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國大名的城郭】
在戰亂頻仍的戰國時代,人們為了求得自身的安全,往往掘土為城,以為庇護。日本列島在戰國時代,大概存有數萬座的城郭。
一般而言,「城」多呈土壘﹑空堀的構造,比較講究的還建有石垣與天守閤。築城的地點則以標高三百公尺前後為限,太低的容易受到敵軍的進擊,太高的話則交通不便,城郭所存在的意義也會被打折扣。戰國大名對城郭的要求,以難攻不破的防禦機能最為優先考慮,其次最好是座落於標高一百公尺前後的獨立小丘上,附近則有可資利用為天然堀的河川流過。城郭的周邊有可建設為城下町的平地,而形成一個交通要衝。城郭的位置正好座落於丘陵與平野的交界點上,則最為理想。城郭內部一般多會被裝潢得很豪華,因為城郭的存在不僅是一種防禦性的建築物,也同時具備領國支配的據點與象徵權威的機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3: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國時代的先端武器~鐵砲】
鐵砲的使用最早傳入日本,應該是在十六世紀中期葡萄牙船航行至九州種子島的時候開始。因此,鐵砲又稱為「種子島鎗」。
鐵砲之所以優於日本傳統的火繩鎗,主要是因為火繩鎗在雨天時則無法發射﹑而其有效射程距離充其量也不會超過一百公尺。
但是,鐵砲並非沒有缺點。鐵砲最大的缺點在於,砲彈的填裝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因此,織田信長乃開發出「三段攻擊戰法」來克服這樣的問題。所謂「三段攻擊戰法」的特點在於, 整個團隊被分為砲彈填裝人員與射擊手,各司其所能。其具體的作法是將整個戰陣的配置分為三組,前後排成三列。第一組與第二組是射擊手,排在前兩列。第三組則是砲彈填裝人員,排在最後一列,由女性﹑兒童等非戰鬥人員擔任。第一列的射擊手在射擊完畢之後,便直接退到最後一列,以進行砲彈的填裝作業。在這期間,射擊工作則由第二組射擊手擔任。換言之,由兩組射擊手輪流上陣,射擊的行為便可無所間歇地繼續進行著。
雖然戰國大名都知道鐵砲的威力,但是鐵砲是非常昂貴的武器,火藥與鉛的調度也不容易,因此並非所有的大名都能配備大量的鐵砲。而織田信長之所以能擁有幾千梃的鐵砲,主要在於信長的勢力控制了當時日本最繁榮的工商業區=畿內地區,他不僅因而蓄積了雄厚的經濟力,也擁有兩大鐵砲生產地(和泉國的﹑近江國的國友)的領國權。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國大名的宗教對策】
在強調實力主義的戰國時代,不只是使過去以天皇﹑將軍為主體的政治權威遭受打擊,以神佛為首的宗教權威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松永久秀火燒東大寺的大佛殿﹑織田信長的燒討比叡山延曆寺,都是戰國大名無懼於天罰的最佳寫照。
戰國大名以武力強佔舊佛教寺院所屬的莊園,成為自己的旗下領地,造成舊佛教體系(天台宗﹑真言宗)的弱體化,間接也使過去受到舊佛教系所支持的天皇﹑貴族無所依歸。
屬於鎌倉新佛教系統支派的「禪宗」,雖然也面臨了凋零的局面,但是禪宗僧侶中多出教養深厚之高僧,並每多以智囊團成員而被戰國大名重用,在他們的庇護下,寺院的存續自然得到保障。「時宗」僧侶的土地定著性原本就比較低,他們雲走各地容易獲得各種八卦消息,因此進而從事諜報活動者亦不少。
最讓戰國大名感到頭痛的,則是「日蓮宗」﹑「一向宗」。這兩個宗派同屬於鎌倉新佛教的教派,信徒眾多則是這兩個教派的特質。除了經常與其他宗派發生摩擦之外,教團方面也率信眾起來反抗戰國大名的支配,而形成「一揆」﹙﹦自立救助﹚的局面。
戰國大名用來對付這些執頑不服的宗教團體所採取的對策,從嚴格管制(織田信長)﹑讓步妥協(毛利元就)﹑乃至和親政策(武田信玄),應有盡有。到了德川家康的江戶時代時,除了部份日蓮宗所屬宗派外,日本的宗教勢力幾乎完全被置於幕府的監控之下,而這種政府與宗教界的消長關係也一直延續至現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國史上最大的宗教危機~比叡山山門燒討事件】
西元一五七一年九月十二日,日本史上發生前所未有的大事件~織田信長率領家臣兵眾攻打比叡山延曆寺。山門領內包括根本中堂﹑三王二十一社﹑以及諸靈佛﹑靈社﹑僧坊﹑經卷,一概如雲霞般地被燒紅,然後化為灰燼,整個寺內瀰漫著一股哀淒的氛圍。
山下的男女老幼早已分不清左右方向,就連打點家當的時間也沒有,全都赤著腳兒,逃往八王寺山,避守在山內日吉大社的內宮裡。
宮外鬨聲漸近,不久之後,信長的大軍從四面八方攻了進來。隱居山上,一向被尊為「高僧」﹑「智僧」者,一個個地在信長面前首級落地;美女﹑童子被捕者,更是不計其數;宮內死屍遍地,至少在三千具以上。這般悲慘情境,令人唏噓。然而對信長而言,此時方可稍解這一年多來滿膛的鬱憤。
事因出自於前一年,信長針對朝倉義景與淺井長政的聯軍展開攻擊行動時,眼見朝倉‧淺井聯軍勢力漸趨衰弱,除了比叡山之外,已經走投無路了。信長乃出示告知比叡山僧眾,若願意效忠者,則已占據的山門領,悉數奉還,並允其出仕朝廷;否則,將義無反顧地使比叡山付之一炬,亦在所不惜。然而,比叡山僧眾與朝倉氏的關係,一向友好,自然漠視於信長的威脅與利誘。結果,在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的調停下,朝倉‧淺井聯軍暫時逃過了一劫。
信長當時之所以願意接受調停,乃在於長期征戰過程中,亟需重整軍備,以便做下一回合的進擊。信長當然不會善罷甘休,乃於翌年展開對朝倉氏進行包圍戰的前奏曲~火燒比叡山。
比叡山位於京都東北方,山上的延曆寺自古便以鎮護王城而備受尊重。然而,對信長而言,這座古寺的存在,卻成為他統一天下的絆腳石。在信長的腦海中,並無鬼神立足的餘地,因為他毫不關心死後的靈異世界。耶穌會的日本年報中記載,信長曾經告訴當時在日本的西洋傳教士,自己乃是活佛,在這之上並無任何造物主存在。日本的史料也記載,信長的軍隊燒討延曆寺時,不僅在神壇上縱火,並取走神體﹑奪取住持父子身上的一切。當時的比叡山上四處火光熊熊,直如晚秋細雨中的片片紅楓。
信長的統一天下過程中,最棘手的除了亂民之外,則莫過於寺院的守舊勢力。因此,不僅是比叡山延曆寺,如石山本願寺﹑金剛峰寺﹑興福寺﹑東大寺﹑尾寺等,都曾遭受過信長嚴厲的打擊。信長利用層層檢地措施(即土地調查)來削減寺社的所屬領地。因此,延曆寺的山門燒討事件,基本上也可視為是信長在統一天下﹑樹立威信過程中,所無可避免的結果。
事實上,當時有如延曆寺﹑興福寺等這些具有傳統權威的寺院,多以「自衛」名義,坐擁大量的武裝化僧兵;並在世俗社會中致力擴張權勢,以「講」﹑「組」等下層組織吸收農村裡的中小名主階級(擁有土地的中小農民)加入,而成為對抗武士領國支配的基層機構。因此,江戶中期的朱子學者新井白石,在其著書《讀史餘論》中,便記載著對此一事件的看法,即「亡山門者,非信長也,山門也」。
當然,憂心信長這種舉動將會受到天譴神罰者,亦有人在。例如信長的家臣佐久間右衛門,夕庵入道等,便曾在事前屢進諫言,期待信長能夠終止這項行動計畫,然而信長卻絲毫不為所動。
武田信玄便以此為藉口,指責信長的暴逆無道,批評他是「佛法王法破滅,天魔旬之變化也」;朝廷公卿山科言繼的日記《言繼卿記》也記載著「佛法破滅不可說不可說,王法可有如何事哉」。
延曆寺既然是鎮國護民的表徵,它的燒毀所代表的不僅只是佛法的破滅,同時也是對王法被漠視的具現。信長大膽地對傳統威權挑戰,也可謂是新時代來臨前的徵兆。或許在信長的思惟邏輯裡比較相信儒家學說中的天道思想,而與神佛根本無緣吧。
[ Last edited by 織田信長 on 9-1-2005 at 03:55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3: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戰國-幕府的興衰
《室町幕府的成立》
[建武新政]
鎌倉中期以後,後嵯峨天皇死後,皇室分裂為深草上皇系統的持明院統與龜山天皇系統的大覺寺統,不斷地相互爭奪皇位與皇室領所屬莊園的繼承權。對於這個紛爭,幕府居中調停,並且決定由兩統輪流繼承皇位,史稱"兩統迭立",幕府也因此介入了朝廷政治。
在這種情勢下,大覺寺統出身的後醍醐天皇(位1318~1339)以第九十六代天皇身分即位,致力親政,重新振興"記錄所",表現出高昂的政治企圖。值此之際,御家人對"得宗專制"政治的反感愈益升高,畿內近國惡黨的活動也較過去活潑。後醍醐天皇乃見機進行討幕計劃,然而,由於事跡敗露,一三二四年(日本正中元年)被幕府打敗,史稱"正中之變"。其後,天皇仍不改其討幕的決心,於一三三一年(日本元弘元年)企圖舉兵失敗。天皇乃被流放於隱岐,由持明院統的光嚴天皇(位1331~1333)即位,史稱"元弘之變"。
然而,後醍醐天皇的皇子護良親王(1308~1335)與楠木正成(1294~1336)等,結集畿內新興武士等反幕勢力,武裝蜂起,對幕府軍作戰。天皇也從隱岐逃出,響應天皇的呼籲,播磨的赤松氏、肥後的菊池氏等各地武士,起來討幕者逐漸增加。被指派鎮壓反亂的幕府軍大將足立高氏(1305~1358、以後的足立尊氏),見狀乃改弦更幟,背叛幕府,攻陷六波羅探題。關東方面則由新田義貞(1303~1333)攻下幕府的根據地鎌倉,將北高時以下的北氏一族滅亡。於是,一三三三年(日本元弘三年),鎌倉幕府正式滅亡。
後醍醐天皇將幕府消滅之後,回到京都,施行新政。天皇的政治目標,乃否定一切幕府、院政、攝政與關白,企圖實現天皇親政的理想。這樣的天皇政治被稱為"建武新政"。
新政府裡設置中央最高機關"記錄所",並模仿幕府的訴訟機關"引付",設置了"雜訴決斷所",諸分國內則以國司與守護並置,重整天皇親政的政治機構。然而,政府內部的討幕功勞者足利尊氏與護良親王之間,卻激烈對立著。護良親王派的北顯家奉天皇的皇子,在奧州創陸奧將軍府;尊氏的胞弟直義(1306~1352)同樣的奉另一皇子,創鎌倉將軍府管轄關東。二者皆為一種小幕府性質的存在,與天皇親政的理念無法相容。
天皇為了徹底實現親政的理想,乃主張今後土地所有權的變更等問題,必須經由天皇的綸旨(傳達天皇意志的文書,後醍醐天皇時代賦予綸旨絕對、萬能的權力。)裁斷之後才可執行。這些新政策完全無視於武士社會的舊有慣習,因而引起多數武士的不滿與抵抗,再加上各項政務的停滯,乃招致社會亂相的發生。
在這種情勢下,秘密以重建幕府為目標的足利尊氏,利用一三三五年(日本建武二年),北高時之子時行(? ~1353)在關東反亂的機會(史稱"中先代之亂"),以討伐之名至鎌倉,再對新政權高舉反旗。
[南北朝的動亂]
一三三六年(建武三年),制壓京都的尊氏立持明院統的光明天皇,並且逼迫後醍醐天皇讓位,在重振幕府政治的目的下,發佈"建武式目",表明當前的政治方針。然而,建武新政維持不到三年,便趨崩壞。
另一方面,後醍醐天皇則逃至南方吉野山中,主張自己才是皇室正統。其結果,吉野的朝廷(南朝)與京都的朝廷(北朝)分立,大約六十年間使用著各自不同的年號,並在全國各地展開激烈內戰。
南朝方面在動亂開始後不久,楠木正成敗死,來自東北地方的救援軍北顯家、新田義貞等相繼失敗,形式漸趨不利。然而,以北親房為中心,在東北、關東與九州各築據點,繼續抗戰。北朝方面乃於一三三八年(日本曆應元年)正式任命尊氏為征夷大將軍,與其弟直義分擔政務。於是,幕府政治乃得以順利開始。
然而,足利氏兄弟的協調關係,並未維持很久。支持直義的勢力與以尊氏的執事高師直為中心的勢力相互對立。終於,在一三五O年(日本觀應元年)幕府分裂。幾乎所有的中央官僚與地方守護都捲進了這場紛爭當中,史稱"觀應擾亂"。亂後,兩派勢力繼續抗爭。尊氏派‧直義派‧南朝勢力等三股勢力反覆離合集散的結果,動亂乃趨長期化。
在中央權力分裂,全國化‧長期化動亂的背景下,地方武士團從血緣性結合轉換成地緣性結合,甚至形成足以動搖其支配力的新農村共同體,產生極大的社會變動。各地武士利用中央權力的分裂,在各自的所領謀求私利,相互間並發生激烈戰鬥。
[室町幕府]
在南北朝長期間的動亂下,尊氏之孫足利義滿(1358~1408)次第將混亂的情形壓制下來,幕府終於迎接了久違的安定局面。義滿於一三九二年(明德三年),以和平統一的口號對南朝提出呼籲,實現南北朝合體的理想。成功地結束長達六十年間的內亂狀態。此外,由於戰亂而失去莊園,導致公家的經濟力與社會地位衰退,幕府乃乘機將公家的資源吸收過去。義滿接收了京都的市政權(★)與對諸國賦課的徵收權,確立幕府其本身成為統一全國的政權。義滿於一三七八年(永和四年)在京都的室町建造了一個豪華邸宅,稱為"花御所",並在此執行政務,因此足利幕府也被稱為室町幕府。
(★)京都乃全國的工商業中心,公家的政權所在地。幕府剝奪了京都的商業課稅權與支配權。
幕府的機構在義滿的時代幾乎整備完成。新政權賦予新設的管領極大的權限。管領統轄政所‧侍所等中央機構,而將軍對守護的命令,也必須透過管領傳達。在慣例上,管領的職務由足利氏一門的有力守護細川‧斯波‧山三氏擔任,稱為"三管領";侍所的長官稱為所司,由赤松‧一色‧山名‧京極四氏擔任,稱為"四職"。這些大名佔據幕府權力中樞的位置,負責重要政務的決定等幕府的營運工作。
幕府也致力於支持將軍權力的軍事力量之形成,因而集合足利氏的家臣與守護一族,以及有力的地方武士,編為直轄軍,稱為"奉公眾"。奉公眾平時在京都護衛將軍的安全,並且也扮演牽制負責管理"御料所"(*指散佈於諸分國的將軍直轄領)之守護動向的角色。義滿以強化幕府體制,企圖統制在動亂環境中日漸強大化的守護階層,藉此削減其勢力。
幕府的財政收入,除了御料所、有力守護的分擔金,還有來自地頭與御家人賦課金的補貼;對京都經營高利貸的土倉與高收入的酒屋業者課徵倉役、酒屋役;在交通要地設置關所,徵收關錢、津料;對有從事金融活動的京都五山禪院課稅;另外還有來自明‧日貿易的利益收入;國家有特別行事時,則透過守護向全國徵收"段錢",或臨時性的"棟別錢"。
幕府另外設置地方機構~鎌倉府與九州探題。尊氏非常重視曾為鎌倉幕府所在地~關東,以其子基氏(1340~1367)為鎌倉公方,負責鎌倉府的業務,支配關東八國,外加伊豆、甲斐,合計十國。其後,鎌倉公方由基氏的子孫世襲,而輔佐鎌倉公方的關東管領則由上衫氏一族世襲。鎌倉府的組織與幕府大致相同,但是由於權限過大,經常與幕府發生衝突,甚至反抗幕府。
[守護大名與國人一揆]
動亂促使地方武士的力量逐漸增強,為了統轄這些武士,守護在幕府體制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幕府為了支配地方而設置守護,以京都為中心的近畿地區及周邊諸國的守護由足利氏一門擔任,其餘的地區則由外樣守護的赤松、土岐諸氏負責。
幕府在動亂中,為了將地方武士組織起來,乃大幅擴大守護的權限。特別是半濟令,即徵收國內莊園與公領年貢的一半作為軍費調度,這個法令乃在守護的認同下發佈。守護利用這個法令壓迫國內的莊園與公領,再以所獲得利益分配給其他武士,使這些武士成為自己的配下。隨著守護勢力的增強,莊園、公領年貢的徵收,由守護承包的"守護請"乃變得盛行起來。此外,守護吸收各分國內國衙的機能,確立其對一國整體與地區性的支配權。因此,室町時代的守護為了與鎌倉時代的守護有所區別,另以"守護大名"一詞稱呼,以守護大名為主所建立的支配體制則稱為"守護領國制"。
然而,守護大名的領國支配權限,基本上是幕府所賦予的。那些被稱之為"國人"的地方武士自立性強,守護大名欲使這些武士家臣化,仍然有其困難性。守護大名勢力較弱的地區,經常由國人自主性地解決相互間的紛爭,甚至將下層農民組織成"一揆",稱為"國人一揆",以達到其支配目的。參加的全體成員必須遵守國人一揆內部的規範,而成員相互間則是對等關係,一揆的決定則採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執行。由於國人團結一致的結果,乃逐步建立起別具自主性的地域權力,經常反抗來自守護大名以上的支配力。
[倭寇與勘合貿易]
十四世紀後半至十五世紀,室町幕府的權力逐漸穩固,不只是日本,整個東亞情勢也發生了大轉變,形成新的國際關係。
此時,有一群以日本人為中心,被稱為倭寇的海賊集團不斷肆虐朝鮮半島與中國大陸沿岸。倭寇的主要根據地在岐、馬、肥前松浦地方,其規模從兩、三艘乃至數百艘有組織化的船隊不一。倭寇俘虜朝鮮半島沿岸的百姓,並任意略奪大豆、米穀等糧食。高麗為了倭寇肆虐而感到百般困擾,雖曾派遣使者前往日本,要求禁制倭寇橫行,但由於日本正處於內戰當中,因此屢屢無功而返。
在中國,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太祖洪武帝)排除元朝政權的支配,建立了漢族的大明王朝(1368~1644)。元寇事件之後,元朝與日本之間依舊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只有民間層次的商船往來。明朝為了恢復傳統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乃呼籲近鄰諸國與明交通。明朝也對日本要求通交與禁止倭寇在中國沿岸一帶活動。完成國內統一的足利義滿乃積極對此表現善意回應,一四O一年(應永八年),派遣使者至明,拓展對明外交。但是,在這種以明為中心的國際秩序下進行明‧日貿易,則必須採行日本國王對明朝皇帝行朝貢禮,並獲取恩賜的從屬形式不可。
遣明船有義務攜帶明朝政府發行的證明文件"勘合"出航,因此後人或以"勘合貿易"稱呼明‧日貿易。勘合貿易在四代將軍足利義持(1386~1428)時,因反對朝貢形式而中斷一時。然而,在六代將軍足利義教(1394~1441)時代,又重新開啟。這種朝貢形式的貿易,無論是滯留費、搬運費,皆由明朝方面負擔,因此對日方而言獲利極大。特別是勘合貿易所帶來大量的銅錢,對日本國內貨幣的流通有很大的影響。到了十五世紀後半,隨著幕府勢力的衰退,貿易的實權逐漸轉移至與商人相結的細川氏、以及與博多商人相結的大內氏手中。二者間曾於一五二三年(大永三年)在寧波因隙而起了衝突,史稱"寧波之亂"。相互鬥爭的結果,大內氏獲勝,從此獨占了對明貿易的權利。然而,十六世紀中葉隨著大內氏的滅亡,勘合貿易也隨之斷絕。於是,倭寇的活動再度活潑化起來,這種情形直至豐臣秀吉下禁令以前,仍不斷持續著。
在朝鮮半島上,一三九二年,由於擊退倭寇而聲名大噪的武將李成桂推翻高麗政權,建立了李氏朝鮮(1392~1910)。朝鮮繼續對日本要求通交與禁制倭寇活動,足利義滿與其配合,因而打開兩國間的邦交關係。日朝貿易與對明貿易不同,不只是幕府,守護大名、豪族、商人等皆熱中參與其間。因此朝鮮方面乃透過對馬島的宗氏,制定與通交相關的制度,統制貿易。其後,日朝貿易曾因應永外寇而中斷一時,然而,仍持續至十六世紀。來自朝鮮的主要的輸入品為紡織品,特別是木棉。由於當時日本國內仍無法自行生產,但需求量卻不小,因此木棉乃大量被輸入日本,進而對日本人的生活型態帶來很大的影響。日朝貿易在一五一O年(永正七年),則因三浦之亂而次第衰退。
另一方面,南方的琉球此時分為北山、中山與南山等三地方(稱為三山),互爭政治勢力。一四二九年(永享元年)尚巴志統一全島,建立了琉球王國。琉球與日本、明朝分別締結邦交,並積極從事海外貿易。琉球船不只到明朝、日本、朝鮮,更遠至南方的爪哇、印尼半島,不僅擴展其活動範圍,更以轉口貿易而活躍於東南亞諸國之間。琉球的首府那霸成為極重要的交易市場,並促進琉球王國的經濟繁榮。
[ Last edited by 織田信長 on 9-1-2005 at 03:59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戰國大名的登場》
[戰國大名]
從應仁之亂以後,開始一連串戰國時代的爭亂,地方上有勢者的勢力逐漸抬頭。十六世紀前半,以細川氏為中心,為了爭奪以京都為中心之近畿地方及其周邊、以及室町幕府的主導權,內部的權力鬥爭不斷。另一方面,在地方上誕生了一些以實力建立自己的領國(又稱分國),獨自進行支配的新興地方勢力,即所謂的戰國大名。
關東地區在應仁之亂以前,古河公方(足利成氏,足利持氏之子)與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將軍義政之弟)已經分裂;關東管領上杉氏也與山內‧扇谷等兩上杉家分裂,在國人亦受牽扯的情況下,兩派鬥爭激烈。十五世紀末,來自京都的牢人北條早雲(伊勢宗瑞)滅掉堀越公方,奪取伊豆,接著進出相模。其子氏綱‧孫氏康的時期,後北條氏已經成為支配關東地區大半的大名。
在中部地方,曾經擔任越後守護上杉氏的守護代長尾氏,於十六世紀中業離開景虎,繼承關東管領上杉氏而以上杉謙信之名,經常與甲斐往信濃擴張領國的武田信玄(晴信)交戰。此一時期,駿河‧遠江地方的今川氏、越前地方的朝倉氏、尾張地區的織田氏等各處豪強林立。在中國地方,以強勢守護大名著稱的大內氏,於十六世紀中葉奪取重臣陶晴賢的領國,而安芸地方國人出身的毛利元就又取而代之,經常與山陰地方的的尼子氏發生激烈戰鬥。其他還有四國地方的長宗我部氏,九州地方的大友‧龍造寺‧島津等諸氏,東北地方的伊達氏等,各地的有力大名形成獨立的分國,不斷地相互鬥爭。這些有力大名除了島津‧大友‧今川‧武田諸氏之外,幾乎都是出身於守護代或是國人。過去的傳統威權已經無法適用於戰國時代,戰國大名必須獲取家臣與領國百姓的支持,並且強烈地被要求,必須具備軍事指揮與領主支配的雙重能力。
戰國大名在新臣服的國人與盤據各地的地侍擁護下,軍事戰鬥力不斷地成長茁壯。大名以保障國人與地侍的地位為名,將他們的收入在"貫高"基準之下統一換算成錢,分攤一定的軍役。即所謂的"貫高制",確立了戰國大名軍事制度的基礎。大名將新進多數的地侍組成家臣團,在有力家臣領導下(寄親‧寄子制),配備鐵砲與長槍等新式武器,而得以進行集團戰。
[戰國大名的分國支配]
戰國大名必須促使從連續戰鬥中所獲取的領國安定,才能保障其支配者地位。因此,征戰之外,大名也致力於建構富國強兵的新體制。大名為了統制家臣團與支配領國,不斷地提出新的政策,並制定一套領國支配的基本法,稱為"分國法"(或稱"家法")。
在這些法典當中,除了承繼幕府法‧守護法之外,也吸收國人一揆的法條,而具備了集中世法之大成的特質。其中,如"喧嘩兩成敗法"等具備新權力,表現出戰國大名性格的法規,則隨處可見。
戰國大名對於新的征服地進行檢地工作,利用檢地從制度上否定莊園制的基礎。農民所耕作的土地與年貢量皆登記於大名名下,以強化大名對農民直接支配的政策方針。
仰賴強大軍事力的戰國大名對於武器等物資的生產與調度,具有高度的需求性。因此,大名將領國內分散的工商業者重新編組,將有力的工商業者安排在其統制之下。為了建立一套集合工商業力量體制的大名,不僅從事城池與城下町的建設,更開發礦山,進行河川整治與灌溉事業。
戰國大名為了發展以城下町為中心統一的領國經濟圈,乃重整國內的宿驛與傳馬等交通制度,廢止關所,開設市場,致力於商業交易的圓滑化。主要的家臣與工商業者皆聚居於城下,並逐漸形成以領國政治‧經濟‧文化為中心的城下町。
[城市的發展與町眾]
戰國時代由於農村手工業的發達與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村市場與町不斷地形成。除了大寺院,新建的地方中小寺院的門前町也繁榮起來。特別是淨土真宗勢力強大的地區,以寺院與道場為中心所建設的寺內町,從事商工業者的信眾則聚居於此。
這些新設的市場與町在商業自由交易的原則下,多數是不設市座的樂市。戰國大名提出樂市令用以保障樂市的部分特權,為了促使領國的商品更加流通,甚至加開新的樂市。
連繫地方的城下町與中央京都的遠隔地間之交易極其活潑,港町與宿場町亦相當繁榮,有不少因而發展為大的城市。在這些城市裡,富裕的工商業者組成自治組織,營運市政,恢復商業城市原來的型態,建設成平和、自由的都市。以明‧日貿易的根據地而繁盛的堺與博多、攝津的平野、伊勢的桑名與大湊等,皆為具有代表性的自由城市。堺的三十六人會合眾、博多的十二人年行司,皆以豪商合議的方式經營市政業務,極富都市自治的性格。
另一方面,有如京都這樣的傳統政治都市,町眾(富裕的工商業者)在經濟的後盾下,自立的傾向強烈。町眾為了加強町內的團結,乃組成町組的自治組織,在月行司(町眾的代表)領導下,進行營運。
應仁之亂以後,被戰火燒毀的京都,在町眾協力下再度復興起來。祇園祭也是透過町眾之手而再興,成為町眾的祭典。御草加子與小歌等民眾文化,廣為町眾所好,而極其流行。
[文化的地方化]
應仁之亂以後,京都荒蕪,原本住在京都的公家等知識階層皆投靠於地方大名,而分散到全國各地;這些地方的武士也因為嚮往中央的文化,而極盡其能地迎合攏絡。其中,以對明貿易發跡的大內氏,其所在的城下町山口,聚集了許多的文化人在此講授儒學與和歌,並出版各種書籍。一些新興大名皆視儒學為從政者所必須修習的學問,受其政治思想的影響不小。肥後的菊池氏以及薩摩的島津氏皆邀請桂庵玄樹講授儒學,刊行朱子的『大學章句』,並發展出薩南學派;與橫川景三、萬里集九等人齊名的戰國時代五山(★)高僧南村梅軒,則在土佐(南海道的一國,今高知縣)講授朱子學,而成為"南學"之祖。
(★)五山乃中世時代官寺制度中所定禪宗寺院的格式,仿效自中國南宋的官寺制度,最高的五所禪寺之住持由政府選派。日本的五山之排列從一二五三年開始,不斷地有所變動。一三八六年(日本元中三年)時,以鎌倉的建長寺‧圓覺寺‧壽福寺‧淨智寺‧淨妙寺與京都的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等分別為鎌倉五山與京都五山,一般稱為五山十寺。
在這種對中央的文化受容情況下,逐步奠定了日本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礎。關東地區在十五世紀中期,關東管領上衫憲實再興足利學校,並收集許多的書籍,來自全國各地的禪僧、武士皆聚集於此以接受高等教育。
一般的地方武士間,也熱衷於教育活動。當時,武士的子弟有寄宿於寺院,接受教育的習慣,而『庭訓往來』(★)與『貞永式目』等為必備的教科書。戰國時代,歐洲的傳教士熱心於基督教的宣傳,他們一致認為日本人信徒之所以對教義能夠迅速理解,應該歸功於高度的教育水準。
(★)『庭訓往來』成立於室町初期,作者不詳。內容收錄二十五封書狀範例,網羅武士、庶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長時期被當成初級教科書使用。
都市裡的有力工商業者,為了職業上閱讀、書寫、計算的需要,奈良的商人之間普遍使用刊行詞曲『節用集』,作為辭典般的參考依據。村落的指導階層間為了村落的營運,進而凸顯出閱讀、書寫、計算的必要性,於是農村也逐漸被文字的世界所滲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郭的構築分類
【山城】
日本南北朝亂爭期,以山岳寺廟為基礎發展而成的山岳城郭,作為游擊戰據點充分的發揮了威力。
早先築在平地的地頭館(藩主家臣據城)、國人領主館(藩主據城),也因客觀條件之需要,越來越多改築在倚恃天險之地。室町時代時,100~200m級的山城作為守護(統轄地方官名)之居城已是司空見慣之事;甚至發展到戰國時代,山城的規模是越蓋越大,當作諸侯們本城、支城者更是所在多有。
【平山城】
戰國大名(諸侯、封建藩主)統一領國後,家臣團與工商業者的安頓、人口與經濟發展的需要,使得山上的要塞顯得機能不足,於是就開始尋求地勢低緩廣大的平野丘陵,好容納更多的人口與經濟活動;這種與城下町緊密結合的訴求,在當時蔚為主流,而近世城郭亦以平山城居多。
【平城】
戰國末期到江戶初期,隨著各大名領地的擴大,作為支配中心的城堡與城下町的建設重點,便以強化政治、軍事、經濟等機能與效率為主,於是廣闊的平地成為建城的主要選擇(豐臣秀吉的大土反城便是典型的例子)。此外,築造大規模的石垣和土屏以強化防衛力也是平城的特徵之一。近世城郭除了平山城外,平城也是主流之一。
鳥羽山城
該城在分類上屬山城, 其利用天險層層建築的形勢, 一目了然.
[ Last edited by 織田信長 on 9-1-2005 at 04:33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郭之曲輪
【曲輪】
這是為了對應各種功用和機能而在城內劃分的小區域,也稱郭、廓。
【本丸】
城中心的曲輪,戰爭時司令部設置處。在近世城郭中,往往包含了城主的居館、作為政廳的御殿,以及天守閣。
【二之丸】
直接守備本丸的曲輪,常作為城主居館、武器˙兵糧倉庫所在。二之丸以內的範圍通稱內城。
【三之丸】
間接守備本丸,直接守備二之丸的曲輪,又稱中曲輪、外曲輪。近世城郭中,往往在此配置家臣宿舍以及馬場。
【其他曲輪】
因應本丸規模、宮殿化、戰時司令部˙守城戰最後據點所構築的小曲輪。像是稱為「詰之丸」、「詰之城」的「天守曲輪」;城內稱為「西之丸」、「北之丸」、「東之丸」的獨立式曲輪;專為茶湯風雅而設的「山里曲輪」(山里丸);甚至專為儲備用水的「水之手曲輪」(井戶曲輪)等等,都是城內不可或缺的設施。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大阪城 (大阪府)
- 別名 : 錦城 ˙ 金城
- 城之種類 : 平城
- 築城者 : 豐臣秀吉
- 築城年 : 天正十一年 (1583)
- 重要文化財 : 大手門˙多聞櫓˙千貫櫓等13棟
(上圖是其天守閣)
[ Last edited by 織田信長 on 9-1-2005 at 04:45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犬山城 (愛知縣)
- 別名 : 白帝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織田信康
- 築城年 : 天文六年 (1537)
- 國寶 : 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弘前城 (青森縣)
- 別名 : 鷹岡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津輕信牧(10萬石)
- 築城年 : 慶長十六年 (1611)
- 重要文化財 : 天守閣˙櫓3棟˙ 門5棟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名古屋城 (愛知縣)
- 別名 : 逢左城˙揚柳城
- 城之種類 : 平城
- 築城者 : 德川家康
- 築城年 : 慶長十七年 (1612)
- 重要文化財 : 西北˙西南˙東南之各櫓,
表二之門˙舊二之丸東二之門
˙障壁畫(襖繪)˙天井板繪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松山城 (愛媛縣)
- 別名 : 勝山城˙ 金龜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加藤嘉明(20萬石)
- 築城年 : 慶長七年 (1602)
- 重要文化財 : 天守閣˙乾櫓˙野原櫓等7棟門(土屏)14棟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松本城 (長野縣)
- 別名 : 深志城
- 城之種類 : 平城
- 築城者 : 石川數正(10萬石)˙康長(8萬石)
- 築城年 : 文祿三年--慶長初
- 國寶 : 天守閣˙ 乾小天守˙渡櫓˙ 辰巳櫓˙ 月見櫓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若松城 (福島縣)
- 別名 : 鶴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蘆名直盛
- 築城年 : 至德元年 (1384)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姬路城 (兵庫縣)˙ 世界文化遺產
- 別名 : 白鷺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池田輝政(52萬石)
- 築城年 : 慶長六年 (1601)
- 國寶 : 天守閣, 西˙乾˙東˙各小天守閣等8棟
- 重要文化財 : 櫓27棟˙ 門15棟˙ (土屏)約1000m
(上圖是其天守閣群)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2005 04: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熊本城 (熊本縣)
- 別名 : 銀杏城
- 城之種類 : 平山城
- 築城者 : 加藤清正(52萬石)
- 築城年 : 慶長十二年 (1607)
- 重要文化財 : 宇土櫓等11棟˙門1棟˙ (土屏)
(上圖是其天守閣)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5 0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非常丰富的资料,楼主的用心值得一赞!!!
想知道的是:战国时代的日本,使用的是汉字吗?
平/片假名出现了吗?而说的话呢又是什么音?和音?吴音?? |
|
|
|
|
|
|
|
发表于 5-6-2015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长大人,我也是战国爱好者,但是看了您的文章,我自叹不如。有待向您多多学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