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arjon1118

首相救市方案 美國商學院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9-9-2009 1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carjon1118 的帖子

你的经济肯定不及格。你拿什么跟美国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9-2009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oshiba1 于 29-9-2009 11:51 PM 发表
你的经济肯定不及格。你拿什么跟美国比较?


拿一条毛,比人家的头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9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carjon1118 的帖子

啥么意识来的?可以解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9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预算案将检讨津贴制度
我国连年赤字财政捉襟见肘
作者/本刊梁志华 Sep 30, 2009 12:06:03 pm
【本刊梁志华撰述】首相纳吉昨天表示,政府接下来每月将会额外支出10亿元,一直到2010年杪,以稳住国家经济。不过,意识到高企不下的财政赤字(Budget Defisit)必须受到控制,政府接下来会更选择性发放津贴(subsidy),并可能在来临的2010年财政预算中,重新检讨政府津贴,推出一套新的津贴制度,来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同时,纳吉也表示,政府在明年的全年整体开销也将稍微下滑。
基本上,10亿元的额外政府支出,是纳吉政府为“保经济”推出的经济刺激配套的后续动作。显然,尽管马来西亚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不过,纳吉对经济能否顺利摆脱衰退,还是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正如纳吉所言,他希望当政府这个“每月额外10亿元政府支出”的计划在2010年杪结束之际,全球经济已经完全复苏。
这个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马来西亚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Export to GDP)的比重高达1.11倍(111%)。如果全球经济不能及时回到正规,那么,马来西亚就必须依赖国内需求来支撑经济。马来西亚只有近2700万人口的内需市场,实际上不足以填补出口下跌所空出的缺口。再加上商家和消费者在经济不景气时趋向谨慎投资与消费的心态,政府无可避免必须介入,带动内需继续增长。
回到纳吉昨天的谈话内容,这基本上可被视为是替即将在10月份公布的2010财政预算案热身。纳吉的谈话,直接反映出了纳吉政府目前所面对的困境:政府已经没有挥霍的本钱,接下来必须开源节流。
这并非新鲜事,也可以说是大家预料中之事。在经济危机下,收入减少,开销增加,这势必对政府已经沉重的财政压力,造成更大的负担。虽然这次由欧美国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没有选择,只能接受。但是,马来西亚政府在过去多年来从不曾未雨绸缪,口袋宽松时没有积极去改善政府的财政状况,对财政赤字视而不见。如今到了紧要关头,政府财政捉襟见肘,只能说是咎由自取。
政府染上赤字隐
阿都拉扭转失败

马来西亚经济研究院(MIER)执行董事莫哈末阿里夫于9月14日在《太阳报》(The Sun)撰文,直指政府需要对财政进行改革(Fiscal Reform)。他指出,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在财政政策上,一直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这52年来,马来西亚政府有46年的时间处于财政赤字,只有短短六年取得财政盈余(Budget Surpluses)。这六年的财政盈余主要出现在1993年-1997年的经济蓬勃期。
为了应付1997/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时任首相的马哈迪通过大规模的政府支出,来协助马来西亚走出经济黑暗期,最终促使马来西亚又回到了财政赤字的时代。虽然在经济衰退时期,使用非常手段(财政赤字政策)来撑住经济是无可厚非的事。不过,在度过经济危机后,政府似乎染上了财政赤字的瘾,不能自拔。即使政府在经济好转时,有机会削减财政赤字,但是,这些年来政府还是放任不管,一直维持在财政赤字的状态。
当年为了应付经济危机,同样采取财政赤字政策的经济体,如韩国和泰国,在度过经济难关后,近年来已迅速回到财政盈余的轨道上。就连当初受金融风暴打击最大的印尼,也能够把财政赤字收窄至比马来西亚还要低的水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这些年来,政府其实不是没有尝试削减财政赤字。前首相马哈迪与阿都拉前后把财政赤字从2000年的5.5%,削减至2006年的3.3%。尤其是阿都拉,在上任后的几年积极推崇“削减财政赤字”,大刀阔斧腰斩了多项马哈迪在位时推动的大型工程计划。
但是,已过惯了马哈迪时代那种政府大撒金钱,把数十亿元计的工程合约送到私营商家门口的日子,让商家难以接受政府缩紧裤带,开始怨声四起。更糟糕的是,政府本身也没有财政纪律,不把财政赤字当一回事,最后经不住商家的怂恿和压力,又在2007年重新打开水喉,扩大政府支出。
明年收入肯定大缩水
财政赤字或突破11%

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再次爆发,马来西亚经济陷入衰退,政府不得不再度启动“大规模的扩张式财政政策”,前后透过两项总值670亿元的经济刺激配套,来支撑经济。其中,政府在刺激配套中的实质支出高达220亿元。这导致政府的财政赤字在今年将飙升至7.6%的水平,已经远远超过97亚洲金融风暴时期5.5%的财政赤字纪录。
随着政府明年的收入肯定大幅缩水(因为政府在明年的税收入帐是来自今年的),而政府在公共开销方面,采取扩大财政支出的政策,再加上纳吉今天又宣布“接下来每月将会额外支出10亿元”,这意味着,明年的财政赤字将会更严重。根据莫哈末阿里夫的估计,政府明年的财政赤字,不排除可能突破11%水平。基本上,马来西亚只曾在80年代出现过双位数的财政赤字,试过在1982年达到近16%的纪录水平。
虽然政府在这轮经济危机中,通过经济刺激配套,大幅提高发展开销,是导致财政赤字飙升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政府最根本的问题,不是这些周期循环性的“额外政府开销”,而是政府的财政纪律。简单来说,政府在过去的数十年来,正因为缺乏财政纪律,没有严加管理政府开支,以致政府开支,尤其是营运开销(Operating Expenditure)陷入一个结构性的僵局。
莫哈末阿里夫指出,政府的营运开销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比政府收入的增幅还要快,这可能导致政府营运开销在近期内超过政府收入。这意味着,政府可能必须面对真正的“入不敷出”的窘境(因为发展开销如同额外开销,跟随经济好坏,可增可减;但是营运开销如同企业的日常开销般,不能说减就减)。更糟糕的是,政府至今仍没有采取任何实际的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F1赛车队华而不实
我们已无挥霍本钱

纳吉在昨天宣布“可能在来临的2010年财政预算中,重新检讨政府津贴,制定一个新津贴制度,来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可以视为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据估计,马来西亚政府在2008年对各个项目的津贴总额达400亿元。这基本上占670亿元经济刺激配套的近60%比重。由于马来西亚人长久以来生活在一个津贴的世界里,以致扭曲了商品的真正市场价格。
同时,在政府的津贴中,很多钱其实没有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比方说,燃油津贴的最大收益人,不是普通民众,而是那些驾豪华房车的有钱人,还有那些拥有大船的大财主,因为这些富人不仅可以享受到这些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津贴,而且,用最多燃油的是这些富人,所以,享受到的津贴也最多。
当然,如果纳吉政府真的重新检讨津贴制度,希望政府可以把从津贴上省下的钱,好好地用在改善人民生活素质上,比方说,提供一个更全面的社会保护网(Social Safety net),确保人民在面对任何外在冲击(External Shocks),如经济衰退时,可以安然度过危机,而不是把钱浪费在一些如F1车队这种“华而不实”的计划上。毕竟,我们已经没有挥霍的本钱了。
http://www.merdekareview.com/news/n/10890.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9 04: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放炮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9 10: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读了报章。
专家预料两三年内将征收3-5%的消费税。
意思是说,每买一种东西就须缴税以挽救连年赤字的国库。
以后,连买条内裤,吃餐kolok面都需缴税。
这种把国家经济衰退的负担加诸在消费人身上的策略,是否值得哈佛研究?
还是哈佛商学院只是研究失败的个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10-2009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 于 29-9-2009 09:56 PM 发表

题外话,请问这位网友,你的头像就是你本人吗?哈哈!

别问的这么直接吧

原帖由 satmy 于 29-9-2009 10:44 PM 发表
1 MALAYSIA 的基金好像卖不完
没人要买BN的香蕉基金
买100随时变1

那马来西亚版的雷曼兄弟不是要要上演了。


原帖由 :》 于 1-10-2009 10:04 AM 发表
刚刚读了报章。
专家预料两三年内将征收3-5%的消费税。
意思是说,每买一种东西就须缴税以挽救连年赤字的国库。
以后,连买条内裤,吃餐kolok面都需缴税。
这种把国家经济衰退的负担加诸在消费人身上的策略,是 ...


那是迟早的事,高膨将要来临。有趣的说。
说不定可能来个十到十五扒的消费税。让大家趴趴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谈到发展时, 很多人又拿先进国美国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1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结论 : "部分"古晋人高傲到,把哈佛商学院研究生当白痴 ,书呆子

[ 本帖最后由 carjon1118 于 5-10-2009 12:1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1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回来,我是从头到尾不支持不同条件拿来比较的 .

成熟市场是不被"风声"影响的市场.

赚钱的公司,肯定是增值的.

不成熟市场,不赚钱的公司也会被"炒"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9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jon1118 于 5-10-2009 11:54 AM 发表
结论 : "部分"古晋人高傲到,把哈佛商学院研究生当白痴 ,书呆子


那你拿那里来比???
新几内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9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rjon1118 于 5-10-2009 12:11 PM 发表
话说回来,我是从头到尾不支持不同条件拿来比较的 .

成熟市场是不被"风声"影响的市场.

赚钱的公司,肯定是增值的.

不成熟市场,不赚钱的公司也会被"炒"高.


台湾,韩国以前比较落后,现在比较先进所以也不能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0-2009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能告诉我吗???
为什么马路铺了有铺, 就是那厚厚的1-2寸吗???
还有为什么都是补到东一块西一块小小薄薄的一片???

我去中国这么落后的国家的马路也有6-12寸这么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tmy 于 5-10-2009 01:00 PM 发表


那你拿那里来比???
新几内亚???


我说过,基本上世界没有一个地方的条件和古晋相似。
拿好的或拿差的比都不公平。
说白一点就是不要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0-2009 01: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atmy 于 5-10-2009 01:01 PM 发表


台湾,韩国以前比较落后,现在比较先进所以也不能比


地理位置我已经讲过了,不要再辩论了

单单谈人才 。有句笑话你应该听过 "台湾招牌跌下来都会砸死几个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9-2025 06:10 AM , Processed in 0.16886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