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谷成

TED讲座系列专帖(推荐34楼:一個廣告人的領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5-2011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自卑感這樣的東西嗎?
http://www.osho.tw/ebook/box8_12.htm

沒有像自卑感這樣的東西,只有「自我」(ego)的現象。因為有自我的現象,所以有兩件事是可能的。

如果你是自我主義的,你一定會把你自己跟別人比較,自我沒有比較無法存在,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拋棄自我,你就要拋棄比較,你將會感到驚訝:自我跑到哪裡去了?有比較,它就存在,它只存在於比較之中。

比方說,你經過一座花園,你碰到一棵很大的樹。比較:那棵樹這麼大,突然間你就變得很小。如果你不比較,你就會去享受那棵樹,根本沒有問題。那棵樹很大,那又怎麼樣!就讓它大吧!你並不是一棵樹。還有其他的樹並沒有那麼大,但是他們並沒有遭受自卑感之苦。我從來沒有看過一棵樹有遭受自卑感或優越感之苦,即使是最高的樹--黎巴嫩的西洋杉,即使是那種樹也沒有遭受優越感之苦,因為比較並不存在。

人創造出比較,因為自我唯有持續用比較來滋潤才可能存在,但是這麼一來,你就會有兩個結果:有時候你會覺得優越,有時候你會覺得低劣。感覺低劣的可能性比感覺優越的可能性來得更大,因為世界上有無數的人,有些人比你更美,有些人比你更高,有些人比你更強,有些人似乎比你更聰明,有些人比你更博學多聞,有些人比你更成功,有些人比你更有名,有些人這樣,有些人那樣,如果你一直跟別人相比,你將會產生一個很大的自卑情結。

它並不存在,它是你創造出來的。那些更瘋狂的人,他們會遭受優越感之苦。他們非常瘋狂,所以當他們在比較的時候,他們看不出有無數的人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在很多方面是比較優越的。他們的心神太過於集中在自我,所以他們對任何比較優越的東西都保持封閉,他們總是去看那些比較低劣的。據說人們喜歡跟在某些方面比他們低劣的人在一起,它可以給他們很大的滋潤。人們喜歡支持他們的自我的人。更瘋狂的人會遭受優越感之苦,因為他總是會選擇那些使他覺得優越的東西,但是他知道他自己在耍一個詭計,他怎麼能夠欺騙他自己呢?他知道他只選擇那些使他覺得優越的點,他知道他所沒有選擇的是什麼,它們就在旁邊,他知道得很清楚,所以他的優越感總是在動搖,它建築在沙灘上,那個房子隨時都會垮掉。他會受焦慮之苦,因為他將房子建築在沙灘上。

耶穌說:不要將你的房子建築在沙灘上,要找一塊石頭。神智比較健全的人會遭受自卑感之苦,因為他會往四周看,他會注意週遭所發生的一切,然後他會開始覺得他是比較低劣的。

但這兩者都是自我的影子,是自我的兩面,較優越的人在內在深處也是攜帶著自卑感,而那些有自卑感的人在內在深處也是帶著優越感,他想要成為優越的。

只要想想: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了,其他每一個人都從世界上消失,只有問這個問題的人被留下來,坐在普那的可利工公園……這樣你會覺得比較優越或比較低劣嗎?你將只會是你自己,因為沒有人可以比較。

神秘家就是一個知道「他就是他自己」的人,他按照他自己的光來生活,他創造出他自己的空間,他有他自己的自性,他對他自己完全滿意,因為如果沒有比較,你也無法不滿足。他不是一個自我主義者,他不可能如此,自我需要比較,自我是靠比較來維生的。他只是做他自己的事,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有些樹很高,有些樹很矮,但是每一樣東西都按照它現在這樣存在。

只要去看,不要比較,那麼優越感在哪裡呢?自卑感在哪裡呢?自我在哪裡呢?這一切源自哪裡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5-2011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5-5-2011 02:58 PM 编辑

科技史詩(Kevin Kelly)

Kevin Kelly是前WIRED雜誌的編輯長,也是Whole Earth Review刊物的出版人,他這篇發人深省的演說,以說故事的方法,闡述「科技」從遠古至今,從人到宇宙,科技帶來的衝擊。




食物如何影響城市的發展(Carolyn Steel)

英國建築師與Hungry City一書的學者作家Carolyn Steel以「食物」做為媒介,解讀城市的運做,以「倫敦」為例,每天有三千餐要被餵食,這些食物從何而來?古代的糧食軌跡,又如何形成現代的都市?以食物為例,介紹從古 至今,食物如何影響城市擴張的發展,並說明食物與地球生態的重大變化。





我如何愛上一條魚 (Dan Barber)

廚師Dan Barber 指出很多廚師正在左右為難的問題:如何把魚類留在菜單上。透過嚴謹的調查和幽默的方式,Barber講述了他尋求一條值得喜愛 的可持續性魚的過程,以及自從發現了一種,在西班牙用非傳統的方式養殖出來的極其美味的魚之後,他所享受到的美食家蜜月。这里他和大家分享了一个人工养殖业与自然生态共生的成功范例。




遊戲改變世界(Jane McGonigal)

Jane McGonigal是一位遊戲設計師,在許多人認為電玩是不好東西時,她卻以人力資源的看法,讓大眾重新看看這群電玩玩家到底有哪些特別能力。並且她用遊戲來改變且解決世 界的問題。




如何生產自己的新鮮空氣 (Kamal Meattle

研究員 Kamal Meattle 講解如何利用三種常見室內植物,在家庭或辦公室作擺設,能明顯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1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guilimen
你不是逢奥修必反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5-2011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自闭乐


樓主說 ,

要讓年輕人自由選擇知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11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guilimen
关于这点,他也是有推荐我去找奥修的种种书籍来看-----------才回头来听他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11 09: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谷成
其实,你能不能放你的心得报告来让大家学习?《就你喜欢的演讲主题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6-5-2011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6-5-2011 10:13 PM 编辑

回复 26# 自闭乐

我没什么可教的,更没想要推荐自己的哲学观。

我完全赞同各位自由地探索,我的意见只供大家参考而已,从未保证是必是正确的。

而且我对填鸭式说教并没兴趣,如果你没问我,能少说就不说,

做个旁观者倒也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5-2011 11: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觉得楼主会一一看完这些视频,
因为这要花不少时间,而且他也不见得兴趣所有题材。

如果有细心看过的话,请在该视频下附上个人感言,我会考虑加分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5-2011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觉得楼主会一一看完这些视频,
因为这要花不少时间,而且他也不见得兴趣所有题材。

如果有细心看过 ...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6-5-2011 11:52 PM


我看过了才发上来的,还有很多由于没有中文sub-title所以没放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11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了才发上来的,还有很多由于没有中文sub-title所以没放上来。
谷成 发表于 27-5-2011 01:07 AM



哈哈,那太好了,期待你的感言发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11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句子Sentence

各演讲者已将各自的论点说得很清楚了,我不打算画蛇添足,所以此帖纯粹分享,不打精都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5-2011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句子Sentence

各演讲者已将各自的论点说得很清楚了,我不打算画蛇添足,所以此帖纯粹分享,不打精 ...
谷成 发表于 27-5-2011 12:05 PM



   那么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11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感谢分享~
句子Sentence 发表于 27-5-2011 12:09 PM


谢谢光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5-2011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30-5-2011 03:06 PM 编辑

談令人驚訝的動機科學(Dan Pink )

職業分析師Dan Pink研究動機之謎,以社會科學家知道,但經理人不知道的事實為開場:傳統獎勵不是如我們所想那樣一直有效。聽聽這些啟發性的故事,或許會是一種進步。在这个演讲当中,演讲者提出一个叫“蜡烛问题”的行为科学现象,值得大家深思。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Joachim de Posada)

在這個TED的簡短演講中,Joachim de Posada 分享關於「延遲滿足」的實驗,以及如何用它來預測未來的成功。片中包含小孩們費勁全力克制自己不要吃棉花糖的無價鏡頭。




我們能掌握自己的行為嗎?(DanAriely )

行為經濟學家DanAriely透過幽默的演講,分析我們的行為,別以為人們都是理性的,有許多非理性的部份,是你無法掌控的。片尾中,他也將告訴你,下次觀察看看,是誰 會找你去夜店一起玩?這個邀約,可能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原因。我想DEADslayerDARK网友会对这个课题有兴趣。




不要蓋房子 種一個吧!(Mitchell Joachim)

都市設計師 Mitchell Joachim 呈獻他對於持續耐久又有機的建築概念:由植物栽培和试管肉生成的環保住所。



我们能通过吃来饿死癌症吗?(威廉.李:

威廉 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治疗癌症的新途径:利用我们对血管新生的知识来对付给肿瘤供血的血管。至为关键的第一步,也是最有成效的一步:吃抗癌的食物,让它们来战胜癌症。这是非常富有价值的资讯,推荐各位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2011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6-2011 03:01 PM 编辑

一個廣告人的領悟(Rory Sutherland)
廣告藉著改變我對一個產品的想法,而非產品本身,來增加它的價值。英國奧美集團副總監Rory Sutherland 宣稱:改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就和改變事物本身一樣帶來滿足 - 我們也可從這觀點中,改變我們看待生命的方法。从这个演讲中,他也点出一个重要的讯息:“价值是比较而来的,所有的价值都是感知价值,所有价值都是主观的”。




義大利麵醬汁的靈感(Gladwell)

《引爆趨勢》一書的作者麥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演講中,並沒有打書,反而藉由追求完美義大利醬汁的過程,讓我們了解什麼是選擇和什麼是幸福。从演讲中,他提出了一个启示:凡事追求“万用法则”是不切实际的,接受“多样性”才是选择的重点。






向大自然學設計(Janine Benyus)

生命可以教導我們許多事,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要談的是生物在科技與設計上,能教會我們的事。建構我們世界的建築師、設計師、工程師希望生物學家參與他們的設計會議,在現場給他們靈感。或者,他們希望生 物學家可以帶他們去探索自然,從自然中找出能激發靈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5-2-2025 04:53 AM , Processed in 0.12423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