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53|回复: 0

波粒二象解之十:(六)极限循环系列----大数之谜[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2005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波粒二象解之十:(六)极限循环系列----大数之谜
奇异的整数, 必是宇宙的关键。                                                                                                                                                                                    ----毕达哥斯拉斯
   


2. 1020:电磁波频率和波长极限、恒星数极限。
(1)1020:电磁波谱极限。
     1020既是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比,又是最短波长与最长波长之比。图20为电磁波谱极限循环图

                           图20:电磁波谱极限循环图。
    从图中可看出,从低频长波到高频极短波,也是能量递增过程。引力波位于极点,也是电磁波之一,不过它是最低频率和最长波长。已知引力为负能,所以它无能量。电磁波谱极限1020,为温度极限1010与速度极限1010之乘积。因此频率高的温度也高,频率低的温度也低,引力波零频率,零度。
(2)1020:宇宙中所有的恒星的极限。
   恒星数极限来自星系数极限和单个星系中的恒星数极限这两个1010之积,利用它与1080粒子数极限可得出恒星平均质量及能量值1060质子单位。

3. 1040:空间,时间,作用力,电磁场极限值。
(1)1040 :空间极限循环值。
   它是最小的空间结构——质子与最大的空间结构——宇宙的比值,实际也是引力和斥力之比的再现,又是光年数极限变为两极结构比值的表现。

图21. 空间极限循环图
  图21是空间极限循环图,分别标出了一些代表性物体的空间值,值得注意的是几组级差为106的事物,它们分别是;细胞1010、人1016、地球1022、恒星1028、星系1034、宇宙1040。它们为什么都以106为相互之间的极差,这又是一个谜,我认为这与氢原子106的数量级相关联或说由其决定。
  (2)1040:电磁场极限值,
       1040也是电磁场最大极限值,电场与磁场与空间场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磁场与电场都是空间场,它们的最强与最弱的比值必然相同。
  (3)1040:时间极限循环值
       1040是宇宙中最短时间——共振态粒子寿命与宇宙年龄极限的比值。图22是时间极限循环图。

图22:时间极限循环图
(4)1040:相互作用力极限循环值。
1040是四种相互作用力中最强的核力与最弱的引力之比值。按狄拉克的说法是氢原子静电力和引力的比值,但差了一个数量级。它是空间和时间具有极限性的内在原因。

4、1080 :宇宙粒子数极限及以质子数为单位的宇宙总能量和总质量极限。
    宇宙的粒子数以质子作单位(中子等同质子)。它来自电磁波谱极限1020 与空间极限1040的积,因而它也是宇宙磁能和电能的极限。由其可推出另一些极限和平均值,如:星系质量平均值1068 、恒星质量平均值1056 、人的质量平均值1032 等等。
埃丁顿提出的1079,狄拉克提出的1078,都不符合极限系列的量子特性,因而是不准确的,宇宙必须同一。

           (七)极限选择----人择宇宙还是宇宙择人
宇宙常数按这样的方式调节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导致生命的进化。                  
                                              ----欧文.拉兹洛
   从极限循环系列值来看,我们的宇宙是如此的有秩序,—切都象预先计划好的,爱因斯坦如看到这个结果,一定会高兴他的必然性的胜利。但也有人认为这纯是巧合,人也是这种巧合的产物,要是物理规律有一点变化,生命就不复存在。这种非必然性的观点产生了“人择宇宙”的物理学派。1961年,美国的迪克指出:人类产生要适逢其出现的生物学要求。1972年,英国的卡特进一步说:宇宙的特殊的物理关系必须允许在演化的某一阶段上产生出智能生命作为观测者,才谈得上谁去认识宇宙。我们能观测到什么,受我们自身存在的条件限制,所以人必须享有某种优越性。这就是人择原理的提出。弱的人择原理认为:物理学、宇宙学的观测值偏爱生命进化区域,宇宙要演化到符合这些条件的状态.强的人择原理认为:宇宙必须具备允许生命在它某个演化阶段充分发展的那些性质。
人择一派认为人作为观测者,选择了那些基本常数,而排除了其他值,因为在无限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能为人所认识。他们用反推法来说明宇宙的演化,认为人虽不在宇宙中心,却必须优越到作为观测者存在。
同一哲学认为极限值系列是宇宙必然性的表现,是确定的、永恒的,人力不可能改变它们。人只代表宇宙中的有限性和偶然性。人择一派颠倒了必然和偶然的关系,把人看成了必然代表。一切事物都是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的同一。宇宙这么广大,有上百亿星系,每个星系又有上百亿颗恒星,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要在1020的庞大数目下,在无数的不同条件中,在无尽的偶然中产生出一个必然----生命来。从生命的产生必须有一定条件来说,“人择宇宙”有—定道理,但从偶然只是必然的表现来说,我更愿意说是“宇宙择人”。由于生命产生的条件如此苛刻,以至于人类都不能在地球上长期生存,我对所有有关“外星人”的说法都不相信。因为即使有外星人,作为有智慧的生命,它们也必具有同人类一样的劣根性----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在它们尚未能脱离自己的星球前就会使自身灭绝,哪还有可能造访地球!宇宙中只有地球可居,适于生命存在,人类可要知道珍惜啊!

                            (八)想象的极限
这篇长文终于写完了,几个月的疲劳一齐袭来,不由得想起了阿城的《棋王》。爱因斯坦1939年给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的信中谈到的那种感受也真切地体会到了:“也有这样的时候,人们感到自己摆脱了自己天生的局限和不足。这时,他们就会想象自己是站在一个小行星的某一点上,惊异地注视着这个冷寂但却美丽、永恒、莫测高深的运动体;这时,生与死汇成了一体,既没有进化,也没有终极,只有存在。”(28)

                                                                                                            2003年5月28曰


又记:
     为翻译提纲中的几个词,查阅了一下《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分册。在“大数假设”(large number hypothesis)条发现其中赫然列出了与我的极限值系列相同的四个值: 1010、 1020 、1040、1080。条目中提到了狄拉克认为它们反映宇宙的内在联系,可惜却说有一种看法认为每次循环开始时,这些大数如同初始条件那样可以任意选定,显然作者同意此观点,因而就不可能把它们看成是基本常数和极限值。现将条目中列出的五个公式摘录如下:
           宇宙中的粒子数     


         

      以上见《中国大百科全书》1980年版天文分册第43页,特为先见者而补记。
                                                                2003年6月15日


                                     注释
1、①、②、③、(20)、(21)、(22)、(23)《物理学史》郭奕玲、沈慧君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一283、316、317、451、83、452页。
2、④:《微漪之塘》[美] 欧文.拉兹洛著  钱兆华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2页。
3、⑤、(11)《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灌耕编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牟版第113一114页。
4、⑥、⑧、(19)、(29)《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美] J. 伯恩斯坦著 高耘田、罗康明、沈乃徵泽 ,  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08、207、180、9页。
5、⑦、(15)《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王太庆主编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339、344、345页。
6、⑨:《宇宙》[美] 卡尔. 萨根著  周秋林等译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7、⑩:《现代物理学》第51页。
8、(12)、(13)、(24)、(25)、(26)、(27)《物理学的方向》[英] 狄拉克著 张宜宗、郭庆焕译  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37、71—72、73、74、75页。
9、(14)、(17)、(18)《探索无限》[美] 理查. 摩里斯著  吕爱华、王克译  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3、95、97页。
10、(16)《宇宙学的人文视野》肖巍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
11、(28)《时间、空间和万物》[英] B.K.里德雷者  李泳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参考文献
1、《老子浅释》陆元炽注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老子全译》沙少海、徐子宏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老子思想新释》郑鸿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老子章句解读》[菲] 陈永栽、黄炳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老子一—现代版》戴建业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老子校译》朱谦元著  中华书局1984年版。
8、《老子今析》李其耕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老子释义》卢育三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0、《庄子解》王夫之著  中华书局1954年版。
11、《庄子新解》吴林伯校注  京华出版社1998年版。
12、《相对论与时空》郑庆璋、崔世治编著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13、《趣谈相对论》张玉慧著  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基本粒子探索》殷鹏程著  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年版。
15、《量子力学初步》郭敦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
16、《原子世界探索》王植榆著  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年版。
17、《物质结构》徐光宪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18、《高能物理入门》伊儒英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9、《神奇的量子世界》 [澳] 查拉德. 米尔木著  郭立灿等译  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20、《生活中的物理学》 [美] 吉尔. 沃克著  徐婉华、叶庆桐译  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年版。
21、《物理世界奇遇记》[美] 乔治. 伽莫夫[英] 罗素. 斯坦纳德著  吴伯泽译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物理世界探险录》何常著  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闲话经典物理学》陈浩之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版。
24、《物理学哲学》 [加] 马里奥. 邦格著  颜锋等译   河北科技出版社2003年版。
25、《天体物理学前沿》[美] E. H. 阿弗雷特主编  李致森等译  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6、《打开宇宙的禁区》崔石竹、司徒冬、寅虎编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7《探求宇宙之谜》沈英甲编译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28、《天学外史》江晓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9、《天地之初》董光璧著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从一到无穷大》[美] G. 伽莫夫著  暴永宁译  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六个数》[美] 马丁里斯著  石云里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32、《不论》[英] 约翰巴罗著 李新洲等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年版。
33、《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超导电性及其应用》米克秒编  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5、《流体世界》[保]K. 库佐夫著  沈青、王汝涌编译  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
36、《中子》丁大钊著、《加速器与科技创新》谢家麟著、《奇异的光》姚建铨著、《人类认识世界的六个里程碑》席泽宗主编、《我们生活在磁的世界里》李国栋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化学世界导游》[英] 哈泽尔. 罗索蒂著 严世青、朱文祥译  科普出版社1984年版。
38、《我的哲学罪案》杨献珍著  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9、《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史》商英伟等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辩证逻辑研究》  辩证逻辑研究会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025 06:42 PM , Processed in 0.1109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