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70|回复: 9

圣诞节出生的伟人---艾萨克·牛顿 (转自维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5-12-2010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26-12-2010 12:03 PM 编辑

  
46岁的艾萨克·牛顿爵士
戈弗雷·内勒作于1689年

出生1643年1月4日
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
英格兰林肯郡埃尔斯索普村
逝世
1727年3月31日 (84歲)
旧历:1727年3月20日
英格兰伦敦肯辛顿
居住地英格兰
民族 英格兰
研究領域神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研究机构剑桥大学、皇家学会
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著名成就牛顿力学
万有引力
微分学和积分学
经典光学


艾萨克·牛顿爵士,FRS(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英語發音[ˈaɪzək ˈnjuːtṇ])[ 儒略曆:1642年12月25日-1727年3月20日]是一位英格兰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裡,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

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的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

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微积分额外信息请看这里

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在被调查的皇家学会院士和网民投票中,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1643-0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25-12-2010 04:04 PM 编辑

宗教观点

虽然运动定律与万有引力是牛顿最著名的发现,他却反对用它们来将宇宙解释为一部纯粹的机器,譬如一座大钟。他说:“引力解释了行星的运动,但却不能解释谁让行星运动起来的。上帝统治万物,知晓所有做过和能做的事。”


尽管拥有科学上的名望,牛顿在《圣经》与早期教会父老上的研究也是值得注意的。牛顿写作了一些圣经批判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两处著名圣经讹误的历史变迁》。牛顿还摆放了一座与传说日期公元33年4月3日相符的耶稣·基督受难像。他亦尝试,但未成功地,去寻找《圣经》中隐藏的消息(参看圣经密码)。


牛顿可能拒绝了教会的三位一体教义。在少数的观点裡,T·C·普菲岑迈尔(T.C. Pfizenmaier)认为他更像是持有东方东正教三位一体观,而不是西方天主教、圣公会和大部分新教的观点。在他的时代裡,牛顿(與不少活躍於皇家学会和查理二世宮廷的人士一樣)被指是玫瑰十字会的会员。


在他的一生中,牛顿写作了比自然科学更多的在宗教学著述。他相信一个理性的主观世界(immanent world),但他却拒绝莱布尼茨和巴鲁赫·斯宾诺莎深信的万物有生论。因此,有序且动态的(ordered and dynamically informed)宇宙可以被理解,而且必须以主动的理性(active reason)去理解,但是这个完美且注定中的宇宙,必须有规律地运行。



牛顿在宗教思想上的影响
“牛顿”,威廉·布莱克作;这裡,牛顿被描绘为一位“神学几何学者”。

牛顿与罗伯特·波义耳的机械论学说被理性主义作者提升成了泛神论和狂热论的一个可行替代选项,并为东正教传教士与宗教自由主义(Latitudinarian)一类的异见传教士有保留地接受了。这样,科学的清晰簡潔,使得无论是在迷信者还是无神论者中,均无人可以企及,亦无人可以驳斥之。而与之同时,英国自然神论者的第二波浪潮使用了牛顿的发现来论证“自然宗教”的可能性。


波义耳的机械论宇宙观给出了不利于启蒙时代前的“魔法思想”和基督教神秘元素存在基础的抨击。牛顿通过数学证明的方式完善了波义耳的思想,并且,也许更重要的一点是,它们的普及也是非常成功的。打比方说,如果原来的世界是干涉主义的上帝所统治之世界的话,那么牛顿就将它变成了用理性及普遍原理进行设计的上帝所创造之世界。这些原理让每个人都能去获取知识,让每个人都能在此生此世积极地追求自身目标,并让每个人都能用自身的理性力量来完善自我。


牛顿把上帝视作造物的大师,认为在面对着所有生物之宏伟时,祂的存在不容否认。但他的上帝观产生了无法预见的神学结果,如同莱布尼茨指出的那样,上帝现在已经完全地从世界事务中隐退了:对干涉的需要只会证明上帝作品中的一些瑕疵,而这对一个完美且全能的造物主来说是不可能的事。莱布尼茨的神正论(theodicy)将上帝与参与祂的创造物的行为中分离开,从而消除了上帝在“罪恶问题”中承担的责任。于是,对世界的理解便降低到了个体原因的水平,而人类,如同奥多·马夸德(Odo Marquard)所认识的那样,应为修正和消灭罪恶承担责任。


从另一方面说,宗教自由主义和牛顿学说的思想对千禧年主义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千禧年主义是一个相信机械论宇宙观的宗教派别,但其在实际上与狂热论和神秘论如出一辙。启蒙运动为了消灭它而与之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世界末日的观点


在1704年的一本手稿中,牛顿描述了他试图从《圣经》中提取出科学的信息,据他估计,世界将不会在2060年前终结。在预言中他说道:“我提到的这点并没有断言终结的时间,而是为那些频繁预测终结时间的空想者们轻率的臆说画上句号,每当他们的预言失败时,便给神圣的预言带来了耻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25-12-2010 04:05 PM 编辑

牛顿与伪币

作为皇家铸币厂的主管官员,牛顿估计大约有20%的硬币是伪造的。伪造货币在英国是大逆罪,会被处以车裂的极刑。尽管这样,为那些恶名昭著的罪犯定罪是异常困难的;不过,事实证明牛顿胜任这项任务。


他通过掩饰自己的身份而搜集了许多证据,并公之于酒吧和客栈裡。英国的法律保留了古老且麻烦的习惯,以给起诉设置必要的障碍,并将政府部门从司法中分离开来。牛顿为此当上了太平绅士,并在1698年6月到到1699年圣诞节间引导了对200名证人、告密者和嫌疑犯的交叉讯问。牛顿最后得以胜诉,并在1699年2月执行了10名罪犯的死刑。


也许牛顿最伟大的胜利是以国王法律代理人的身份与威廉·查洛纳(William Chaloner)对质。查洛纳密谋策动一起假的天主教阴谋活动,然后检举那些不幸被他诱骗来的共谋者。在向国会的请愿中,查洛纳控告铸币厂有偿地将工具提供给了造伪币者,并请求国会允许他检查铸币厂的生产过程以证明他的控告。他还请求国会采纳他所谓的“无法伪造的造币过程”,以及同时打击假币的计划。牛顿被激怒了,并开始着手调查,以查出查洛纳做过的其他事。在调查中,牛顿发现查洛纳参与了伪币制造。他立即起诉了查洛纳,但查洛纳先生在高层有一些朋友,因此他被无罪释放了,这让牛顿感到不满。在第二次起诉中,牛顿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并成功地使查洛纳被判处大逆罪。1699年3月23日,查洛纳在泰伯恩行刑场被车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25-12-2010 04:06 PM 编辑

牛顿的苹果

被称为牛顿苹果树后代的一颗苹果树,发现于剑桥大学的植物种植园。


牛顿视苹果落地

沉思裡的惊鸿一现
道来:我不愿耗费心思向世人解释
无论以何种先贤之信条抑或计算之结果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乃“重力”所致之普遍现象
此亦凡人所能理解之境
自亚当,自苹果之墮[34]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发后,阐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落的苹果正好砸中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地明白了引力。约翰·康杜特(John Conduitt),牛顿在皇家造币厂时的助理及牛顿外甥女的丈夫,在他有关牛顿生活的著述中提到了这件事:

1666年,他再次离开了剑桥大学,回到了住在林肯郡的母亲身边。当他在一座花园中沉思散步时,他突然想到重力(它的作用让一颗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不会仅局限于地球周围的有限距离裡,而会延伸到比平常认为的更远的地方。他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不和月亮一样高呢——如果这样,一定会对她的运动产生影响——也许可以让她保持在她的轨道上,于是他开始计算那样的假设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问题不在于引力是否存在,而在于它是否能从地球延伸到如此远,还能够成为保持月球在轨道运行的力。牛顿发现,如果让该力随距离的平方反比而减少,所计算出的月球轨道周期能与真实情况非常好地吻合。他猜想同样的力也导致了其他的轨道运动,并因此将之命名为“万有引力”。
同時代的作家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牧師在他的《艾薩克·牛頓爵士生平回憶錄》(Memoirs of Sir Isaac Newton's Life)中记录了1726年4月15日他在肯辛顿与牛顿的一次谈话,在该次谈话中,牛顿回忆了“从前,引力的概念进入了他的脑海。在他正在沉思时,苹果的下落引起了他的思考。为什么苹果总会垂直地落在地上,他心中想到。为什么就不能走侧面或者向上升,却永远地朝向地球的中心。”[37]相似的说法还出现在伏尔泰的著述《Essay on Epic Poetry》(1727)中:“艾萨克·牛顿爵士在他的花园里散步,首次想到了他的引力体系,接着便看见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
这些描述都可能夸大了牛顿本人自己叙述的在家(埃尔斯索普庄园)裡靠窗坐着时,看见苹果从树上掉落的故事。
许多棵树都被称作是牛顿所描述的“那”棵苹果树。牛頓的母校国王中学表示當年该树是这所学校买来的,在一些年后被连根拔起运到了校长的花园中。而当今拥有埃尔斯索普庄园所有权的国民信托的职员则认为在他们花园中的那棵树正是牛顿所描述的那棵。原来那棵树的一棵后代现在还能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大门外看见,它位于牛顿当年居住并从事研究的屋子下面。
1983年,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播出了一集关于牛顿的苹果的电视教育节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尽善尽美 于 25-12-2010 04:14 PM 编辑

名言




法国数学家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常常说牛顿是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天才,他还曾经评价牛顿是“最幸运的人,因为我们无法再找到另一个世界系统来确立。”英格兰诗人亚历山大·蒲柏被牛顿的造诣所感动,写下了这一著名的诗句:
自然和自然律隐没在黑暗中;

神说,让牛顿去吧!万物遂成光明。

有观点认为牛顿本人对他自己的成就非常谦逊,1676年,在他写给罗伯特·胡克的一封信中出现了一句名言: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但历史学家们通常认为,上述的这句名言其实是牛顿对身材矮小且驼背的胡克的攻击,而不含有——或除此外不含有——谦逊的意味:当时两人正处在一场关于谁发现了光学的争论中。后一个解释也符合他其他的有争议发现——譬如上文中提到的谁发现了微积分学的讨论。而在后来的一篇关于牛顿的传记中: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来说其实不是圣诞节,但也算是啦

只转比较有趣的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12-2010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序且动态的(ordered and dynamically informed)宇宙可以被理解,而且必须以主动的理性(active reason)去理解,但是这个完美且注定中的宇宙,必须有规律地运行。

这个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2-2010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微积分上,德国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发展得比牛顿更好,但是由于是牛顿较早发展微积分,所以世界使用的微积分符号是用牛顿发明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牛顿虽然较早发展微积分,但是公布比戈特弗里德慢,也没戈特弗里德那么积极

如果没记错的话,德国好像支持自己人,用戈特弗里德发明的符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6-12-2010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牛顿和他的老爸一样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2-2010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尽善尽美

对历史很有见解 =w=
甘拜下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10-2025 07:53 PM , Processed in 0.14952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