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雨吟

文革后的中国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4-2010 03: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来这个论坛,的确有一种异常清新的感觉。的确LZ提到了中国人不再心存敬畏和谦恭、对祖先和文化的寄托和归属感减弱的现象。我生长在江苏的一个农村,深感小时候的教育的确与LZ提到的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有相似之处,只是后来渐渐淡了,尽管习惯了这种文化带来的处世态度而对此有所不舍,但今日的变化也是有其合理之处的,也与社会处于一种高速变化的状态之中有关,所以变化不是来源于文化大革命,而是近代以来逐渐的社会变化。海外的华人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保留中华文化,的确令人钦佩,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寻找一种寄托,在东南亚国家,由于华人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比较强势,所以这演变成了一种优越感,在当地,这种优越感往往会成为当地“土著”攻击的借口之一,而在面对中国人时,这种优越感有时候也会出现,LZ的这个帖子或多或少的都有这种优越感,只不过被LZ温良谦恭的用语掩盖了。的确在大陆有很多年轻人(我也是年轻人哈)受各种文化或者社会现象的影响,放大了人性中本已存在的一些弱点,但LZ显然只看到了个别现象,没有看到社会的主流(上网闲聊的人群整体素质都是不敢恭维的),作为一种 文化惯性,如此庞大的群体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我倒是希望多一些文化性格各异的人,这在进化上也是有优势的。而海外华人,心存对传统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一种深深的归属感,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变化,尽管孤军作战实属不易,但你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内核还是很让一些人自愧不如的,但是你们也要注意文化的传承应与创新并进以拯救其脆弱性,我看LZ年纪也不会太大,对此认识可能不是那么深,希望你们这代人社会上好好融入当地社群,文化上自强不息,不要陷入孤立、保守和内斗的境地,共同传承和发展我们血脉相传的文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herrhughie + 5 谢谢你指出“优越感”这回事。但是大马的中.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2-2014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分感谢双方理性者的交流和观点,小弟获益良多。我是持着和楼主相同的观点被标题吸引进来的。看了中国朋友的发言,对这个课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我想说的是,一物两面,就看我们从哪个侧面来看待事情。楼主作为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我也是),无可厚非地最容易看到中国人在表层文化的传承上(如习俗)做的可能真有与昔日相比有逐渐减少的部分;至于中国人则因为在在地生活在神州大地,无奈地被现实生活驱使得必须更注重深层文化(如生存方式),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看到这里,我个人的理解是:大家都是龙的传人,希望中国文化的精髓随着中国逐渐强大的巨龙身份发光发热,能流传给下一代的就尽量流传,那样就能尽可能地留住中华民族的特征。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herrhughie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2-2014 04: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镂了弱水 发表于 30-4-2010 03:48 PM
第一次来这个论坛,的确有一种异常清新的感觉。的确LZ提到了中国人不再心存敬畏和谦恭、对祖先和文化的寄托 ...

谢谢你指出“优越感”这回事。但是大马的中华文华是有创新及与当地融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14 11: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吟 发表于 1-8-2009 10:53 PM
嗯。。。很感激pensword不吝分享他的见解,看你长长的文,很感动于你的用心。。。

首先,嗯。。。也许有 ...


文化是根据时代变化,旧文化中精华被保留,陋习被丢弃,和外来文化融合才形成跟得上时代的新文化。不是拜拜天公,过几个传统节日就以为把文化保存好了。引用一段文,来说明文化的发展: 世人都知道法国好水土,产得好葡萄酒,但往前推两千五百年,法国还是蛮夷之地,唤做高卢。他们往罗马人那里送盐、铁、锡和每年二万名奴隶,换罗马人的葡萄酒。到恺撒荡平高卢之前,高卢人跟罗马人买过一亿瓮——确切说,是特制的双耳尖瓮——葡萄酒。文明的伟大,就在于其源头并非关键。大河之美,并不总在源头细流,而在跨山割原,支流分合,最后百川汇海。一如法国现今,经历了他们自己的辛苦经营和摸索发展,终于外来的鹅肝、香水、咖啡和镜子和葡萄酒,都成了自家的宝贝,有了自家特点。这就像美国人成了英语国家霸主,反压英国一头、日本人学了宋朝人喝茶自成一家似的:到最后万事皆有创生变化——张玮佳      还有一点,自身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交往的圈子的文化程度,建议提升自我,也许会认识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化人 本帖最后由 麻辣烫 于 5-4-2014 12:0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14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中 发表于 29-7-2009 08:10 PM
我是针对楼主的自以为是发话 没有贬低你们的意思 华人自强 你们懂的语言很多 国际观更强点 也融入了当地生活 ...

本地华人的秉承的华族传统,是我们大陆华人应该学习的“温良恭谨让”,这,才叫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5-2014 03: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温良恭俭让忠孝礼义廉并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那只是能代表儒家。而儒家只是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而已。儒家代表不了百家,代表兼爱非攻的墨家,代表不了无为而治的道家。

儒家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开始,到五四运动的“打倒孔家店”,海外华人都没有经历过,这是一场自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思想界对儒家文化的彻底反思,到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达到顶峰。事实上,单单就思想性来说,从五四运动到文革,实际上是有一个传承性的。只不过文革因为“左”的关系,很多人对它大加鞭笞。

思想家们认为,中国之所以经历百年屈辱,在洋人鼻息下苟延残喘,儒家的“贡献”功不可没,于是,整个五四运动从福泽渝吉开始就对儒家温良恭俭让的批判,形成了当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左翼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家。中国历次社会运动不断对传统习俗进行各种冲击,有好有坏,但不管怎样,都是有着比较深刻的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一点,海外华人也没有经历过。也没认识到。

海外华人为什么不断被外族欺侮?甚至台湾也不能例外。前些时间还被迫进口美国毒牛肉,台湾社会上下一片屈辱。大概就是因为温良恭俭让,西方人那样一个血性的民族,那样一个拿着贩卖人口、屠杀原住民、杀掉异教徒、歧视黑人的族群,当今的世界就是一个竞争的世界,你和它温良恭俭让,它不和你温良恭俭让,你就要乖乖当羊。

实际上,现在最有能力和洋人叫板的,还是经历过文革的大陆人。而不是保持所谓文化传统的海外华人。大陆人创造的科技自主能力和强悍的工业基础,仍然是几千万海外华人没法比的。当然,你可以说大陆人多,海外华人少,但是,单单就比例来讲,海外华人还是不行

至于什么中国人道德低下,我不觉得。大马华人大多都知道小悦悦的名字,但中国人没几个人知道大马抢劫犯的名字。

把中国负面新闻刻意放大,这本身就不符合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原则,也和儒家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相去甚远。

所以,想讨论和看待任何问题,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带着偏见。比如,你带着偏见说中国是不是因为文革才那么没礼貌?那中国人是否也可以带着偏见问你,大马没经历过文革,为什么那么多抢劫犯?你就没话讲了。你可能会回答说,那是因为没换政府的关系,换了政府就会好。我想说,别跟我玩这套把戏。美国换了那么多届政府,一样无解。我在美国东西两岸的城市里,一样晚上不敢出门。所以,这和换政府没多大关系。那和什么有关系?是人根本有问题吗?

最后,你就没话讲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人对海外华人没有那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没有上来就问你:大马怎么这么多抢劫犯,是不是和文化有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修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4-2025 02:03 PM , Processed in 0.12345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