它存盘留下。这个能做主的就是你的第
七识…末那识,又称为意根;换句话说,一天到晚在做主的就是你的意根。以上这个七
识都是从如来藏也就是阿赖耶识生出来的,当我們没找到阿赖耶识,根本也不晓得祂是什么.

前七识是从阿赖耶识出生的,我們如果透过见道,不管是二乘的见道或是大乘的见道,我們
只要把自我执着消除掉,不要再执着自已,认同无我,并且依十八界一一现前观察自我不
真实、虚妄、假合而有,能够这样现前观察,我們就会如实的证知无我,并且了解到就是
因为有我,才会轮回生死;如果没有我,就没有轮回生死,这样就证得人无我,到了
舍报临终时,你不要再投胎,要让这个「我」消失掉,才不会有轮回。自我的执着断除
了,舍报之后色身坏了、心跳停了、呼吸停了,这个第八识真如渐渐离开身体而不会出
生中阴身,不会再去投胎,你就消失掉--没有你了。结果是剩下谁呢?剩下你背后的那
个祂,就是你的祂--如来藏,不是在谈恋爱那个「你的他」,就是背后那个你啦!祂没
有见闻觉知也不做主,也不再出生中阴身出现见闻觉知,就这样消失了;因为祂无形无
色,不会再于三界中出现,这就是涅盘。

当我們还没入涅盘时,我們的祂还是一样:祂入涅盘时也是那样,不入涅盘也是那样。我們现在在轮回生死,其实是我們拉着祂轮回生死,不是祂害我們轮回生死,因为我們一天到晚舍不掉见闻觉知,不肯让作主的自我消灭掉,所以我們轮回生死;因为过去世的我們想轮回生死,舍不下自己,所以死了以后,过去世那个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及作主心(意根)的种
子又出现中阴身,又去投胎,所以有今世的生死,可是我們有生死,祂却没有生死;祂来
投胎时并没有死,当你出生时祂跟着你出生,可是祂并没有出生,因为祂是本来就有,
不是后来才有;所以祂本来就是不生不死,本来就是涅盘;祂本来就是寂灭,离见闻觉
知不做主;祂本来就是住在涅盘中。取涅盘只是方便说,说是我們死了取涅盘,其实我們哪有取涅盘?我們死了,消失掉了,是祂存在而不去投胎,可是祂也没有取涅盘,因为祂本来就是涅盘,所以根本没有去取涅盘;取涅盘是方便说,是自我消失掉变成真实的无我,这
叫涅盘。当轮回消失掉之后,剩下祂不生不死,这叫涅盘,由于祂本来就不生不死,所以叫涅盘。

如果是透过修行以后祂才没有生死,那祂过去世不晓得已生死过多少回;如果祂有生
死,祂就是断灭法;前世的祂必定不是同一个,那就是有灭。因为祂从无量劫以来都没
有生死,所以他不是断灭法;因为祂的本体从来不生灭不断灭,所以你才能够把自我的
执着修除之后,剩下祂住于涅盘之中,而祂本来就住在涅盘。所以涅盘不是修来的,
涅盘只是在自我的执着修除掉以后让祂显示出来;而祂的这个涅盘是本来就存在,不是
我們修以后才有的,所以涅盘是「所显得」。我們现在在轮回生死,祂照样不生不死;我們死了不再出生,祂照样不生不死。对祂而言,取涅盘或轮回生死都无所谓--你有所谓,祂无所谓。

这是说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而有余依涅盘和无余依涅盘
当然也是「所显得」而不是「所生得」,可是如果我們不透过修行却又无法得,所以说这三个涅盘非修得非不修得,照样是中道。到了成佛时的无住处涅盘,其实也是本来就有,众生在输迥生死中安住,祂照样无住。当我們一直修到种子的变异生死全部断尽,就叫无住
处涅盘,可是祂不是修来的,也不是不修而得,是本来就具足这种功能性,所以还是中道。涅盘是中道之法:涅盘不是死了才叫涅盘,没有死的时候就已是涅盘性。

当我們了解了无余涅盘,我们再来看二乘无学阿罗汉、辟支佛有没有证入无余涅盘?答
案是没有。因为他们的七识是能入的心,可是入涅盘就是七识消失了,谁入涅盘呢?没
有人能入。他们虽然知道「我」断尽之后没有执着,「我」」死后可以入涅盘,但他们
不知道涅盘实际到底是怎么回事。因为涅盘就是阿赖耶识,那时改名叫庵摩罗识、异熟
识、第九识,可是这个识到底是怎么回事?祂的体性如何呢?他们不知道,也就无法了
解当「我」断灭之后剩下阿赖耶识在涅盘是怎么回事。所以佛只好告诉他们涅盘寂静,
因为涅盘里面没有见闻觉知,也无人做主、没有我及我所,涅盘就是阿赖耶识。他们问
佛:「阿赖耶识是什么?」佛说:「你们得要修学般若,等我二转FL再来听,」所以
后来佛说般若经。

般若经是讲涅盘空性,但二乘人无法证得涅盘,不了解般若,就以为缘起性空、无常空
就是般若,二乘人如果不迥小向大,不证得真如,他就无法了解什么是无余涅盘的本际?
不晓得在无余涅盘当中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也不晓得阿赖耶识,所以他证得解脱,可是他不证得涅盘,因为涅盘之中无有所证,无有人能证;因为「我」已经消失掉了--七转识灭了--哪有我能证涅盘?而剩下祂…如来藏,祂也不自觉「我证涅盘」或「现在是涅盘」,祂没有见闻觉知,也不会反观自己;所以阿罗汉证得解脱而不知何谓涅盘,他无法证得涅盘--因为入涅盘时,他(阿罗汉的见闻觉知心及作主心) 已经消失了, 己經不存在了。

所從虽然能修行出三界证得解脱,但不能证得无余涅盘,「证无余涅盘」是方便说。
无余涅盘没有人能证、没有「我」可以证。这个是讲二乘人到了无学位证得解脱果而不
证涅盘。

这个道理, 可以從龙树菩萨《十二门论》中找到依据:「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
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012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12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
WILLIAMLYLE 发表于 14-1-2012 01:28 PM



阿赖耶识双具「有为法」与「无为法」:

经教如下所述:

能圆满、生显世出世间一切法者方能称为「圆成实」,阿赖耶识确实双具有为、无为二
法,故方能称为「圆成实」,自是偶然佛友們不知不解此理而评为异说也。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
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
道。」(CBETA, T16, no. 681, p. 738, a4-7)

既然  佛已经明确开示【阿赖耶识乃一切染法、净法之所依】,已经說明了阿赖耶识具有
圆满成就一切染法与净法的体性,既然有其真实性,当知阿赖耶识即是圆成实性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10:

「赖耶识所变,  能现于世间。
 法性皆平等,  一切法所依,
 藏识恒不断,  末那计为我,
 集起说为心,  思量性名意,
 了别义为识,  是故说唯心。
 心外诸境界,  妄见毛轮花,
 所执实皆无,  咸是识心变。
 色具色功能,  皆依赖耶识,
 凡愚妄分别,  谓是真实有。
 睡眠与昏醉,  行住及坐卧,
 作业及士用,  皆依藏识起。
 有情器世间,  非由自在作,
 亦非神我造,  非世性微尘。
 如木中火性,  虽有未能烧,
 因燧方火生,  由此破诸闇。
 展转互为因,  赖耶为依止,
 诸识从彼生,     能起漏无漏。」(CBETA, T08, no. 261, p. 911, c5-21)

第二转法轮般若部经典开示【色具色功能,皆依赖耶识】、【睡眠与昏醉,行住及坐卧
,作业及士用,皆依藏识起】、【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
】,无非都在宣说有漏有为
法、无漏有为法皆依阿赖耶识而能出生。

有情器世间,非由自在作,亦非神我造,非世性微尘;…赖耶为依止,诸识从彼生,
能起漏、无漏
】,  佛说︰有情众生及器世间都不是无因而自己形成,也不是神我梵我
所造,也非虚空中的能量或微尘所造;…事实上,都是以众生阿赖耶识为依止方能出生
,意根 - 第七识、第六意识以及前五识都是以阿赖耶识为因而出生。

复次,前已举证证明「真如」乃阿赖耶识于三界中运转时所显示出自身的真实不灭性与
面对六尘之如如之性﹝註﹞,故知阿赖耶识亦含摄无漏无为法。

赖耶为依止,…能起漏、无漏】,由此段  佛语开示即可证知阿赖耶识,摄有漏有为
法,亦摄无漏有为法及无漏无为法三种,故知阿赖耶识亦摄圆成实、依他起、遍计执三
自性。





[/td][/tr]
[tr][td][/td][/tr]
[tr][td][/td][/tr]


Read more: 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的教証 - 菩提树下 - 贝壳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0-2025 09:24 PM , Processed in 0.11374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