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17|回复: 4

《清靜經》白話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12-2010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或<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說常清靜經>在<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一卷,三百九十餘字,是道教日常持誦的功課之一。洞神部,玉訣類收有諸家註本多種。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白話章解

  老子說:〔大道本來無有形象,但是能夠生育天地。本來無有情感,可是能夠運轉日月的週流。本來無有名稱可以標記,但是能夠燮裡陰陽,生發消長養成天地間的萬物。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甚麼,又怕後人無所是從,就依據天理來推測,起了一個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白話章解

  這包羅萬象的道理,無微不至,無所不含。也有純潔,也有渾濁,也有動機,也有靜意。不過在祂沒發現出來的時候,憑俗人的眼光,是察不到的。到了生育天地,纔知道天能週行不息,地能載物不。到了生人的時候,纔知道男秉乾道而成,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成,所以為靜為濁。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陰陽相感,真理寓呼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白話章解

  這玄妙無邊的大道理,就含著清濁動靜。可是細心追究輕清的天還是重濁之地的起源呢?因為九重宗動天,本係一氣流行而屬於動,可是確為地靜之基呢。人若是能夠至誠無息的常清常靜,自然連天地都要歸納在你的本性中呢。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    

            白話章解

  上天所賜給的元神,本來是純潔無染,虛空無礙的。因受到人心的擾亂,而將靈明的元神給矇蔽著了。人降生後的初心,無嗜無慾,也是很安靜的。因漸漸的長大起來,知識漸開,薰陶漸染有了私慾之念。受到俗情物慾的牽動引誘,便將人心驅使的如失疆之劣馬了。  

  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白話章解

  如果能夠永久地將一切私慾雜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靜不妄動了。心不妄動,再加上清澄的功夫,元神自能洒洒陀陀,虛空寂靜,一點掛礙也沒有了。不用再去造作勉強,色ˋ聲ˋ香ˋ味ˋ觸ˋ法,決不會再發生出來。貪ˋ嗔ˋ痴,也就消滅的無蹤了。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

            白話章解

  能字含有深遠的意思。如其能的時候,則可以一性圓明,復合無極。不能的原因,是因為心中的雜念還沒澄清,私慾沒有除盡的原故。                                          

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白話章解

  能夠遣除物慾的人,回光返照,內觀自心連心也沒有了,那還有什麼慾呢?外觀其形連形也沒有了。遠觀其天下的物,連物也沒有了。心ˋ形ˋ物既然都沒有了,唯能顯現出來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ˋ形ˋ物其沒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圓明,超然物外,不為浮俗所繞,明暸身心幻境,萬物無常,不被聲色所迷,朗然天真妙意得存。這樣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盡其義呢?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

           白話章解

  上章所說的,〔三者既無唯見於空〕。這個〔空〕乃是空洞一無所有了。若是能空到極點,無所再空了,所餘者即是一個〔無〕字,然而這個〔無〕字,亦應用功夫把他沒有了。到此地步,連這個〔無〕字的功夫都不應存在。因為有所住,即不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        ? 既然〔無〕的名字〔無〕的功夫都沒有了,這時方算入於清幽長久的安靜呢。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其所寂了。亦不知其所寂了。此時的心性,已然離開塵俗的境界。私慾雜念,怎能夠再生起來呢        ? 私慾雜念之心,既然不能再生,這纔是真實的清靜呢。          

  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白話章解

  用那真常不變的理,來應付萬事萬物,能夠真實不虛的去作,便能得到萬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時如此,即便應於萬事,亦是事來則應,事去則靜。果能這樣的平靜,自強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長虛空無礙寂然安止的不妄動了。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白話章解

  既然是達到如此的清靜,就可以漸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門徑,便可以說是得著真道了。雖如此說,卻乎毫無所得。還必須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稱為得道的。能悟透了這個道理的人,纔可以傳佈聖人的心法呢。

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白話章解

  老子說 :        〔上等的賢人,因他深明大義的,故沒有什麼爭貪。下等的愚人,因執著己見,不察情理,總士好起爭貪。上等有德的人,行了有功於世有恩於人的事,還不以為是德。下等無德的人,有心積德,作一點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義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12-2010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

           白話章解

  現今真機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機緣。然而眾生仍是認假不認真。推其原因,惟有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動,道心難現,離道很遠,所以不能得真道呢。

  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白話章解

  上章說的眾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有貪妄之心。一有了貪妄心,就要驚動那喜動而不喜靜的〔識神〕。識神被驚,心意外馳,便要著於萬物了。既然接觸了萬物,就要生出不想離開,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那能盡如所願呢 ? 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無窮的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白話章解

  對於萬事萬物,如有求不得的時候,便會生出煩悶惱怒的事情來,由煩悶惱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動與身心添了無窮的憂愁和苦惱,便要遭受到許多的污濁恥辱。惹得飄泊下流,轉變生死,永久沉淪在無邊的苦惱境遇中,永遠的迷失了真常不朽得道呢。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白話章解

  真實不虛,常久不變的聖道,能夠有悟性的人,自然會得著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靜,不生不死了。 

  仙人葛公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授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授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授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游行三界,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鍊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纏,眾聖護門,神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持誦不退,身騰紫雲。〕


來源:http://www.taoismdata.org/product_info.php?products_id=9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0 10: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在生活當中,生活有一種觀念,一就是正或邪,人憑一個念頭就決定人的命運。
人的心念很重要,籍讀清靜經,可調息人妄動的心念,讀懂了,可平復人內心所生抱怨。。
無量壽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0 0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谈禅定,老人家的功夫也很深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10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oobanzhu 于 9-12-2010 02:55 PM 编辑
谈禅定,老人家的功夫也很深奥。
我是Max 发表于 9-12-2010 01:50 PM


修道的人,白天全力工作,晚上放心修行,其實好難得。。
人心達到清靜心,心才能夠定下來,不思外境混擾,就是放心的時候,將之前所有的什麽抱怨,全都放下來。人什麽都放下來,沒有什麽事情是做不到。
放心之後,就呈現隨性,隨心所欲做什麽不強求自己不求目的,達到自由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2-1-2025 04:15 AM , Processed in 0.10816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