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无聊没事做

一个让大家深思的短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3-2011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3-3-2011 12:26 PM 编辑

你想想你归依佛法,学佛,发菩提愿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佛,还是那化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3-2011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聊没事做
华严经,楞严经都说女人,恶人,二乘,一阐提, 不能成佛
但法华经说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在法华经中就有龙女成佛,堤婆达多受记,二乘第子受记,等
你说说看哪一部经比较高,比较究竟?樓# 38
清池 发表于 1-3-2011 04:14 PM

您好


對於您說的【华严经,楞严经都说女人,恶人,二乘,一阐提, 不能成佛】這句,能否請您提供華嚴經及楞嚴經中說女人、惡人、二乘,一闡提不能成佛的經句以讓大家參考?備註:為了節省大家讀閱的時間,您還是直接提供相關經句。謝謝。


回复 48# 无聊没事做

    也就是说,前面佛陀前面没有说他的佛法?。。。。。到了法华经才说真正的佛法?




法华经开经之无量义经:“善男子!我先菩提道场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显真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樓# 51


回复 57# peggy_str
【四十余年未显真实】在指的是什么?法华经?

自从他在古印度端坐六年菩提树下成佛已来,因为方知众生的心智,所以可以巧用多种方便权益的方法去教导佛法和度人,但在这还没开讲法华经之前的四十年来,他还没有说出他出世本怀的真正教义,所以之前四十余年来的教义,不能让众生第子们如他一样的成佛。佛最后说《法华经》与《涅槃经》。
樓 #58


清池 发表于 1-3-2011 04:31 PM

據個人的了解,這段經文似乎在講述能讓菩薩摩訶薩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無量義法門:無量義經說法品第二
在同一品中,世尊也有說:【“善男子,是故初说、中说、今说,文辞是一而义差异。义异故,众收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

經文中的【文辭是一而義差異】指的是【“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辩演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

經中提到佛陀說的法:【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由始至終都沒有改變,只是聽法對象的差異【“善男子,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中于处处演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支佛人,而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或住声闻。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云,演说菩萨历劫修行,而百千比丘,万亿天人,无得量得须陀洹、得斯陀含、得安那含、得阿罗汉,住屁支佛因缘法中。”】, 而出現了所謂的【义异故,众收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的現象。

因此,【“善男子,以是义故,故知说同而义别异,义异故众生解义;解义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说法至于今日,演说大乘无量义经,未曾不说苦空无常无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来不然;今亦不灭一切一切无相;法相法性不来不去,而众生四相所迁。”】,所以您提供的【四十餘年未顯真實】那段經文似乎解說不了無聊沒事做網友及peggy_str網友的提問:到了法華經才說正在的佛法【四十余年未显真实】在指的是什么?法华经?

因该说,其他的诸佛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心和口中而生, 因为世尊成佛后,就能显出圆满具足的三佛身

所以你皈依什么呢?皈依自己的/如来藏/佛性/自性心-
在你心识中的如来藏/佛性里,就有具足三身,不用心外求法/佛: 本来就有具足清净的法身佛、有圆满的报身佛,和有千百亿万的应化身佛



樓 # 138
清池 发表于 3-3-2011 09:56 AM

關於您說的 【其他的诸佛是由释迦牟尼佛的心和口中而生, 因为世尊成佛后,就能显出圆满具足的三佛身】,個人發現以下經文是否與您提出的觀點不一致:

佛說阿彌陀經中記載:【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吉祥:- 從時間角度來看,如果個人沒理解錯誤阿彌陀佛成佛比釋迦牟尼佛還早。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圓滿成就第九 中 記載:
【佛告阿難:法藏比丘,修菩薩行,積功累德,無量無邊。於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語言分別之所能知。所發誓願圓滿成就,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阿難聞佛所說,白世尊言:法藏菩薩成菩提者,為是過去佛耶?未來佛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世尊告言:彼佛如來,來無所來,去無所去。無生無滅,非過現未來。但以酬願度生,現在西方,去閻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剎,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藏成佛號阿彌陀。成佛以來,於今十劫。今現在說法。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吉祥:- 從時間角度來看,如果個人沒理解錯誤阿彌陀佛成佛比釋迦牟尼佛還早。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 香積佛品第十
【於是香積如來以眾香缽盛滿香飯,與化菩薩。時彼九百萬菩薩俱發聲言:「我欲詣娑婆世界供養釋迦牟尼佛,并欲見維摩詰等諸菩薩眾。」】
吉祥:-香積如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一事似乎在描述香積如來與釋迦牟尼佛的關係;香積如來並非釋迦牟尼佛口和心中所生?

妙法蓮華經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爾時龍女有一寶珠。價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龍女謂智積菩薩尊者舍利弗言。我獻寶珠世尊納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復速於此。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寶蓮華成等正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
吉祥:-龍女成佛之事中,也沒提及成佛前或後的龍女是釋迦牟尼佛口或心所生。


謝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3-2011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想你归依佛法,学佛,发菩提愿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佛,还是那化城?
清池 发表于 3-3-2011 12:24 PM

有人說阿羅漢等同八地菩薩。以大乘觀點,發了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薩,請問阿羅漢發了菩提心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3-2011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佛陀的慈悲,用他的巧智慧的方便法引导你回归你去开发你自己的/如来藏/佛性/自性心

心外求法不能成佛 ...
清池 发表于 3-3-2011 11:55 AM



    那么你是说。。。。释迦牟尼佛篇一个佛的名字。。。让大家更加容易相信佛陀的法。。。。然后通过其他佛的名字,认为自己是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3-2011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想想你归依佛法,学佛,发菩提愿的最终目标是要成佛,还是那化城?
清池 发表于 3-3-2011 12:24 PM



    皈依佛法,是为了成佛??? 皈依佛法不是认同佛法马?发菩提愿不是为了度人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3-2011 05: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3# Dharani


    有人說阿羅漢等同八地菩薩。以大乘觀點,發了菩提心就是初地菩薩,請問阿羅漢發了菩提心未?

严格来说,发菩提心在大乘是个专门术语,就是发菩萨大愿,要舍去小乘/声闻的灰身灭智的目标,所以若阿罗汉发菩提心,就成了菩薩,不再是小乘/部派定义的阿罗汉了。  

还有一种广义说的阿罗汉就是指佛教圣人(不分大小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3-2011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4-3-2011 06:18 PM 编辑

回复 145# 无聊没事做


    皈依佛法,是为了成佛??? 皈依佛法不是认同佛法马?发菩提愿不是为了度人吗??


大乘中,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又称四弘誓、四弘愿行、四弘行愿、四弘愿。略称四弘,或称总愿。

诸经论述及四弘誓愿者,所说颇有异同,这四句:
1。 众生无边誓愿度,
2。 烦恼无尽誓愿断,
3。 法门无量誓愿学,
4。 佛道无上誓愿成’

在佛法中讲的很清楚, 没有起菩提心去发菩萨愿,去行菩萨道,就不能成佛
第一句是发愿要度人,要发大悲心去度无边众生,也就是说要舍离灰身灭智的声闻目标
第四句的就是发大菩提愿要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3-2011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3-2011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无聊没事做




大乘中,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誓愿。又称四弘誓、四弘愿行、四弘行愿 ...
清池 发表于 3-3-2011 05:16 PM



    那么要如何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1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他 diam diam 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1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作多情的 白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叫他 diam diam 啦~
槟城宅男 发表于 13-3-2011 03:26 PM



    誰啊diamdiamond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作多情的 白痴
槟城宅男 发表于 13-3-2011 03:28 PM



    誰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8-2025 06:43 PM , Processed in 0.10998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