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firefern 于 15-3-2011 06:15 PM 编辑
那你觉得这样的共同点是否都属正面性?而所谓宽恕者有利的外在条件基础又是什么?最后所衍生的效应究竟在于所谓“宽恕者”个人还是社会广泛价值?
426红棍 发表于 15-3-2011 03:52 PM
1) 那你觉得这样的共同点是否都属正面性? ~ 真心的宽恕=正面; 虚假的宽恕=负面.
2)所谓宽恕者有利的外在条件基础又是什么?(这里是指” 虚假的宽恕” 而已) ~在僵持不下的情况霸占先机, 催眠原来的敌对者(被假意宽恕的)和中立者, 使之改变立场并支持宽恕者.
一般上,中立者较可能被催眠, 敌对者较难, 但是催眠敌对者不成也可以达到精神打击的作用.
如果敌对者产生愤怒或自卑等反应或会自乱方寸.
这些都是有利于” 虚假的宽恕” 者的外在条件(先机,大众支持, 打击敌对者).
3) 最后所衍生的效应究竟在于所谓“宽恕者”个人还是社会广泛价值?(这里是指” 虚假的宽恕” 而已) ~衍生优越感--->负面效应在所谓“宽恕者” 个人的人格和价值观. ~和制造" 宽恕者是对的" 的假象 ----> 如果达到原定目的, 正面效应在所谓“宽恕者” 的外在/目标条件. ~对社会广泛价值的效应--->好坏难料, 社会可能模仿/反感/麻木不仁/被愚弄等等.
断视”虚假的宽恕” 者对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 (领袖/小贩/ 国家英雄……),
和社会大众的思维和品德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