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ethos

基督論壇低素質的原因之一-對釋經學的近乎無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9-2009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thos 于 14-9-2009 01:07 PM 发表


谢谢建议。

我的心愿不大,只要部分网友(现在或以后)能比较全面地回答(相对于狭隘与偏见)以下问题,那么这个THREAD 已完成任务。

1) 单单阅读圣经文本 (例:中文翻译版本),我们能掌握理解圣经多少呢?

...
教会传统?基督新教有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9-2009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从更基本的开始吗?因为我感觉上很难。。

希望可以从这帖上学习到该学习的。

[ 本帖最后由 傻敏 于 15-9-2009 01: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9-2009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傻敏 于 15-9-2009 01:23 AM 发表
不能从更基本的开始吗?因为我感觉上很难。。

希望可以从这帖上学习到该学习的。


敏,您好。

谢谢您阅读这个主题的帖子。

在灵修的层面里,我不否认人人可以阅读圣经而且能得益处 (不否认圣灵能以这个方式造就人)。但如果将个人灵修的[亮光]推到/引伸到一个[放诸世界,普遍性正确的原则],然后要大众认同,那么这已经过了头/过度跳跃(例:没经过严谨释经/诠释) 。简而言之,这个错误是:将灵修的个人领悟,过度放大为圣经真理。

现代大马华裔基督徒(大部分都是中学以上程度的) 能读,能写。因此没有借口只停在灵修式的读经或只满足与牧师/属灵领袖的喂养。那么就应该明了读经的基础在于掌握圣经释经学和诠释学。

如果您对帖子有不明白的,不妨提出来,我们会尽量回答您的。

加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9-2009 11: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傻敏 于 15-9-2009 01:23 AM 发表
不能从更基本的开始吗?因为我感觉上很难。。

希望可以从这帖上学习到该学习的。

就掰一个极端一点的比喻吧。

假设某教会的信徒们什么东西都要"从圣经的角度解释"、"从神的角度解释"、"从圣灵的启示解释"。有一天,甲的车子开不动了,他却除了驾车之外对汽车的运作原理一点都不懂。于是他就尝试"从神的角度解释",在汽车旁又祈祷又敬拜赞美的,希望车子能因信心突然开动。结果,神迹倒是没出现,不过某路人看见了就好心帮他弄一弄,车子又可以开动了。甲不但没问清楚毛病的原因,也不感谢路人的好意,却当场感动流泪大声祈祷感谢上帝,就开车走了。又有一次,乙病了。因着"从圣灵的启示解释",他就觉得是被疾病的灵所攻击,于是就每天不停的祈祷。某邻居了解了他的思想习惯,就介绍他服用"合乎圣经满有恩膏大能的属灵圣洁吗哪"。过了几天,他就痊愈了。和甲一样,他也不问清楚自己是怎么害病,而是到教会里分享"跪下祈祷更蒙上帝垂听"的见证。

甲的车子不能开动,原来是因为汽油没了。路人是给他车子添了一点油,所以解决了他的问题。而乙,则是因为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加上缺乏基本卫生知识,于是生病了。邻居是用属灵理由包装补品以及一些中药,所以帮他解决病痛问题。然而,如果甲自幼对基本科学以及机械原理全然无知,乙连细菌维他命是什么东西都未曾听过,那么这些对一般人而言是极为普通和基本的知识,对甲乙而言却是恐怕要花好一段时间学习才有可能搞清楚的东西。

回到你的问题。正如上述例子那样,这些文章是有采用好些语文研究(包括语言哲学)的论说和原理作为探讨工具。问题是,教会界通常提倡信徒对圣经只需要"凭信心"就够了。即使是有接触到文学之类的,绝大多数是教导如何写"属灵文章",鲜少(甚至完全没有)教导更深入的语言原理。所以,无论是探讨方式还是论述原理,文中许多信息恐怕是习惯教会文化的读者们所难以了解,尽管这些工具和论述对另一些读者而言可能已经是很基本的东西了。所以,放下教会术语习惯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去学习诠释圣经,对许多信徒而言,就是一门learning curve相当陡斜的学问了。

中译版本有时读了会很头昏脑涨。故,建议找一本原著来读:The Hermeneutical Spiral: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



这本书在圣经语言研究方面是很基本的课本。如果你住在雪隆一带,建议你去智慧或书花询问。Evangel总部应该也有。类似Salvation的灵恩派书局就不怎么可能会卖这样的书了。



[ 本帖最后由 客旅 于 16-9-2009 01:03 A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珂赛特 + 1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9-2009 06: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奇~楼主你会看希伯来文和希腊文吗?你在哪一间神学院念书的呢?
我一直很想学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真的很希望有一天可以看原文的圣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9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翼以亿 的帖子

我只學過基礎的希伯来文和希腊文。現在依然需要原文工具書以了解原文的結構﹐字根等等。至於神學﹐我只能在照顧妻兒之余慢慢地修讀。

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7-9-2009 0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章(1) 情境


  要认真研究圣经,第一步就是要衡量一段经文所处的整个情境(译注:在本书中, context译为情境、处境、上下文等)。倘若没有掌握整体的情形,就进行分析,这样开始的第一步,就注定其解释必不准确。离开情境,话语就失去意义。如果我说:「你的一切都要拿出来给它。」你一定会问:「『它』是什么意思?」「我要怎么作?」若不说明所处的状况(situation),这个命令就缺乏内容,变成毫无意义。在圣经中,上下文提供了经文所处的状况。

  在研究圣经的时候,有两方面必须先行考虑:历史情境与逻辑情境。第一个范畴,就是研究该卷书导论方面的资料,以判断该书所面对的状况。第二个范畴,是用归纳法来追踪一卷书的思路发展。在仔细分析一段经文之前,这两方面都必须弄清楚。历史与逻辑情境提供了骨架,一段经文的深刻含义必须建立于其上。若骨架不强,解释的建筑必然会崩塌。


历史情境

  一卷书的历史背景资料,可以从几种资源取得。最容易到手的,就是较佳注释书中的导论。许多这类注释书都有相当详细的摘要,说明各项问题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好是参考近日出版、研究深入的著作,因为最近数十年来资讯爆炸惊人。较老的著作不会提供令人兴奋的考古学发现,或近年有关圣经背景资料的新理论。旧约或新约导论也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们处理的范围较单卷的注释书更广。第三种资源为字典与百科全书,其中的文章不但讨论书卷,也讨论作者、主题,和背景问题。考古学与地图让我们能掌握一卷书背后的地志。像约书亚记或士师记等历史书,这方面的资料就非常重要。旧约或新约神学著作[如:赖德(Ladd)]常让我们明白单卷书的神学。最后,介绍圣经时期习俗与文化的书也很有价值,能澄清经文所特别强调之事的历史背景。

  这个步骤是收集第二手资料,作为解释经文的准备(在开始解析研究的时候会用到)。从这些来源得到的资料,并不是最终的真理,却像一张蓝图,是基本的计划;当解释的建筑最后搭起来的时候,这个计画可能会更动。这些概念都是别人的,我们以后仔细研究,或许会得到不同的概念。这种预先研读有其价值,它使我们能远离二十世纪的角度,对于经文古代的情况产生更强的警觉心。在此我们需要思想几方面:

  1.从某方面来说,作者的问题对历史批判研究比较重要,对用文法与历史来作解析,好像不太相关。可是,这一点仍然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来看一卷书。举个例子,在研读小先知书的时候,我们必须知道阿摩司或撒迦利亚是在什么时候、向哪些人工作,才能明白他们话语背后的状况。了解他们的工作与背景,都会有帮助。好的导论能将一卷书的整个历史重现在眼前。这是极有价值的解释工具,因为经文乃是向原初的文化发言,若不进入那个文化,我们就无法有正确的了解。

  2.写作日期也是一种解释的工具,使读者能解开经文的含义。如果但以理书是在马加比时期写的,它的意思便截然不同。倘若提摩太前书是在第一世纪下半叶,由保罗的一位门徒所写,它的色调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雅各书是写给西元一一O年之后分散的团体〔如:狄比流(Dibelius)的理论〕,它的解释也会不同。对这三个问题,我都持传统立场,这立场与我对经文的解释密切相关。启示录的时间,放在尼禄作王时(Nero,西元60年上下),和多米田作王时(Domitian,西元90年上下),在象征的解释上会有很大的区别。

  3.经文的对象,在文意上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境遇决定了该卷书的内容。当然,这个问题在新约更重要,因为旧约的作品总是写给以色列人的。然而,先知书背后的状况(例如以赛亚时代全国的情形)深深影响这些书卷信息的了解。希伯来书究竟是写给犹太人,还是外邦人,或是混合的教会,在解释上的确有区别。事实上,最后一类人的可能性最大,不过信中谈到的是有关犹太人的问题。几年以前,福音神学社收到一份彼得前书的论文,作者假定该书信是写给一间犹太人的教会。有人问他,如果收信者中有犹太人,也有外邦人,对他的论文会有什么影响;他必须承认,这一点会改变他整个论文。而事实上,彼得前书的对象的确是混合的会众。

  4.在这四方面中,目的和主题对解释最有帮助。在研读任何一段经文的时候,我们对于该卷书面对的问题和环境,都要有基本的知识,也要知道作者是用什么主题来谈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知道约翰在第一封书信中,是面对诺斯底派刍形的挑战,就很可能误解约翰壹书一章8-10节护教的语气。直到最近,注释家才开始研讨个别书卷的圣经神学。可是这是极有用的解释工具。倘若注意到一卷书的整体观点,对于其中个别声明的解释,就更容易准确。如果明白路加的重点是救恩(历史),同时他也强调一些主题,诸如圣灵、敬拜,和社会关怀,对了解其中的比喻--如财主与拉撒路(路十六)--会有很大的帮助。

  从这些来源所得到的资料,可以作为一种过滤器,将个别经文在其中滤过。在详细的解析与研读经文之后,这些预备资料或许会需要修正。它的目的是将解释的定律规范得更窄一些,让我们所提的问题更恰当,强迫我们回到原初作者的文化,以及经文背后当初的状况中。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将二十世纪的意义读入第一世纪的用语中。这种方法让人事先进行了解,将经文与背景衔接起来。同时,这些资料必须摆在经文面前,不要放在它背后;也就是说,在我们仔细研读个别段落时,或许会需要修正它。这份材料绝不可以勉强经文跟随它的指引,因为它是次要的,而主要的知识必须经由研读经文本身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09 0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2) 逻辑情境

  实际来说,逻辑情境是解释最基本的要素。我告诉班上的学生,如果有人打瞌睡,没有听到我问的问题,而倘若他/她回答「情境」,可能有一半答对的机会。这个词本身对经文的影响是一系列的。最佳的图解方式,就是一连串的同心圆,以经文为中心,向外扩展(参图1.1)。

  愈靠近中心,对经文意义的影响力愈大。例如,辨认文学形式的风格,可以帮助诠释者认出何为比喻,可是这一点比不上其他经文对该段经文的影响力。比方说,我们可以辨识出启示录是启示文学;虽然两约之间与希腊式的启示文学都可以提供重要的类似处,但是启示录大部分象征乃是取自旧约。从另一端来看,一个词汇或观念的意义,最后的仲裁者为其直接的上下文。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一章中用的词,与他在腓立比书第二章中的用法,不保证一定相同。因为语言的运作本来就不是如此;每一个字都有许多含义,作者的用法要视当时的上下文而定,与前一段中的用法无干。aphiemi一字是很好的例子,在约翰福音十四章27节为「我留下平安给你们」,而十六章28节则为「我又离开世界」。这两者不能互相解释,因为它们的用法正好相反。在第一处,耶稣给门徒一样东西;在第二处,他则是将一样东西(他自己!)从他们当中拿走。而「赦免」一字,我们更不能按平常的用法来理解(如:约壹一9)。其他经文能帮助我们了解语意学的范围(这个字可能有的不同含义),但是惟有当时的上下文足以限定可能性,指出其实际的意义。

  图1.l也将以下几章包括在内。一般所谓的「归纳法查经」包含几个层面,就是将整卷书作图表,和分析一个段落。归纳法一般是指个人对一段经文专心的研究,不使用其他工具书(如注释书)或资料。我直接进入经文,对它的含义自己下结论,而不是借用别人的结论来了解。这种掌握批判力的方法,使我在必须用注释书和其他材料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文时,不致过分受到它们的影响。我必须先有定见,再与其他人的结论互动。否则的话,我只是复述别人的意见而已。现成的资料带我进入经文背后的状况,而我自己归纳式的研读,使我能预备好资料,来评估各种注释书。

1.整体的研读:一卷书的图解。过去十年中,文学批判对圣经学界作出了很宝贵的贡献。在那之前,因着形式批判的影响,研究重点都放在单独的段落,不注重整体;学者将各卷书拆散,成为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部分,然后才分析其意义。注释书因为过分强调单字的研究,使这种不平衡的趋势更加恶化,甚至字与字之间都显得没有什么关联。然而,文学批判却指出,除非从整体来看,否则各部分就没有意义。惟有先顾及整体,然后才能针对其中各部分、按着中心信息来研究。实际而言,释经的过程可以简述如下:第一,将整本书作成图表,初步分析它的思路流向;接下来,专注于每一部分,察究论证的细节;最后,再重新调整全卷的思路发展,使其与各部分息息相关。

  阿德勒(Adler)和范道伦(Van Doren)合写的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1972:16-20),探究阅读的四个阶段:(1)初步阅读,重点在辨认其中的用词和文句;(2)调查式阅读,就是综览全书,找出基本的架构和主要思想;(3)分析式阅读,对全书作深入的研究,尽可能彻底明白其信息;(4)同类式阅读,即将所得的信息与其他类似书籍作比较,对主题作出第一手的详细分析。前面两个阶段是归纳法,后面两个则是以研究为取向,不单用到原来的文字(原著),也用到次要文字(对该书的解释,或其他人所写相关的书)。

  本章要探讨调查式阅读法。阿德勒和范道伦将这个方法分为两个途径(1972:32-44)。第一,翻阅介绍部分(序言、目录、索引),并浏览主要的篇章与段落,以明白全书基本的进展与中心思想。就圣经的一卷书而言,这就包括前言与各段的标题(如果用研读本圣经),再加上熟读重要的几章(如:罗-、三、六、九、十二)。第二,速读全书,不要停下来思想个别的段落或难明的观念。这方式使我们可以明白并记住全书的要点,不致立刻迷失在一些细节中。

  我要将这种调查式阅读法的范围再扩展一些,把结构发展也包括在内;我称之为「书卷图解法」(Osborne and Woodward 1979:29-32)。这时候最好用一本分段良好的圣经。我们必须记住,章节并没有被默示。事实上,是直到一五五一年圣经才分成节,有一位巴黎的出版商,名叫司提番那(Stephanus),他用了六个月将全本圣经分成节,然后出版了他最新的希腊文版。根据传说,司提番那是骑在马背上作这件事,而他分节的依据,是马行进时对他笔的震动!后来司提番那的版本普及各处,没有人敢擅自更动,而他的分法一直沿用到如今。问题是,司提番那对章节的分法常有问题,可是一般人以为他的判断乃是正确的,以致在解释各章各节时,没有顾到上下文。所以,我们在决定意义时,绝不可倚赖节的区分。分段乃是了解各卷书思路发展的要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9-2009 12: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提到《狂人日记》,突然想到:许多教会人士读圣经的毛病,就好像把《狂人日记》当日记来读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09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3)

我教导教会团体查经法,时常发现,对初学者而言,最困难的事就是速读每一段,写下重点。大家很容易一头栽进细节,却不懂得鸟瞰全章。在这一步,我们需要从整体来看,学生应当学习用六到八个字来作每一段的摘要。如果我们读得太细,摘要就会只反映出全段的前几节,而不是整段。这种错误会使整个研究有所偏差。在图1.2和1.3中,我用约拿书和腓立比书作例子,以说明这种方法在旧约和新约中都可使用。

  如约拿书的图解所示,按照顺序,以简短的话囊括每一段,只要顺着摘要看,就可以感受到全卷的思路。而综览整个图解,全书的轮廓便一清二楚。例如,我们很容易看出,第三章成就了第一章原初的目的,就是到尼尼微的使命,以及百姓的悔改。因此,全卷有两处平行,第一与第三章,第二与第四章。再者,重点为后一个平行,因此约拿书的要义不在于宣教,而在于约拿(和以色列)对神的态度,和对神要怜悯之人的态度。第四章是「故事的精髓」,教导神的怜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1-3 传道的命令;违逆与逃避 1-5 祈祷;约拿的痛 苦  1-3上 二度命令;约拿顺服  1-4 约拿发怒;神发问
4-12 神的风暴;水手的惧怕  6-9 祈祷;约拿的信心 3下-9 传道与尼尼微  的悔改5-8 神的教导(1):蓖 麻枯萎,约拿发怒
13-16 水手顺服,抛 约拿入海17 大鱼吞约拿入腹10 被吞出 10 神的赦免 9-11 神的教导(2):神的怜悯

图1.2约拿书的图解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1-2 问安1-4 合一与谦卑,不自夸1-4     警告犹太派 1 站稳
3-8 感恩:为相交与分享  5-11基督谦卑与高升的榜样 4下-6 保罗辉煌的资历  2-3 祈求合一
9-11 祈祷:为他们的爱心和分辨力12-13 责任与神赐的 能力7-11 为基督看一切为 有损4-7 劝勉:喜乐、温柔、为挂虑祈祷
12-14 他的囚禁使福音广传14-18 作见证,不埋怨、不相争 12-14 竭力更多得着基督8-9 思想美事并且去行
15-18 因敌人播扬福音而欢喜  19-24 称赞提摩太真正的关心 15-16 听从的呼吁 10-13 喜乐与满员,因他们的分享与基督的预备
18下-26无论得释或殉道都将欢喜25-30 称赞以巴弗提不顾性命17-21 真假教师的对 比14-19 喜乐与满足进一步的解释
27-30 虽遇逼迫仍然同心合意  20-23 颂荣与最后问安

图1.3腓立比书的图解

  如果我们将第四章定为「约拿的忿怒」或「忿怒得回答」,就会错失了要点,即:约拿学到了神赦免的意义。所以,每一段标题都必须抓住该段的要义。不过,我们也必须记得,这只是预备性的综览,在仔细分解之后,若有需要变更之处,还要修改。像约拿书或腓立比书的长度,作综览大约需花四十到四十五分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09 12: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ethos 的帖子

历史背景的注释书?有哪些介绍吗?或者网上有吗?

通常你们如果读这些注释书的话,是一口气读完才读圣经的吗?还是一本书一本书的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0-2009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译经学之前, 先搞清楚
1. 圣经到底是怎样一本书?(是生活百科? 是律法宝典?)
2. 圣经是“神启示的” 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代表圣经里每一句是神的心意???
3.圣经canonization的过程是不是神的引导?可不可靠?(看着历代教会为私利犯下的错误, 我有时真的很怀疑。。。)
4. 圣经是不是终极权威? 在良心和圣经之间, 人最终要依据哪一个? 很多人可以讲良心是很主观的, 但我认为译经大多时候也是很主观, 就算再仔细的译经学也会产生神学分歧。
5。 神的心意是不是要人在显微镜下解剖圣经来认识他? 或是以一种敬畏而神秘不可知态度来崇拜他?(改革宗过后, mysticism 是不是完全被否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08: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 socrato 的帖子

我本身对“神”的看法,比较强调从相当agnostic的角度去看“the Truth in person”。

主要的原因是:
1。bypass惯常的“人拟化”。
2。圣经强调对神的未知:避免奉theology之名搞theopsy。
3。圣经强调的“keep a distance from Yahweh”:拒绝把真理人拟化是人本身应有的自救醒觉,因为人自觉成为真理的时候就是自我毁灭的开始。
4。圣经书卷的解读,不得排除执笔者的情绪与主观:如此则能帮助读者体谅或同情作者处境,同时却也提醒读者把跨文化误读教条化的危险性。

良心当然是很主观。宗教观和典籍诠释自然也如此。读者能做到的,也就只有尽其所能以不同的主观角度去打造更加客观的思维。相信perfect和相信perfecting,是两种差别相当大的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0-2009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
请问哪里可以买 基督教释经学手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0-2009 10: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罗大家,与主题不相关的讨论我已经删掉了.谢谢合作.

珂赛特 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0-2009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珂赛特 于 30-10-2009 10:49 AM 发表
哈罗大家,与主题不相关的讨论我已经删掉了.谢谢合作.

珂赛特 启

谢了!呼吸也清新~若能也请在其他的主题把我及你友不相干"激烈的意见讨论"的帖子也请删~我也不想看到污秽满天飞~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1-2011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译经学之前, 先搞清楚
进入译经学之前, 先搞清楚
1. 圣经到底是怎样一本书?(是生活百科? 是律法宝典?)
2. 圣经是“神启示的” 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代表圣经里每一句是神的心意???
3.圣经canonization的过程是不是神的引导?可不可靠?(看着历代教会为私利犯下的错误, 我有时真的很怀疑。。。)
4. 圣经是不是终极权威? 在良心和圣经之间, 人最终要依据哪一个? 很多人可以讲良心是很主观的, 但我认为译经大多时候也是很主观, 就算再仔细的译经学也会产生神学分歧。
5。 神的心意是不是要人在显微镜下解剖圣经来认识他? 或是以一种敬畏而神秘不可知态度来崇拜他?(改革宗过后, mysticism 是不是完全被否决了?)

socrato 发表于 29-10-2009 05:04 PM


无它,就让这个主题浮起来。一两年过了,问题依旧。

不想再重覆回答类似的问题,弟兄姐妹可以爬完格子后延续讨论,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回应(5) -> 愚想,在人类探索种种可能性时,总免不了钟摆效应。

自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再经康德,自然科学的兴起,理性不知不觉被捧上了神台,而于上世纪达到了高峰 (现代思潮)。后现代思维的兴起的原因之一正是对理性主义(例:任何不能通过理性/逻辑的严格批判的,都是愚蠢的/迷信的) 科学主义(例:科学范畴之外无一物-或不存在),各社会制度(尤其是威权制度),包括系统神学的批判。

其实很讽刺,任何原初很好的运动/改革,走其极,就容易变成另一种盲目。(例:启蒙运动大大减少了凡事付诸奥秘的心态,但经数百年后,有的人则变成凡事付诸理性) 不过要感恩的是,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阅读和理解整个历史的演变,从中学习功课。

近期,一些福音派基督徒回归(较注重圣礼,各种节期,初期教父传统,灵修神学,拥抱奥秘的)天主教,东正教等等的事件不是偶然的。例子:Peter E. Gillqui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011 10: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一些福音派基督徒回归(较注重圣礼,各种节期,初期教父传统,灵修神学,拥抱奥秘的)天主教,东正教等等的事件不是偶然的。例子:Peter E. Gillquist
ethos 发表于 6-1-2011 09:21 AM



    本地有這樣的現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11-2024 03:43 AM , Processed in 0.15055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