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50|回复: 3

谨防保险三大忽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8-3-2011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谨防保险三大忽

 近期,记者接到不少市民投诉,反映他们在购买保险时遭遇到了不公平待遇。本报记者选取了三个事例,总结出保险欺诈忽悠保户的常用三大招,提醒广大市民注意。

 第一招
偷梁换柱

市民王女士今年1015日去北行附近某银行网点办存款,工作人员让王女士填写了各种表格,但是数天后拿到手,一看是份保险合同。"开始说是理财产品,拿到手成了保险合同,银行这不是忽悠人吗?"王女士抱怨说。


点评:
  目前许多保险产品通过银行柜台代销,个别工作人员为了业绩提成,不惜偷换概念,误导储户,在推销保险时,过于宣传收益,而不是全面提示产品特
性。1万元存银行当年可以获得518元利息,的确比银行存款收益高,但是第二年并不是继续可以获得518元收益,而是续交的保费1万元给518元保费。如
此简单计算,交5万元保费5年可以获得大约2590元保证收益(不含分红),而银行存款收益约6800元左右,保险收益并不占优势。
第二招
延期敷衍
  许多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中都有犹豫期的规定,一般犹豫期为10天,10天内投保人随时可以反悔撤销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将退还投保人缴纳的所有保费。这样对于客户来说是一种保护。
  市民黄女士就吃了这个亏。去年9月份,她在太原街附近一家银行办教育储蓄的时候,结果被工作人员推荐买了1万元保险。等20多天后拿到保险合同时已经过了犹豫期,工作人员说,合同已生效,想退保要扣3000元。"这份合同交费期长达10年,每年交1万元,我根本不想办,找保险公司交涉,一直拖着不处理,敷衍了我一年多。"黄女士气愤地说。
  点评:
  目前保险公司有100%回访机制,保户发现问题可以及时投诉。

 第三招
口头馅饼
  今年2月份,葛先生在横街附近一家银行取款时,工作人员说有一款投连险保底年收益7%左右,最高收益可达40%,葛先生投资4万元买了投连险,结果目前亏损1万多元。
  随后他质问银行工作人员,为什么不能保证收益?对方不承认说过这话,只说一切以合同为准。葛先生查遍合同,里面的确没有保证年收益7%的字眼。这时,他才明白自己被口头馅饼蒙了。
  点评:
  空口无凭,有合同为证。市民投资任何理财产品都要仔细阅读合同规定,轻信口头承诺容易产生纠纷。即使向保监部门投诉或打官司,也难有胜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3-2011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怕看见保险推销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11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adelinewcm


    我也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3-2011 1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些少數的"人渣"直接就害了那些認真在保險界以真材實料拼斗的代理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10-2025 02:32 AM , Processed in 0.08992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