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inchew.com.my/node/149284
(檳城)經驗老道的金商因一時貪心而陷入“投資金條”騙局,25年苦心經營所得逾300萬令吉積蓄,在短短3個月後化為烏有。 金商被騙300萬 這名來自檳城的金商於去年被騙走畢生積蓄後,於1月據情報警。 這名金商不是“投資金條”騙局的唯一受害者,因為檳州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組至今已接獲州內約60名受害者的30宗投報,而他們的損失總額則高達2500萬。 檳州商業罪案調查組主任羅斯里助理總監透露,武吉阿曼警察總部已介入,因為警方相信全國各地還有許多此類騙案的受害者,而且人數和損失數額相信遠遠超過現有的記錄。 羅斯里說明,“投資金條”騙局的經營手法並不高明;受害者多數是40歲以上的富有人士。 “詐騙集團是以市價出售金條給受害者,由於受害者可保管金條,且每個月可得到3%的利息,所以有許多人士紛紛拿出巨款‘投資’。” “問題在於投資3個月後,騙子就會要求投資者加額更新投資,並把金條交出來給他們檢定重量,不然就必須折價把金條賣回給他們(騙子)。” 他說,許多投資者紛紛把金條交出來供“檢定”時,騙子就捲走投資金和金條。 “當然,警方知道一些精明的投資者並沒有交出金條,所以他們並沒有損失,而且還賺了3個月的利息。我希望他們挺身而出協助調查。” 追查10負責人及首腦 他說,警方調查後掌握了這不法集團的消息,目前追查10名負責人的下落,包括來自吉隆坡的首腦。 他說,公眾要投資前應該認真咨詢合法的投資公司和相關政府單位,比如警方或國家銀行。 針對記者詢問為何當市面廣泛討論“金條投資” 課題時警方沒有主動調查或採取行動,羅斯里說,鑒於權限問題,商業罪案調查組無法在相關集團構成欺詐行為前介入調查。 他說,公眾若發現任何可疑的投資活動時,可以第一時間向國家銀行等有監管權的機構提出投訴。
星洲日報‧2010.02.10
大家请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