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2|回复: 14
|
[破案] S.I.R.D. - 更新06 金素敏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3-2011 04:49 PM 编辑
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一个小说题材的新尝试(没想到我又为自己挖了一个坑),第三者角度的写法给了小说里每一个出现的角色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是新尝试,真的要请大家多多包涵,并给予建设性的评语,谢谢。
P/S: 《S.I.R.D.》 为暂定的题名,保留未来更改权利。
-----------------------------------------------------------------------------------------------------
目录
01 湖边住宅区
02 粉红豹神探
03 达威发展公司
04 月光吧
05 伯克森
06 金素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10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1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5-8-2010 11:12 PM 编辑
湖邊住宅區的房屋不多,大多都是獨立式洋房。住宅區裏的房屋排列成一個圓形,中心是一片面積遼闊的舊礦湖。二十年前整個湖邊住宅區是一個錫礦場,在淘金夢汎濫的年代裏,曾吸引了很多各地的年輕人到這裡發展。因爲濫采亂挖的關係,尤其是過度利用鉄船採錫法,造成這個錫礦場在十五年前就因爲乾涸而被廢置了。
十二年前達威發展公司看中這塊地的潛質,向政府申請,填平了大部分的礦湖,餘下中間一片特別深的礦湖,然後在填平的土地上興建湖邊住宅區。乘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達威公司把湖邊住宅區打造成一個高能量率和高品質的住宅區,吸引了很多想提升生活品質的買家。
湖邊住宅區的房屋建築材料都採用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的材料,而且達威公司還特地請了專利工程師計算並保證房屋的能量排出量等於使用量,亦即零淨能量建築物,大大減低對能量的浪費。中間未填平的舊礦湖也加入了許多的魚群,居民還可以在湖邊釣魚。
十年前開始,這塊地逐漸地吸引了很多人來落地生根。如今湖邊住宅區已經擁有四十餘戶人家,中間的舊礦湖成爲了居民們周末釣魚、燒烤的好地方。
佩雷太太和一家人搬進湖邊住宅區已經兩年了,她很滿意這個住宅區的清新空氣。佩雷太太每天清晨七點鐘都會穿好運動鞋,戴上隨身聽的耳機,聼著披頭四的歌曲,沿著舊礦湖邊的小道慢跑。
一個星期一的清晨,佩雷太太如常地沿著舊礦湖邊慢跑。她的心情很煩躁,想著出門前丈夫說的話。佩雷先生是一名中學教師,在湖邊中學教歷史科,而佩雷太太則自從兩年前患上輕微躁郁症後就辭去了在醫院當護士的工作,一直留在家中休養。佩雷太太的精神狀況自從搬來湖邊住宅區後便逐漸地恢復了,但是她對工作還是持有無法面對的恐懼,因此一直沒有辦法回到工作的崗位上。
佩雷一家還有三個孩子,靠佩雷先生一個人的工作薪水,還要住在湖邊住宅區這種價格特別高的洋房裏,實際上經濟狀況一直處於緊綳的狀態。佩雷先生爲了買屋子向銀行貸款150,000歐元,加上每年10.5巴仙的利息,如今總共欠債183,153歐元。以佩雷先生每個月在湖邊中學教書的1,300歐元薪水,還不夠還利息。
佩雷先生一直希望佩雷太太能快些痊愈,然後再次投入工作,幫助減緩家庭的經濟困境。然而佩雷太太對工作的恐懼讓她沒有辦法回到工作崗位上;她每次只要一想到要找工作就會產生呼吸困難的現象,佩雷先生稍為逼迫她去見工,佩雷太太便會無法忍受地崩潰大哭。
一個星期前,佩雷太太終于答應佩雷先生會到朋友開的一家托兒所當健康顧問;因爲是朋友開的,而且是面對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因此佩雷太太勉強説服了自己去嘗試這份工作。然而到了該去開始上班的這天,她卻膽怯了。不論佩雷先生說什麽也好,佩雷太太都不願意出門去上班。
最後,佩雷先生表示他對佩雷太太的表現很失望。“你太自私了。這個家不是我一個人的。”佩雷先生這麽說完,就離開去上班了。
想著想著,佩雷太太無法控制情緒地大哭起來,在湖邊蹲了下來。然而當她蹲下來的時候,她卻驚訝地發現舊礦湖邊的草地沾了一點紅色的液體,那濃稠的顔色讓她意識到這是血液。
在那一瞬間,佩雷太太忘了哭泣,也忘了内心的巨大黑洞,她望著草地上的血液幾秒鐘後,往血液的來源走去。那一刹那,她護士訓練的本能啓動了,想著如果這是人的血液,那麽説明有人受了傷,需要第一時間的醫護援助,否則有可能會失血過多而死。
佩雷太太迅速地扒開了濃密的舊礦湖邊草叢,發現了一個穿著西裝的男人,躺在草叢裏,腹部流出一大灘的血液,染紅了白色的襯衫。男人睜大的眼睛充滿了血絲,此時他望向了佩雷太太,然後發出了輕微的聲音:“救我……”
佩雷太太毫不遲疑地撕開衣服的袖子,給男人進行包紮止血,一邊給面前的陌生男人打氣:“你挺住,很快就會沒事了!”
她拿出手機,撥打了求救熱綫:“喂,這裡是湖邊住宅區,舊礦湖邊草叢裏有一名重傷的男子,腹部流出大量血液,請急速傳召醫護援助!”
男人緊緊地抓著佩雷太太的手,不停地重復:“救我……”
“沒事的,沒事的,救傷車就要來了!”佩雷太太輕拍男人的手背,安慰面前這個垂危的男人。
“救我……”男人在重復了四次同一句話後,沒有了聲息。他的雙眼依然睜開著,以駭人的眼神望著佩雷太太。
佩雷太太伸手試探了男人的脈搏,發現男人已經死了。
遠處救護車的聲音越來越靠近,那刺耳急促的警鈴聲,劃破了湖邊住宅區寧靜的早晨。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10 1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萊尼警官在湖邊警局服務了兩年,剛剛在半年前升任為湖邊區警長。在來到湖邊區之前,萊尼警官曾在紅樹林警察局肅毒組服務了三年,爾後因爲能力倍受看好,成功申請調派到金山警察局重案組,又服務了五年。最後,他申請調職來到寧靜的湖邊區做副警長,在前警長退休後,萊尼警官便接了棒。
在金山警察局的那五年,萊尼警官破案無數,其中最有名的是一宗密室殺人案。當時是萊尼警官首先得到了綫索上的突破,繼而成功逮捕了兇手歸案。這宗案件讓萊尼警官一時成爲了話題人物,而媒體因爲他在新聞發佈會上使用了公關臨時找給他的粉紅豹原子筆,而給他取了個稱號,叫“粉紅豹神探”。
萊尼警官並不喜歡成爲話題人物,而“粉紅豹神探”這個稱號總是讓他覺得怪不自在。老實說,他根本不喜歡粉紅豹那滑頭的角色。後來,他就把那公關辭退了。
然而就在萊尼警官前途無可限量的時候,他卻突然提出了調職到小小的湖邊區警察局,負責地方安全管理。當時媒體報導的標題包括“粉紅豹神探隱退湖邊”、“粉紅豹回歸森林”、“粉紅豹神秘退身”等等,為他這種幾乎等於自行貶職的行爲大呼不解。
慶幸的是,媒體對萊尼警官的興趣隨著他的“引退”到湖邊區警察局,逐漸地消退了。這一年半來,報章上都再沒有提到“粉紅豹神探”這個人物,給萊尼警官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
但是這個星期一清晨在湖邊住宅區發現的一具男性屍体,卻從新擾亂了萊尼警官的清靜生活。
當各大媒体趕到現場的時候,萊尼警官便皺起了眉頭,對攝影記者的閃光燈感到莫名的厭煩。萊尼警官這天早上才在警察局喝了一杯黑咖啡,就被急召到湖邊住宅區,視察該地發現的一具屍體。
發現男性屍體的是兩年前搬到湖邊住宅區27號門牌的佩雷太太。据佩雷太太所言,她發現該男性的時候,該男性還未斷氣,並且重復了四次“救我”兩個字;從佩雷太太發現該男性到她診斷該男性斷氣,約莫過了十分鈡。佩雷太太曾經是個護士,她發現該男性的時候,試圖給他止血,並且撥打了求救熱綫,招來了救護車。
萊尼警官若有所思地望著正和自己屬下錄著口供的佩雷太太,覺得佩雷太太面對這件事情異常地冷靜,感覺一點也不像平時脆弱情緒化的佩雷太太。
佩雷太太兩年前和家人一起搬到湖邊住宅區,平時除了清晨晨跑,就鮮少出門。她和佩雷先生的關係很僵硬,她自己和鄰居也不多話。在搬來這裡的第一年裏,佩雷太太有兩次發狂的記錄,鄰居因爲聽到尖叫聲報警,佩雷先生不得不對大家解釋說他的太太是個“很脆弱的人”,希望大家體諒他們一家人。
萊尼警官思索了一下,在筆記本裏寫下:“佩雷太太。”
突然,一只麥克風被推到萊尼警官的面前,萊尼警官把筆記本關上,不耐煩地擡頭。原來是評論角度一向犀利的TV6女主播溫蒂•林,三年前密室殺人案新聞發佈會曾經緊咬萊尼警官不放地問問題。溫蒂•林有一頭屬於亞裔血統的烏黑的長卷髮,還有一對迷人的綠色眼眸,是一張很容易被記住的臉孔。
“警長,請問舊礦湖邊的屍體是什麽時候被發現?該死者的身份是否已經確認?” 溫蒂•林開始發問。
“今早七時,目前只能確認是一名男子。”萊尼警官又瞄了一眼佩雷太太,她正在警察的陪護下離開現場。
“那麽在舊礦湖邊發現的屍體是否湖邊區的居民?” 溫蒂•林以專業的語氣詢問萊尼警官。
萊尼警官望了眼溫蒂•林身後的攝像機,皺了皺眉頭:“不是,但不排除是居民的親戚或相識的人的可能性;案件有待調查。”
“請問這是一起謀殺案嗎?” 溫蒂•林緊追不捨地發問。
“案件有待調查。”萊尼警官不耐煩地想轉身離開。
“那麽兇手是否現在還潛藏在湖邊區住宅區内?” 溫蒂•林繼續把麥克風遞過去,連珠發炮地丟問題:“請問警方是否有信心保障湖邊區居民的安全,在另一起謀殺案件發生前逮捕兇手?”
“一切有待調查,我現在不方便發表任何言論。”萊尼警官被溫蒂•林質疑他辦案的效率的問題激怒,頭也不囘地撇開TV6的採訪隊伍。
離開的時候萊尼警官還聼得到溫蒂•林對著攝像機在報導新聞:“TV6現場報導湖邊區命案,一名目前身份無法被確認的男子今早七時被發現倒臥在舊礦湖邊,警方不排除死者可能是湖邊區居民所認識的人。這起案件由三年前偵破密室殺人案的‘粉紅豹神探’,如今是湖邊區警長的萊尼警官負責。警方有待調查這起命案是否牽涉謀殺,對逮捕兇手歸案是否有信心不予置評。”
當聽到已經一年半沒有聼過的“粉紅豹神探”稱號,萊尼警官沒來由地感到了一陣反胃;黑咖啡的苦澀味倒流般從胃部湧到喉嚨。 |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5-8-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8-2010 1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341234
嗯,對呀對呀,粉紅豹=Pink Panther...
因爲在新聞發佈會上使用了粉紅豹設計原子筆,剛好粉紅豹電影主角正是一名偵探,因此媒體給萊尼警官起了個花名叫“粉紅豹神探”。
回復 layzicfish
先感謝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5-8-2010 11: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7-8-2010 12:46 AM 编辑
達威發展公司坐落在金山區市中心一棟40樓高的大樓,是國内排名第三最大型的發展公司。
在1980年,達威發展公司由蘭姆斯•達威成立,一開始註冊的名字為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蘭姆斯是一名腦科醫生,1969年開始在金山大醫院心臟科部門服務,四年后轉到腦科部門,一直到1979年才退休。
蘭姆斯退休後一年,在金山區郊外開了一家規模很小的研究中心,專門研製用於腦科手術的醫療工具和器材。蘭姆斯在1983年心臟病發作逝世,其大兒子蘭肯•達威接手了其父親遺留下來的事業,並擴大了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的器材研究範圍,除了腦科手術儀器,還研發其他外科手術儀器;一年後也把研發範圍延伸到醫院設施和建材,打著零污染醫院建材的口號。
蘭肯為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擴充了市場後三年,在一起意外車禍中喪生,接手達威公司的是蘭姆斯的二女兒麗娜•達威。麗娜在一年内把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的市場延伸到建材承包和土地發展方面,並在1988年接下湖邊區發展計劃。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迅速借著湖邊區的成功開拓發展,擴大了營業額,陸續在十年間投資了很多不同的生意。
兩年前,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搬到金山市中心的達威大樓,正式易名為達威發展公司。
麗娜•達威如今已經57嵗,仍然每天到達威大樓第30樓的公司總裁辦公室上班,堅持親自審視達威發展公司每一個業務。
星期一的晚上八點零九分,麗娜•達威還坐在她的辦公室裏。她的辦公室設計大方利落,辦公室門口擺著一個矮書架,零零散散地擺了好幾份不同報館的報紙,還有這個月出版的《歐洲經濟眼》、《北京財經周刊》、《建材大專》、《美聯上市報告》、《最新科技》、《旅遊好去處》,還有幾本時尚、美食的雜誌。
正對門口的角落擺著兩張亮綠色沙發、一張玻璃茶几,還有一架37吋高清寬屏電視。辦公室的另一邊是一片落地窗,前面是辦公桌。辦公桌旁邊那面墻擺著一個白色書櫃,擺滿了林林總總的報告、紀錄、書籍和參考用資料。另一面墻上則挂著三個相框,左邊到右邊分別是蘭姆斯•達威,蘭肯•達威,還有麗娜•達威的肖像照片。
麗娜•達威此時正坐在她的辦公桌前,望著背後落地窗外的景色。辦公室裏的電視機還開著,正播著TV6晚間新聞。
麗娜很喜歡落地窗的設計,因爲從這裡看出去可以看到整個金山區市中心乃至郊外的景色。到了晚上,萬家燈火還有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子的車燈,從這裡望下去仿佛一條條發出橙黃光的河流。她常常在辦公室裏待到晚上,從落地窗望出去,讓思緒放空。
從麗娜成爲達威發展公司的總裁,已經過了十二年。這十二年來,麗娜為達威發展公司轉型成功而自豪,然而這一份成功也並非那麽容易得來。從一開始接手時因爲經驗不足而被董事會成員輕視,到提出延伸發展範圍時屢屢受到反對,到進行發展計劃時遭到各方面的競爭壓力,到擴充營業投資範圍時面對董事會的諸多質疑,走到她終于成功的今天,一點都不容易。
經歷了足足十年的内憂外患,麗娜在兩年前才終于爭取到了受認可、受尊敬的這個地位。一直到了今天,她還不敢掉以輕心,每一份報告,每一個投資計劃,她都親自仔細檢查、簽署,每一次的董事大會她都以最詳細的方式總結公司的業務,保證每一個計劃的投資囘報率維持在十巴仙以上。
遠遠地,麗娜還可以看到金山區北部郊外的房子燈火,她還能認出達威公司的前身所在的位置,那一個叫作“達威醫療器材研究中心”的三層樓高的小公司之前所在的位置。
麗娜盯著金山區北部郊外的點點燈火,直到電視傳來一則命案新聞的報導:“TV6現場報導湖邊區命案,一名目前身份無法被確認的男子今早七時被發現倒臥在舊礦湖邊……”
轉過身子,麗娜調高了電視聲道,緊緊地望著電視上一頭烏黑捲髮,一雙綠色眼眸的女主播。
“……這起案件由三年前偵破密室殺人案的‘粉紅豹神探’,如今是湖邊區警長的萊尼警官負責。警方有待調查這起命案是否牽涉謀殺,對逮捕兇手歸案是否有信心不予置評。”
電視畫面跳轉到舊湖邊區發現屍體的現場,只見草叢裏沾滿了一地的血跡;幾個湖邊住宅居民上鏡頭發表對於這個事件的感想。
“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湖邊住宅區内實在太可怕了……我以後都不敢一個人在住宅區裏走動。”一名住在湖邊住宅區的銀行客服經理對著麥克風表達她的恐懼。
“我覺得這是一起謀殺案,警方必須快點逮捕兇手,要不然我就要搬離湖邊住宅區!”另一名電腦工程師激動地回應。
最後鏡頭轉到湖邊住宅區的遠觀角度,並傳來主播的聲音:“湖邊住宅區在1988年由達威發展公司開發,如今擁有216個居民。TV6新聞報導。”
接著是一起銀行搶劫案件的新聞畫面,麗娜拿起電視遙控器,調低了電視聲道。
轉過身,麗娜又凝視著落地窗外的景色三個小時。她緊緊地望著遠處的湖邊住宅區發出的燈火,呼吸越來越沉重。
晚上11點38分,她拿起了電話,以顫抖的手指撥通了一串號碼。
“喂?”電話另一頭傳來不耐煩的男聲。
“萊尼警官。” 麗娜深呼吸了一下,心口仍然一陣鬱悶。
“你是誰?”萊尼警官的語氣並不友善。
“我是麗娜,麗娜•達威。”
“這是關於今早在舊礦湖邊發現的屍體嗎?”萊尼警官沉默了幾秒,問道。
“這是一個很特殊,並且極其複雜的案件。” 麗娜又深深吸了一口氣:“我希望警方能盡最大的能力和我合作。”
電話那頭又沉默了幾秒鐘,然後萊尼警官以極其慎重的語氣回答:“我們必須見面談談。”
“當然。”麗娜說完,蓋下了電話。
麗娜從辦公桌抽屜拿出一包Virginia Slim香煙,重又轉過身,望著落地窗外的金山區夜景。她以顫抖的手指夾著一根Virginia Slim,點燃,用力地吸了一口煙。 |
|
|
|
|
|
|
|
发表于 16-8-2010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15分鐘想了一個局出來嗎?哦~期待~
說起來,類似住宅區和公司背景這些資料,如果是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警方的角度敍述出來會不會比較生動呢?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8-2010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7-8-2010 12:52 AM 编辑
15分鐘想了一個局出來嗎?哦~期待~
說起來,類似住宅區和公司背景這些資料,如果是在調查過程中通過警方 ...
不再嗥月 发表于 16-8-2010 08:16 AM
你说得也对,十五分钟似乎太快了一点,哈哈。改成三个小时了。
至于住宅区和公司背景资料,我只是觉得如果让该篇章的故事主人翁来解释,感觉会更为角色鲜明。
无论如何,目前为止这故事的主角都还没有出场,莱尼警官只是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8-2010 12: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4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7-8-2010 01:06 AM 编辑
萊尼警官是一個很謹慎小心的人。從警那麽多年,他學會深思熟慮的重要性,也知道沒有任何一個案件是沒有破綻的,只有夠不夠細心找得到那個破綻而已。
他不相信或然率,也不相信運氣,更不相信靈感。對於萊尼警官而言,查案是一個需要冷靜頭腦、清晰邏輯再加上對每一個細節的充分了解的過程,也只有邏輯分析才能破案。破案這事情,並不如電影情節一般,容許僥幸或者偶然。萊尼警官只相信綫索和證據。
1988年,萊尼警官進入警校受訓成爲軍裝警察,以最佳學員的成績在1990年畢業,進入紅樹林區警察局肅毒組。在國内比較普遍的毒品分爲傳統毒品和合成毒品兩大類,傳統毒品包括大麻、海洛因和鴉片;合成毒品則包括搖頭丸和冰毒。合成毒品的價格比較高,在金山區這種市中心特別流行,傳統毒品則多在郊外地區流行。
全球最大毒品供應地區為東南亞遼囯、柬埔塞和緬甸組成的金三角。近年來在阿富汗、伊朗以及巴基斯坦崛起的金新月也逐漸籠絡了傳統毒品供應的市場,而合成毒品的供應大國包裹臺灣和菲律賓。
肅毒組的工作是一個一條不紊的查案過程,首先必須掌握基本毒梟或者毒品買賣的綫索,接著第二階段是進行分枝化秘密調查,第三階段才進行公開掃毒行動,最後則是控告犯人的階段。要控告一名嫌犯以藏毒罪名必須成立三個條件:擁有毒品、對毒品有一定的認識,以及收藏毒品。
由於對毒品有一定的認識這個條件必須成立才可以控告藏毒罪,肅毒組常常發生抓到人卻因爲三個條件其一無法成立而放棄控告罪名。藏毒罪尚且如此,販賣毒品的罪名更加難以入罪。和吸食毒品的人不一樣,販賣毒品以及作爲中介的毒品商都是一群很有條理、冷靜以及極其謹慎的人。
在萊尼警官在肅毒組服務的第一年,他被派入調查的第一個毒梟集團是菲律賓的“天堂之火”,以國内運輸作爲中轉站的一個冰毒供應商。他和肅毒組的小組成員進行了整整半年的追查行動,卻因爲對綫索的不夠詳盡了解而行動敗露,當場犧牲了三名警員,另一名警員失蹤至今未被尋獲。
在肅毒組的最後一年,萊尼警官重新帶領小組追查“天堂之火”,最終在一年後在毒梟進行買賣冰毒活動的一個舊貨艙人賍並獲。這一次的肅毒行動是國内警界近年來一次最大的成功,也是萊尼警官進入重案組的踏腳石,一路平步青雲。
萊尼警官離開肅毒組以後,還時常密切留意毒品運輸買賣的綫索,尤其是最近“天堂之火”的餘黨又開始在金三角地區蠢蠢欲動。
星期二晚上十點二十分,萊尼警官坐在月光吧的一個角落,低著頭卻偷偷地觀察四周的人和動向。月光吧裏有很多下班後的人們,穿著襯衫西裝,大多三三兩兩地聚在各自的桌子邊把酒聊天。吧台邊坐著兩個在斗酒的男人和一個對酒保貌似很有興趣的女人。
月光吧裏幾乎大家都在抽煙,萊尼警官不禁捏了捏不舒服的鼻子,他厭惡毒品。而香煙,從某方面來説,也是另一種毒品。一種叫做尼古丁,像冰毒一樣利用燃燒、揮發來吸食的毒品。
“咯——”萊尼警官對面的椅子被一個一頭淡金色短髮,穿著黑色套裝的中年女人拉開。
女人坐到他對面,從皮包裏抽出一根香煙:“你不介意吧?”
萊尼警官皺了皺眉:“麗娜•達威。”
“別這樣嘛。” 麗娜笑了笑,她嘴邊的一顆痣隨之揚起。她把玻璃煙灰缸拉到她面前,點燃了香煙,吸了一口。
萊尼警官往後仰,一只手搭在椅背上:“是怎麽囘事?”
麗娜收起了笑容,臉色漸趨凝重。又吸了一口煙,她才緩緩回答:“你還記得十年前的事情?”
萊尼警官眯起了眼睛,盯著麗娜:“是的。”
麗娜吸了一口煙,把煙蒂點在玻璃煙灰缸裏:“我想,舊礦湖邊的命案,和十年前那件事情有關係。”
她把煙抵在煙灰缸上,從皮包裏拿出了四張紙張,攤開在桌上。
“這是第一張。” 麗娜指著其中一張紙:“蘭肯•達威在1990年寫給我的第一封信。”
萊尼望了眼那張信紙,上面很簡短地以電腦打字列印出:“不准開始湖邊計劃。”
“之後,在接下來的十年裏,我陸陸續續又收到這幾封信。” 麗娜指著其餘的信紙,一個一個地解釋:“這封是1993年收到的,這封是1995年,然後,這個,今年收到,2000年。”
所有四封信都是以電腦打字列印出來。
萊尼警官緊緊地望著信紙上的字體,喝了一口啤酒。
“我相信你知道,爲什麽我會要你翻案重查。” 麗娜拿起香煙,輕輕抽了一口。
“而這一次,我不論多少錢都可以出,只要你把這件事情查清楚。” 麗娜認真地望著萊尼警官:“而我也希望,以我所有的錢,你能夠請出你們最有能力調查這宗案件的人才來幫忙。”
麗娜把四張信紙收在一起:“你知道,當年那張500,000歐元的支票,現在我還可以雙倍給你。”
萊尼警官又喝了兩口啤酒,望著月光吧裏四周的人們,又低頭望了眼自己的雙腳。
“成交。”萊尼警官最後重重地籲了一口氣。
麗娜滿意地焾熄了香煙,離開了月光吧。
淩晨1點48分,萊尼警官撥了一通電話。
“S.I.R.D.。”萊尼警官壓低了聲綫。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8-2010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5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9-8-2010 12:17 AM 编辑
愛爾蘭遲至1990年才隨著簽署《歐洲人權公約》而廢除執行死刑制度。在此之前,愛爾蘭執行死刑的方法普遍為槍決。
槍決是一種相對古老的死刑執行方式,使用這種方式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爲相信這樣能夠保證快速的死亡過程。執行槍決的隊伍通常由幾個士兵或執法者組成,隊伍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按照指示同時開槍。執行槍決的時間,有一個傳統,必須定在清晨第一道曙光初現的時候,也就是差不多日出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後。
執行槍決的時候,執法者當中有一個稱爲“良心之輪”的習俗:執法者之中有一個人所使用的槍支是裝著空彈殼的,然而執法者當中沒有一個人會知道哪一把槍支,或者誰使用的槍支是裝著空彈殼的。這樣做的原因是爲了讓執法者得到内心的一點安慰,至少,他們可以各自相信自己所射出的那槍並沒有造成囚犯的直接死亡。
約翰•伯克森在21嵗時加入國家軍隊,一直到1993年才自行申請離開部隊。在1986到1988年間,他參與了三次槍決死刑執行部隊。最後一次是1988年10月,對三個販毒集團的國内中介進行槍決。執行槍決的行動是一件極其沉重的事情;然而當黎明第一道曙光出現的時候,一切就陷入了一種可怕的寧靜。
只要聼著指示,數到時間,扣下扳機,肩膀上來復槍撞擊的一陣震動,耳邊震耳欲聾的槍聲,然後一切便結束了。當這一切結束的時候,太陽逐漸升起,照亮了大地,仿佛剛剛執行的那槍只是一場噩夢,一場被陽光洗禮後就能夠醒來的噩夢。
被判處槍決的死刑犯通常在行刑的時候,已經平靜了下來。每一次槍決都在一陣死寂般的氣氛下完成執行。沒有任何一點聲音,沒有任何一點干擾,只剩下一個指令一個槍響,仿佛在執行槍決的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停止了轉動,他們像站在地球不再轉動的一個點上,靜止。
伯克森在軍隊的訓練和淵博經驗讓他在1990年開始至今,都一直是國家警隊的高級顧問。他的強項是對槍支和子彈的深度了解,從槍支和子彈的結構,到其威力有多大,以及在什麽樣的情況下使用可發揮最大效用,伯克森都擁有非常深入的知識。
星期三凌晨1點35分,伯克森在自己的公寓裏沖著咖啡,收音機播放著靈騷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Lullaby of Birdland”。
這是伯克森今天的第三杯咖啡;三個月前他因爲發生心悸的緣故去看診,醫生告誡他必須每天喝不超過三杯咖啡。伯克森是個很有紀律的人,但是自從離開軍隊以來咖啡成了他的癮。有些人喝咖啡是爲了提神,有些人喝咖啡可能是爲了不想入睡。
退伍以來,伯克森經常被噩夢困擾。爲了不想入睡發惡夢,他嘗試了許多方法,最後咖啡因拯救了他。然而咖啡因過量也讓伯克森身體出現了狀況,三個月前終于接受醫生告誡,控制每天喝咖啡的分量。
伯克森的噩夢通常都是環繞著當年處決的三次槍決執行。黎明的第一道曙光、肩膀的一陣震動、幾乎快聾掉的耳朵、戴著面罩倒下的屍體、掉在地上的金色彈殼。然後倒下的屍體突然站了起來,慾向他拉開面罩——而伯克森每每在這個關鍵時刻從噩夢中驚醒過來。那面罩之下是誰,是什麽,他從來沒有看清過,但是那種真真確確殺了一個有臉孔有名字的人的感覺,卻給他帶來如此大的震撼和恐懼感。
想到這裡,伯克森輕輕按摩了一下額頭,輕啜了一口阿拉比加黑咖啡。濃郁的咖啡香味給他混亂的腦袋帶來片刻的平靜,他不禁松了口氣。
這時候電話卻突然響起,伯克森皺了皺眉,深呼吸了一下,放下咖啡杯,拿起了電話筒。
“S.I.R.D.隊長,約翰•伯克森。”電話另一頭傳來一把低沉的男聲,四周傳來像酒吧人群的雜音。
伯克森眯起了眼睛,仍然沉默不語。
“有一件十年前無法破案的案件,如今又卷土從來。”
“所以?” 伯克森終于開了口。
“我知道你的S.I.R.D.部隊是最有能力執行這個任務的專家,我希望可以得到你的幫忙。”
“你知道S.I.R.D.已經三年沒有執行過任何任務,萊尼。” 伯克森的語氣仍然平靜而冷酷。
“相信我,你會對這案件有興趣。”
沉默了一分鐘,伯克森開口:“你只有五分鐘的時間解釋這個任務的内容。”
“沒問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9-2010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06
本帖最后由 Irumi 于 10-9-2010 10:26 AM 编辑
當金素敏走出肯加納大學心理科研究室的時候,已經晚上七點了。一陣夜風吹來,她不禁抓緊了些身上的風衣。她擡頭,只見一輪新月挂在夜空中。深呼吸了一下,金素敏把雙手插入風衣口袋,邁開腳步,緩步走囘離大學不遠的她居住的公寓。
時值十月,氣候轉涼,夜裏的空氣冰涼如水。金素敏卻一點也不想加快腳步回到溫暖的公寓裏;她覺得一切已經開始變得不重要,她是否快步回家,她是否如常到研究所做報告,都不重要。生活裏已經沒有什麽可以讓她提起勁來。
金素敏總在這時候一邊走一邊回想起過去的種種,想著自己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落魄。想著當年充滿理想的自己,和現在失去幹勁的自己。回憶,總像冰鋒一樣切割她的思緒,一點一點融化的澀痛,慢慢暈開,渲染。
金素敏是一名應用心理高級研究員,六年前在年輕的28嵗就在肯加納大學念完了博士學位,得到了醫生的頭銜。讓她順利完成博士課程,也讓她在心理科學業裏一時名聲大噪的,是她當年的那篇論文“精神病院騷動:論權力角色和人類行爲的關係”。
1994年6月,金素敏針對當時國内發生的精神病院騷動事件,進行了一場模擬精神病院實驗。她這個實驗是參考了1971年金巴托醫生進行的“史坦福監獄實驗”,即使金巴托醫生這個實驗此後一直被批判方法不道德。
1971年,史坦福大學心理研究所的金巴托醫生進行了一場模擬監獄實驗。他請來一群大學生,並隨機挑選一部分扮演監犯的角色,一部分扮演獄卒的角色;金巴托醫生自己則扮演監獄長的角色。實驗務求真實,扮演監犯的學生都要穿上縫有編號的監犯服裝,腳上戴著腳鏈,扮演獄卒的學生要床上制服,並且攜帶一根警棍。模擬監獄的地點就在史坦福大學心理研究所的地下室,改裝成一個監獄那樣。
金巴托醫生原定讓學生們各自扮演監犯和獄卒的角色十四天,然而卻在實驗進行的第六天終止了實驗。實驗開始的第二天,扮演監犯的開始發生了躁動,扮演獄卒的開始對監犯進行懲罰,一開始是讓監犯熟記自己的編號,説不準就利用警棍敲打監犯。之後獄卒對監犯使用暴力的次數越來越頻繁和嚴重化,包括充公監犯的毛毯,不給監犯如厠,造成監獄衛生素質大大下降。當實驗進行到第六天的時候,扮演監犯和獄卒的學生們各自都幾乎已經完全代入他們扮演的角色裏,擁有權力的獄卒角色毫不猶豫地對監犯使用他們的權利,完全沒有自我權利的監犯角色也接受了獄卒對他們使用權利。
這個實驗引起了很大回響,金巴托醫生從這個實驗得出一個結論,指出人們所作出的行爲是由他們所擔任的角色決定,而不是由個人性格決定。也就是說,一個人擔任什麽角色,不論本身的性格是否暴錑,都會很快滲入本身扮演的角色,並作出角色相應的行爲。
金素敏參考了金巴托醫生的實驗,改善了一些細節去進行她的模擬精神病院實驗。她也同樣請來一群大學生,也隨即挑選一部分扮演精神病院看護的角色,一部分扮演病人的角色。她讓看護穿上護士制服,但沒有給與任何防衛武器,並要求他們盡量以愛心對待病人。她讓病人穿上病人的制服,並要求他們盡量瘋狂搞作,但是不得離開模擬精神病院。接著,她把看護和病人都安置在同一個放置有幾張桌子,椅子,還有書櫥的禮堂裏面,病人可自由走動,但是禮堂的一角有一個隔離廚房,只有看護們有鑰匙能進出廚房給病人拿飯。病人們一律使用編號來辨識,而金素敏自己則扮演精神病院院長。
實驗總共進行了十天,金素敏得出的結論再次證實了金巴托醫生當年的試驗結論,説明了角色扮演直接影響一個人的行爲;然而她的實驗結論也推翻了金巴托醫生的另一個論點,她指出處於弱勢角色的人們並不會如金巴托醫生所說的那樣接受他們被剝奪權利的角色,反而會不間斷向擁有權力的人們發出挑戰,以便奪得權利的角色。
金素敏的實驗進行到第五天的時候,扮演看護的角色開始出現虐待病人的跡象,例如不給飯病人吃,或者以語言詆毀病人,嘲笑病人為樂。第七天開始,扮演病人的角色開始有了小規模的騷動,他們開始各自產生攻擊傾向,不聼看護的指令,還威脅要攻擊看護。到了第八天,大規模的騷動開始了,隨著一個病人發動了對一名看護的攻擊,其他病人們也一同沖上前去攻擊其他看護,最後病人們搶走了廚房的鑰匙,把看護們壓制在墻邊。從這一刻開始,權力的位置開始調換。當第十天實驗結束的那一天到來,被壓制的看護們開始產生了攻擊傾向,意欲奪回鑰匙。
這場實驗引起了一陣躁動,許多人批評金素敏的實驗不道德,但同時國家政府卻欣然採納了她的實驗結果報告裏提出的建議,以改善精神病院的騷動情況。
在那以後,金素敏順利博士畢業,也加入了許多有名的研究團隊。然而那之後的所有研究都沒有再像當年那場模擬精神病院實驗那樣地輝煌成就,她的名字逐漸地消沉下來,但是所有知道她是誰的人都一直很尊敬她當年的成就。
就在她意志消沉的那時候,國防部竟然聯絡上了她,給她重新有了生活的樂趣。
S.I.R.D.。Speci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Division. 特別調查和研究部門。
金素敏只要想起這四個字母所代表的隊伍和她在隊伍裏的身份,就開始感覺到喉嚨裏一陣難以下嚥的不適感。是在這個隊伍的身份給了她幹勁,然而也是這個隊伍的身份給了她現在的落魄。
S.I.R.D.是國防部的機密部門,成員只有四個人,負責調查一些警方覺得太過棘手,需要多方面專家協助的案件。而S.I.R.D.的四個成員,正是聚合了多方面的專家;她自己便是心理學方面的專才。
三年前開始,S.I.R.D.不再接收任何案件,金素敏這三年來像一只行屍走肉,沒有靈魂,沒有生活的動力。S.I.R.D.這東西,給了她靈魂,也帶走了她的靈魂。
像毒品一樣。
想著,金素敏又嘆了一口氣。她擡頭,發覺自己已經走到公寓門前。她掏出鑰匙,打開門。
就在這時候,她的手機卻突然作響。金素敏瞄了眼手機,是隱藏號碼:“喂?”
“我是伯克森。”電話那頭傳來一把久違的男聲,金素敏的心跳漏了一拍。
“S.I.R.D.今晚十一點召開任務會議。”伯克森說完,也不浪費任何唇舌,就蓋了電話。
金素敏望著手機三分鐘之久,然後她感到心臟加速了跳動。 |
|
|
|
|
|
|
|
发表于 10-9-2010 04: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沙发,留个脚印,明天继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9-2010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冰之颖
谢谢你的期待,我会努力勤劳更新的……orz 加油啊!!XD |
|
|
|
|
|
|
|
发表于 24-11-2010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把,我开始推理,米米借我那本精彩的《龙纹身少女》,是为了引起我对推理小说的兴趣~XD(胡说八道)
无论如何,趁着自己对推理小说尚有浓厚的兴趣,赶快看了留意见~
照惯例(哪来的惯例)先从一些技术性问题开始~(米米的少得很,所以读得很快乐,挑到的时候也特别有成就感<——变态)
麗娜在兩年前才終于爭取到了受認可、受尊敬的這個地位。
Irumi 发表于 15-8-2010 11:16 PM
我觉得,这句稍微调整成:
爭取到這個受認可、受尊敬的地位。
会比较顺口吧?
****************************
看到这个最新章节,我的感想是:米米果然掌握了西方破案类故事的精髓,一开始都以介绍人物背景为主,中间也穿插了事主(客户)之类的,而这些全都可以在之后成为很好的伏笔。
基本上米米说故事的技巧已经有自己的风格,这个推翻了惯例感性的技巧,而使用了比较多快节奏的写法,不失为一个新尝试。
当然因为我没看过太多犯罪破案类作品,所以没办法很客观地给太中肯的评价。
不过我是觉得,把背景设定在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其实是个很大胆的挑战。
而目前为止感觉你还处理得相当不错,所以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数字一直说,过了六个章节还维持在“人物介绍”的阶段,似乎有点慢,但我觉得这种程度的人设+背景铺陈,还是可接受范围内。
也可以当作趣味性的阅读过程。
结论……结论就是,等你写到结局之后,才给你整体的结论吧。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