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茀康(右)與校長黃惠春一起分享在全國學聯賽取得的輝煌成績
http://mykampung.sinchew.com.my/node/97199?tid=9
(柔佛‧新山)新山寬柔二小學生王茀康在泳池的優異表現,不但讓他成為全國小蛙王,更吸引新加坡體育學校的目光,有意將他招攬旗下。
王茀康從7歲開始接受游泳訓練,並在隔年參加比賽。他至今已12歲,參加過的比賽近20項,奪得近120面獎牌,其中金牌就佔了約40面;他的強項是在蛙泳。 儘管訓練十分辛苦,課業與參賽壓力也頗大,卻沒有影響他的課業。茀康目前每項科目的平均分數都在七八十分,十分難得。 王茀康3月才在雪蘭莪州沙亞南舉行的全國學聯賽中,連奪4面金牌和4面銀牌。他出色的表現,也幫他贏得組別中“最佳泳手”的榮譽。 他稱霸50公尺蛙泳、100公尺蛙泳、200公尺混合泳和50公尺蝶泳;贏得銀牌的項目則是100公尺蝶泳、50公尺自由泳、100公尺自由泳和200公尺自由泳。
每週赴新接受訓練 王茀康今日接受《星洲日報》訪問時說,他除了在本地受訓外,每週也會有一兩天到新加坡,接受一名中國籍游泳教練的訓練。 他表示,與他一起受訓的還有許多新加坡小泳手,結果其中一位朋友知道他的優異表現後,便把他推薦給新加坡體育學校。 “我已經把申請表格等相關文件提交至新加坡體育學校,目前還在等待學校安排考試時間。” 根據《星洲日報》掌握的消息,新加坡體育學校錄取王茀康的機率頗高,並有意予以有條件的免學費優待。
電視泳賽片段引起興趣 一個游泳比賽的電視片段,讓當時7歲的王茀康從此深深愛上游泳。可是,性格文靜的他,並沒有馬上向家人透露想學游泳的心願。 不過,細心的父親在發現孩子老是追看游泳比賽的電視片段後,於是鼓勵並讓孩子學游泳。 由於茀康的舅舅是一名游泳教練,所以茀康一開始便向舅舅學游泳。他過後,也分別跟隨2名中國藉教練和一名本地馬來教練。
每週6天受訓各2小時 王茀康今日的亮眼成績,是他用不斷接受辛苦的鍛練換來的。 他每週有6天在受訓,每次受訓是2個小時;若遇到學校考試,他會縮短受訓時間。 他還記得在跟常教練學游泳的時候,讀下午班的他放學後就坐著爸爸的車,從學校去新山百合花園一家俱樂部,在那裡的泳池接受訓練。 “因為沒有時間吃飯,我就坐在車上吃媽媽做的飯盒。可是,因為車子搖搖晃晃,我吃得很不舒服。”
曾萌放棄念頭惹怒父親 茀康還記得曾經因為練習得很辛苦,再加上擔心功課做不完會被老師罰,在1年內萌生五六次放棄的念頭。 “我二年級時有一次去到泳池,就躲在柱子後不要下水。當時爸爸很生氣,不過他沒有罵我,只是把我載回家。回家路上,我知道爸爸很生氣。” 不過,他真的很愛游泳,而且他覺得自己若不能夠再游泳會是一件很傷心的事,所以他隔日便回到泳池受訓。 “我怕爸爸生氣,也不想半途而廢!” 從此以後,他沒有再無故缺席游泳訓練,就算有時練習時因為重復一樣的動作而感覺無聊,他還是堅持教練的指示,完成教練指定的動作。
開心接新國學校邀請信 王茀康接到新加坡體育學校的邀請信後,感覺十分開心和光榮。 但是,低調的他並沒有和同學談起,一直到校長黃惠春在課室裡提起時,同學才知道這個消息。 關於未來的問題,他沒有想太多,只是想可以唸書、游泳。 不過,他希望未來可以代表馬來西亞參加游泳比賽,甚至成為一名游泳教練。
享受擊敗對手感覺 談到比賽的問題,他表現得很興奮,因為他很享受擊敗對手的感覺,更享受站上領獎台的那一刻。 不過,他表示參加比賽時還是會感到緊張,所以他會經常參加比賽,好讓自己習慣比賽的氣氛,不讓自己那麼緊張。 父母功勞最大 王茀康能有今日的成就,他父母的功勞最大,因為他們平日不但載著孩子去練習和參賽,也在賽場為他打氣。茀康贏得比賽時,母親還會送他泳具當作鼓勵。 當記者問茀康想對父母說甚麼話時,他靦腆地說:“很謝謝他們囉!” 這句由衷的謝謝,或許是茀康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最深處、也是最想向父母表達的心裡話。 茀康的爸爸在新加坡從事裝修承包工作,母親則是一名家庭主婦。茀康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大他一歲的姐姐,還有一個正在讀小學二年級的弟弟。 王家三姐弟不但都學習游泳,而且出外參賽,並在比賽中各有斬獲。
崇拜美國男飛魚 美國男飛魚菲爾普斯是小蛙王王茀康心中的超級偶像,而且他還會收集有關菲爾普斯的新聞剪報。 他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收集菲爾普斯的剪報,因為他長大後也想像對方一樣,成為世界著名的男飛魚。 他說:“菲爾普斯很會游泳,我很崇拜他,我長大後也要像他一樣。” 儘管茀康忙於游泳訓練,他卻沒有荒廢課業。 他說:“我上課時會專心聽老師講課,因為回家後做完作業就得趕到泳池受訓。平時老師叫我做甚麼,我就做甚麼,不會的就問媽媽或姐姐。”
黃惠春:家長應讓孩子發揮才能 新山寬柔二小校長黃惠春說,若一個孩子具有運動潛能,家長應珍惜孩子這方面的才能,並儘量讓孩子發揮。 她表示,家長在認同孩子才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只有全力鼓勵和支持,孩子才能有出色的表現,絕不可以只是說說而已。 “茀康的特出表現的確為校爭光,是學校很高的榮譽。可是,從另一點來看,我也想通過王茀康的成就,讓學生和家長看到,我們不只著重學術。” 她發現許多家長把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學術表現,並認為只有學術成績才是絕對重要的。 “從茀康的例子,我們看到體育方面也能夠給一個孩子表現的機會,我希望用他來激發其他學生。” 黃惠春表示,茀康能有今日的成績,這要歸功茀康的父母,因為他們的付出讓茀康得以發光發亮。 她也讚賞茀康在游泳比賽取得亮眼成績之餘,課業方面也沒有受到影響,這證明茀康的智商和情緒商數都平衡。
再见了。。。。我的祖国 马来西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