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anghai_noodle

普賢行願品~普贤行愿品偈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7-2025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7-2025 10:52 PM 编辑


普賢行願品講記

( 第三十一卷 )

淨空法師講述

華藏圖書館


請掀開經本第八十四面,「淨土願」「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這有兩首,

這兩首如果乍看,看不出淨土的意思,仔細觀察才真正能體會到什麼叫做淨土;

這與我們念佛求生西方有密切的關係,註解裡面也把這個意思說出來了,諸位一看就明瞭了。

可是經文裡面確確實實含著有清淨的意趣在其中,前面一首是完全講的法界性,正如大經裡面告訴我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要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本體,法界性就是法界的本體,而法界包括的範圍非常之廣大,所以這是時空所含的一切法就叫做法界。

第一首裡面也就如同我們前面所念過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境界,這在我們初學佛的人看起來實在是不可思議。

「我能深入於未來」,未來還沒有到,這是講三世,過去、現在、未來,有這一句當然也就能夠深入到過去,換句話說,過去、現在、未來原本是一不是三,迷了的時候好像是有三際,悟了的時候是一,一真。

嚴格地來講真正要找過去、現在、未來的界線是找不到的,你看金剛經上不是說三心不可得,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三心不可得,找三世也找不到,相有,理沒有;迷有,悟了沒有,佛法之所求就是求覺悟。
目次:普賢行願品講記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三十一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7-2025 10: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0-7-2025 10:51 PM 编辑

底下給我們說出來了,他怎麼能夠深入呢?「 盡一切劫為一念 」。

前面我跟諸位說過華嚴上講的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我把這一句說過;而經的一開端給我們講一真法界,你看全都是講的一,一真、一音、一念,都是講的一,而我們念佛這個法門就直接了當修一,一心不亂。

整個法界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所入,一心不亂是能入我沒有照華嚴經講,華嚴經講普賢行願是能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是所入

但是普賢行願你搞不清楚,你不曉得什麼叫普賢行願,所以我拿彌陀經的說法,你容易懂,其實一心不亂就是普賢行願,而是普賢行願最方便的一個修學法,那就是念阿彌陀佛。

如果真正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了,一句阿彌陀佛裡面決定圓圓滿滿包含了十大願王,普賢行願一條都不漏,你把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好。

如果念這一句阿彌陀佛,看看普賢行願品一條也沒做到,那保證你那句佛號沒念好,你念好了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呢?

因為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你那個一心不亂也是往生極樂,決定沒有兩樣。

所以你要想到未來,或者你要想回到過去,用什麼方法?一念就行了,這在理論上講,我們能相信的,一絲毫懷疑都沒有,為什麼呢?

一沒有界線,二念就有界線了,有界線就過不去了,你想回到過去,不可能,你想到未來也不可能,為什麼呢?

因為你有二念,你有三念,三心二意,那是界線,有了界線就沒有法子通過;

界線消除了,過去、現在、未來都在面前、都在現前,說深入已經是多餘了,原本就在面前,諸位要好好地去想這個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25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今天與十方諸佛法界不能交通,大經上常說十法界一現九隱,我們現在是人法界,人法界現前了我們看得清清楚楚,其餘的九法界見不到了,一現九隱。

如果我們生天了,天法界現前,人法界就沒有了,看不見了,那麼九法界還在不在呢?在。

為什麼它隱了呢?

因為你有界線,你要把界線整個消除了,十法界統統現前,統統現前就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們講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理,佛法講無上正等正覺,如何才能證得呢?

一念就證得,二念就不行啊!

我們平常講一般人三心二意,這講凡夫,其實講三心二意不僅是凡夫,小乘聲聞、緣覺也如此,權教菩薩還是如此,都用三心二意。

三心是講心意識,是講這三心,心是阿賴耶識,意是末那識,識是講第六識,權乘、聲聞、緣覺、六道凡夫統統用這個心,叫妄心。

一念是真心,一念不是妄心,什麼人用一念呢?

實教的菩薩,真菩薩,不是假菩薩,真實的菩薩,也就是本經裡面所講的法身大士,圓教初住以上,別教初地以上,那些人用的什麼心呢?

他用一心,換句話說,只要你肯用一心,那麼你就是圓初住、別十地的菩薩。

你還要用三心二意,那麼你就是凡夫,修得好的也不過是權教二乘而已。

由此可知什麼叫修行?就是會用心,會用真心的就行了,那就要真修行。

「盡一切劫為一念」,字面上的意思是念劫圓融,一劫時間長,一念時間短,長時間跟短時間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才能入過去,他才能到未來,在時間上無有障礙了,事事無礙了。

「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過去一切劫、現在一切劫、未來一切劫;

如同我們在過年時候所念的千佛懺,就是千佛名經,它講三千佛,過去一千佛、現在一千佛、未來一千佛,諸位要曉得佛這種說法都是隨順眾生方便說,因為在眾生境界裡頭確確實實是如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25 11: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說法如果在大分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佛依二諦而說法,二諦就是真諦與俗諦,

俗諦就是隨順眾生的知見來說的,真諦是隨順他自己所親證境界而說的,但是諸位要曉得真俗不二,這是我們很難懂得的。

講真、講俗,我們都比較容易接受,講真俗不二這就不容易接受了,此地完全講的不二法門,不思議解脫境界,所以我們很不容易體會,道理就在此地。

第一首就是講的同體淨,一多相即,念劫圓融,理事無礙,事事無礙,諸位要知道這是我們原來的境界,我們今天看到這是神通廣大不可思議,那裡曉得我們的本能本來是如此的;現在搞得處處有障礙,搞得這麼可憐,應當要慚愧呀!

為什麼落到這種地步呢?

就是我們不會用心,錯用了心,用的是妄心,所以我們的分別愈多、執著愈多、妄想愈多,痛苦愈多,這個我相信每一個同修都能體驗的到的;

你分別少、執著少、妄念少,你的精神就愉快,你煩惱就少。

煩惱從那來的?不是外頭人給你的,是你自生煩惱。

譬如外面人罵我,罵你,你接受了,你生煩惱,你聽了你接受了,等於他送禮給你,你接受了;你要不接受,你怎麼會生煩惱?

他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煩惱?你也聽到了,罵的是他,我不生煩惱,為什麼呢?我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就若無其事了,罵他嘛!

名是假名,執著我叫淨空,我的身淨空在那裡?你找找看。

每一個細胞裡找不到,假名啊!

名是假的,執著名字罵也罵不上;執著這個身體,身體是假相,四大五蘊和合的假相,身,身不是我,在身裡頭找我也找不到;所以人家送禮,你樂意接受,那有什麼辦法?

這沒有法子,這是你自找苦吃;你要不接受,你就得大自在,所以你用妄心就接受了。

你用真心,真心裡頭一法不立,六祖說的很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真心裡頭本來無一物,什麼都加不上去,所以他自在,所以學佛的人要會用心。

普賢行願品講記(第三十一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7-2025 05:31 AM , Processed in 0.12865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