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位置全倒反‧古晉出現“鏡面人”
(砂拉越‧古晉)一名全身內臟位置錯位的男子,50年前因腹痛接受檢查,赫然發現自己是一名罕見的“鏡面人”。 所謂的“鏡面人”是指,有關人士內臟有異於常人,所有內臟都錯位長在另一邊。在醫學上,常把內臟錯位的人叫“鏡面人”,因為就像正常人的內臟在照鏡子時看到的影像一樣。 50年前腹痛檢查發現 現在80歲的何永發居住在古晉民達華。他是在1960年才發現自己是“鏡面人”。 古晉專科醫院的腸胃肝內科專科醫生孫思陽表示,這種“鏡面人”並不多見,500分之一人中會出現腹部或胸部內臟倒反。至於,腹部及胸部內臟也同時倒反的,則非常罕見。 回憶往事,何永發向《星洲日報》稱,當年從事捕魚業的他,在海上捕魚時感到腹痛,上岸後前往看醫生,醫生驚訝發現他的身體結構與常人不同,心臟錯位。他的心臟長在右邊,而不是左邊。 不過,那一次的腹痛屬普通腹痛,並無大礙。 後來,他在2000年前往中國旅遊時,腹激痛,中國醫生未能診斷出他身體出現甚麼毛病,僅認為是普通腹痛。不過,腹痛並未紓減,在旅遊回來後他即刻前往就醫,被診斷出是盲腸炎。 當時才發現,他不只是心臟錯位顛倒,身體內所有內臟都錯位顛倒長在另一邊。 子孫滿堂身體健壯 一位貼心的醫生當時還特地寫了一張字條給他,吩咐他往後一旦有何不適前往就醫,必定要將字條拿給主診醫生,以免錯位診斷。 開朗的何永發並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認為內臟錯位並沒有甚麼大不了,生活還是和平常無異。 如今已80高齡的他已子孫滿堂,身體非常健壯,未有任何病痛,即使是小毛病也不常出現。他的興趣不多,除了在家追看連續劇,也常出外找朋友喝茶聊天,快樂的度過每一天。據瞭解,過去,中國也曾經發現多宗“鏡面人”事件,不過,大馬有此種個案並不多。 主診醫生:非疾病或遺傳‧鏡面人可正常生活 《星洲日報》記者早前趁何永發前往古晉專科醫院進行體檢時,向主診醫生孫思陽瞭解情況。 孫思陽說,何永發屬於少數之一,所有內臟器官的部位都與常人不同。 孫醫生表示,內臟倒反並不是一種病或遺傳所致,而是胚胎在母體發育期間內臟定位在相反的位置。 胚胎發育期間未反轉 實際上,孫醫生指出,精子在母體內受孕初期,胚胎內臟原本是相反。直到懷孕3至4個月後,才會反轉過來。何永發情況較特殊,發育期間未進行反轉過程。 不過,他認為,這並不會為人體健康帶來任何影響,鏡面人仍可與常人一樣正常生活。唯在身體不適或出現任何毛病時,必須向主診醫生說明。 孫思陽行醫多年,未接觸過所有內臟錯位的鏡面人,何永發還是第一位。不過,他則碰過,胸部或腹部內臟相反的病人,這種幾率並不多。
星洲小詞典
鏡面人 “鏡面人”又稱“鏡子人”或“鏡像人”,即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心臟、脾臟在右邊,肝臟位於左邊,心、肝、脾的位置好像是正常臟器的鏡中像。 “鏡面人”雖然內臟全部錯位,但只是位置發生變化,相互間的關係並未改變,因此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對健康與生活都沒有太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鏡面人”一旦患病,醫生如果照常規判斷極有可能發生誤診。 目前,醫學上對“鏡面人”現象的成因還沒科學定論。有醫學專家認為,“鏡面人”是在人體胚胎發育過程中,與父母體內基因的一個位點同時出現突變有關,其發生幾率大約為百萬分之一。 胚胎在發育的過程中,不同內臟發育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但孕期8週之內,各個內臟原基就奠定了,這是質的變化。8週之後,開始量的變化,內臟發育長大。毫無疑問,“鏡面人”的內臟是在孕期8週之內就決定了。 反位的內臟在8週之後是如何發育的呢?以腸子發育為例。正常情況下,原先只是一段呈直線形的腸子在發育的過程中不斷長大,腹腔不能夠再直線容納,就需要旋轉。腸子會首先向腹壁突出,然後按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之後再逆時針旋轉90度。可原基反位的腸子不是逆時針旋轉,而是順時針旋轉或者不旋轉。如果腸子反位的話,極有可能帶動其他內臟反位,比如心臟。因為,內臟是相連的,其中一部份內臟的反位必定會影響其他內臟的位置。 “鏡面人”因手腳等是對稱的,表現不出來,只有通過單體臟器才能看出來。“鏡面人”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如果各個臟器不產生疾病,將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活。但大部份“鏡面人”都會有多發性先天畸形,能活下來的比較少。 |
星洲日報‧2010.03.18
http://www.sinchew.com.my/node/153349?ti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