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uddhasasana

宽镜法师忏悔诽谤大乘佛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11-2020 0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2-11-2020 01:47 PM
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解释大乘佛法的可操作性了,就怕不肯念而已。其实读经参禅都是念佛。

我小时候都非常相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得空都念,睡觉前也念,问候时也念,东西跌也念,被打也念,我希望用我的诚意与毅力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认可,希望阿弥陀佛不介意让我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我一直想阿弥陀佛,我一直希望阿弥陀佛,哪怕给我一丝丝的希望,梦见极乐世界几秒都好。


十多年过了,阿弥陀佛不曾回复过我,也许我哪里有过错?



相反的,佛陀反而在我最害怕的时候,忆念佛陀,害怕就消除了。当我需要物资来持续修行,佛陀有给予,但不是来享受的,只是修行而已。
佛陀,我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20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22-11-2020 02:08 PM
我参禅,我念佛,我读经,并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至于师兄的问题,我没有能力解决,你即使要找一个开悟的师父来教你,先要培养对三宝的恭敬,不然明心见性的师父到你面前,一样会被你否定,何况现在的师父都 ...

直说,勇敢的指出问题,不代表不恭敬啊,反而是真的恭敬,那些唯唯诺诺,不理对错的,才是虚假的恭敬,就此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2:2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2:19 PM
直说,勇敢的指出问题,不代表不恭敬啊,反而是真的恭敬,那些唯唯诺诺,不理对错的,才是虚假的恭敬,就此止吧

好的,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2: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_-) 发表于 22-11-2020 02:12 PM
我小时候都非常相信阿弥陀佛,什么时候得空都念,睡觉前也念,问候时也念,东西跌也念,被打也念,我希望用我的诚意与毅力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认可,希望阿弥陀佛不介意让我进入西方极乐世界。我一直想阿弥陀佛,我 ...

既然跟您相应的是释迦佛,就继续勇往前进吧,不用去管阿弥陀佛的事了。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11-2020 02:49 PM 编辑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1:03 PM
我亲眼见过,很多大成佛法的师父,学小成法,或者学密,但是表面弘扬的却是大成佛典,这是为什么呢?事实就是操作性不强,只有华丽文字,不要因为我这么说,你就把我标榜为谤法,或者是小成佛教支持者,或者在大成 ...

我曾经遇到跟你一样的瓶颈就是大乘佛经多是名相,却没有解释名相,也鲜少有修行操作。但是长年累月的读经使我跨越这个门槛。
昨天我读【瑜伽师地论】照样遇到很多没有解释的名相(但是也有有解释的名相)。我不知道经典后卷会不会解释这些的名相?反正大乘佛经就是有很多名相没有解释。我认为理由是大乘佛法体系庞大的缘故,因为大乘佛法许多方便法门,需要根据众生根器而设立不同的名相。基于这个理由大乘佛经有很多名相,要是一个个解释名相就远远超过现有的篇幅了。这些没有解释的名相并不影响我了解这部论,因为我所读到的部分,这些没有解释的名相是佛陀建立的文字设施。我只需要明白这是文字设施就好,并没有影响到整篇内容实际要讲述的课题。

南传佛教巴利圣典认真的看,实际操作也不多。但是南传佛教长老们却把这些实际操作都系统化的收集起来,变成系统化说教。大乘佛教的长老除了智者大师,对禅修没有系统化的描述,因为中国流行禅宗和净土宗。净土宗系统化念佛法门,总结出来的经验谈单调不复杂。禅宗不立文字,六祖之后只重视神秘兮兮的公案,令人无法捉摸其中妙意。

为什么大乘佛经有大堆文字相?其实细心品味解读这些文字相可以令一个人『开窍』(用开窍这个词比开悟更少争议)。这就是大乘佛经难得可贵之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2:44 PM
我曾经遇到跟你一样的瓶颈就是大乘佛经多是名相,却没有解释名相,也鲜少有修行操作。但是长年累月的读经使我跨越这个门槛。
昨天我读【瑜伽师地论】照样遇到很多没有解释的名相(但是也有有解释的名相)。我不知 ...

我曾经遇到跟你一样的瓶颈就是大乘佛经多是名相,却没有解释名相,也鲜少有修行操作。但是长年累月的读经使我跨越这个门槛。

文字如何美妙,无论怎么解释,始终离不开脑筋范围,


所以师兄根本没有跨出什么门槛,如果不信的话,师兄可以用自己累积的经验 说说,什么是觉知?什么是生起和灭去?什么是“如如其在”

其实,师兄的知识,是建立在别人的概念,根本没有自己实修,对经文的说法,还是直接套用他人的。

我这样说是特别得罪师兄,抱歉,但是逆耳是忠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11-2020 03: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3:02 PM
我曾经遇到跟你一样的瓶颈就是大乘佛经多是名相,却没有解释名相,也鲜少有修行操作。但是长年累月的读经使我跨越这个门槛。

文字如何美妙,无论怎么解释,始终离不开脑筋范围,


所以师兄根本 ...

我只是不分享心得体验罢了。累积到今天我共经历过三次读经『开窍』,每次开窍都有『质』的提升。第一次开窍是在20年前,第2次开窍是在去年,第3次开窍是在最近。这些都不是圣人境界。
贪,嗔,痴,慢,掉举,散乱,放逸等不善心所我都可以观察到,生起,隐伏,住持,灭去,乃至于心大,心小。我在很多年提及这些,这是我的体验而不是抄袭他人。四念处最适合我的根性就是心念处。由于我的贪欲很重,对贪的观察就比较不敏感。我在TED那个贴说 识的扩展我就体验过。

分享就到这里。信不信无所谓。我不是圣人,十善道是我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3:20 PM
我只是不分享心得体验罢了。累积到今天我共经历过三次读经『开窍』,每次开窍都有『质』的提升。第一次开窍是在20年前,第2次开窍是在去年,第3次开窍是在最近。这些都不是圣人境界。
贪,嗔,痴,慢,掉举,散乱 ...

你这样说,我信,确实读经也是另一种开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20 03:2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then1980 于 22-11-2020 03:30 P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3:20 PM
我只是不分享心得体验罢了。累积到今天我共经历过三次读经『开窍』,每次开窍都有『质』的提升。第一次开窍是在20年前,第2次开窍是在去年,第3次开窍是在最近。这些都不是圣人境界。
贪,嗔,痴,慢,掉举,散乱 ...


师兄这里说的“贪,嗔,痴,慢,掉举,散乱,放逸等不善心所我都可以观察到”........请问在观察的时候,是有我?还是无我?

换句问法,你在观察时,这个我,还可以思考吗?和平时的我,有区别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11-2020 03:42 PM 编辑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3:24 PM
师兄这里说的“贪,嗔,痴,慢,掉举,散乱,放逸等不善心所我都可以观察到”........请问在观察的时候,是有我?还是无我?

我没有考虑过有我或无我。这观察都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时无刻可以觉知到,然后也可以觉知自己受到这些不善心所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不善心所的潜伏可以长达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而且机缘成熟被激发就会形成连锁反应。这些连锁反应就会影响到自己的行为。潜伏的烦恼超过一星期我就不知道了。佛陀用『集』来形容烦恼,就知道这些不善所心,都是集体生起,并非只有一个,而且还会相互影响。

很久以前我读『西方白人关于南传佛教的心得』,书里面说他们学佛法后就是可以觉知嗔心,知道自己在生气。当年我感觉这些说法很好笑。。。。等到我自己能觉知这些不善心所我才懂什么回事。好了,这些都是生灭法,跟我读经的开窍无关。


20年前我读【楞严经】第1次开窍,我认为我证得 『名色分别智』。因为这个智慧,我就知道『经文如同手指,指向月亮,目的是要人看到月亮』,如果一个人不明所以,以为手指就是月亮,这样不但月亮也看不到连手指也被误解。20年前第一次开窍一直到去年我做出这样的结论:『佛法离文字,亦不舍文字】,已经过了20年。这期间我断断续续学佛,有长达5年不碰佛经,虽然仍旧信仰佛法却完全跟佛教脱节的。这样的领悟也是长年累月得来,所以这些体悟对我而言都是渐悟。『名色分别智』让我很容易就明白【百法明门】里面不相应心法。第一次读就明白了,不需要看其他人解释。


这就是读经的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3:39 PM
我没有考虑过有我或无我。这观察都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时无刻可以觉知到,然后也可以觉知自己受到这些不善心所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不善心所的潜伏可以长达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而且机缘成熟被激发就会 ...

你可否详细说说什么叫 名色分别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11-2020 03:47 PM 编辑

很多年前我在佳礼开了一个贴叫『法贪』。内容是说人们贪图境界。有位网友反驳我说,『贪』就是『贪』,为什么要另立『法贪』。我忘记如何反驳了?
今天同样的问题,我会说『贪』就是『贪』,为什么要令立『法贪』。这么多年过去,我才领悟到『贪』。但是那位网友因为有老师指导,很早就知道『贪』。有老师指导很好可以省很多时间。无论如何我现在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4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3:39 PM
我没有考虑过有我或无我。这观察都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时无刻可以觉知到,然后也可以觉知自己受到这些不善心所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不善心所的潜伏可以长达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而且机缘成熟被激发就会 ...

其实,我问你,观察时 有我?还是无我?并非自己考虑的(思维的),如果你真的进入纯粹觉知,你自然知道如何回答我。

而你这里的回答,其实还有“有我”,这个并非纯粹的觉知,你这种观察,离不开脑筋意识的觉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5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then1980 于 22-11-2020 03:59 PM 编辑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3:39 PM
我没有考虑过有我或无我。这观察都不是刻意的,而是无时无刻可以觉知到,然后也可以觉知自己受到这些不善心所的影响,而做出一些无理取闹的事情。不善心所的潜伏可以长达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而且机缘成熟被激发就会 ...


另外,名色分别智,不是靠读经就可以开唔的,名色分别智,是进入纯粹觉知中,了了分明看到身体和心理的动,而当中无我(没有观察者,换句话说,这个观察者完全不动),而且并非一直持续的,会退失

比如,你脚被割伤了产生剧痛,如果你真是进入纯粹觉知,你会发觉,痛非常痛,但是和你无关,你根本不被影响,而能够纯粹觉知那个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3:45 PM
你可否详细说说什么叫 名色分别智?

不生不灭是智,生灭是识。名色分别智依不生不灭,因此能够识别出色法和心法。
要说得更加具体?其实佳礼就有一位南传佛教的网友有开贴具体解说过,我忘记他的名字。我相信他也证得这个智。他开贴解说时我应该是静静看也没有回复。去年我搜寻禅这个字,我发现斯里兰卡佛教对禅解释也就是我领悟的疑似『名色分别智』。我从【楞严经】领悟到的东西,在斯里兰卡南传佛教却是入门概念啊。但是最近我搜寻谷歌已经找不到相关的解说。

色法如同过客入住酒店,酒店主人是主人。主人是不动摇的,不会变老变异,所以推断是不会死亡。我能解说的就是这样。上面那位南传佛教网友讲得更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3:54 PM
另外,名色分别智,不是靠读经就可以开唔的,名色分别智,是进入纯粹觉知中,了了分明看到身体和心理的动,而当中无我(没有观察者,换句话说,这个观察者完全不动),而且并非一直持续的,会退失

比如,你脚 ...

名色分别智不会退失。如果之前讲这个法义的网友看到我们的对话,就让他来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11-2020 04:02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4:00 PM
名色分别智不会退失。如果之前讲这个法义的网友看到我们的对话,就让他来判断。

建议师兄,多看看马哈希的内观书,你自己会懂的,这里不争论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4: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素还真 发表于 22-11-2020 04:00 PM
名色分别智不会退失。如果之前讲这个法义的网友看到我们的对话,就让他来判断。

另外,如果师兄真的懂“生灭”这句,自然也懂名色分别智,会不会退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11-2020 04:09 PM 编辑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4:02 PM
建议师兄,多看看马哈希的内观书,你自己会懂的,这里不争论了,谢谢

我是极不认同你的无我想,有我想。我反驳过某位网友 关于”证得无我“之类的想法,我不想再说一遍。你觉得你的看法对就对。
最近看【瑜伽师地论】受益良多,【唯识学】整个大概念和体系我掌握到了。我对这些更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20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ethen1980 发表于 22-11-2020 04:03 PM
另外,如果师兄真的懂“生灭”这句,自然也懂名色分别智,会不会退失

智不会退失。不是一早就说,不生不灭是智,生灭是识。不生不灭又如何会退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0-9-2025 04:22 PM , Processed in 0.11348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