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復甦跡象(1)
貿易
亞太地區近期的外貿情況令人振奮。經歷了此前出口同比下滑多達50%之後,幾個國家的出口下滑步伐已經放緩。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菲律賓、台灣、新加坡和香港的對外發貨量已經明顯邁出了低谷。
但出口方面並不都是好消息。很多國家仍在承受著美國和歐洲消費需求萎縮帶來的沖擊。
在印度、馬來西亞以及(或許最重要的)中國,出口同比數據仍在不斷惡化。
十大復甦跡象(2)
消費者信心
亞太地區的消費者信心已經從去年年底的谷底顯著好轉。在2008年6月觸及周期性低谷后,印尼的消費者信心指數一直在穩步走高。
日本、澳洲和紐西蘭的類似指數,也在不斷好轉。
但必須記住的是,家庭的信心狀況依然脆弱,尤其是在眼下這個失業問題不斷上升的大環境下。
如果經濟停止復蘇或是出現負面金融事件,積極人氣可能就會很快消散。
而且,在經濟遭受嚴重下滑之后,詢問民眾對未來12個月狀況的看法,可能會得到失真的調查結果,因為家庭不願去設想未來的狀況只會變得更糟。
十大復甦跡象(3)
工業產值
亞太地區的制造業產值水平,似乎正在持穩。
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工業產值指標,均出現了回升,因為此前當地制造商大規模的削減庫存舉動,使得現在它們必須加大生產才能滿足新的訂單需求。
與此同時,日本4月份工業產值較上月增長了5.3%,是該指標1953年開始編制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
領漲該數據的是汽車等行業;得益于日本政府推出的“舊車更新提供現金補助”的援助計劃,日本汽車銷量得以開始回升。
十大復甦跡象(4)
就業
盡管失業人數仍在不斷增加,但亞太地區的失業率一直低于美國和歐洲。
香港失業率從1-3月的5.2%上升至2-4月的5.3%,但升幅慢于預期。
新加坡關鍵的建築業和服務業,正在招聘工人。
十大復甦跡象(5)
商業信心
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帶來的恐慌,亞太地區的商業信心遭到了動搖。
不過,近期調查顯示,該地區的商業信心已經持穩,一些反映商業信心的指標已經轉為正值。
澳洲5月底的商業信心指數出現了2001年以來的最大升幅,而紐西蘭的商業信心指數同樣大幅上揚。
不過,商業信心的回升,可能主要反映的是對全球經濟得以避免蕭條的一種集體性釋然感,而不是對經濟增長的普遍看好。
與此同時,很多信心指標仍然處于負值,表明不斷下滑的商業投資會在未來數月施壓于經濟活動。
十大復甦跡象 (6)
破產數量
今年5月份,日本的破產案數量一年多以來首次出現下滑。
這一指標與日本經濟好轉的其他跡象相互呼應:日本消費者信心已經從歷史性低點回升,工業產值也正在持穩。
香港5月份破產申請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3%,轉移了人們對當月破產申請較上月減少4.9%的關注。
韓國5月份破產申請連續第五個月減少,降到了20個月來的最低水平,較去年12月創下4年高點的情況出現了顯著好轉。
十大復甦跡象 (7)
房地產業
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亞太地區的房地產行業顯得更具活力。
澳洲住房貸款申請數量較去年9月低點回升了25%,建築許可過去兩個月增長了超過10%。
類似的,印尼房地產價格一直保持著強勢;香港今年住房銷量回升了15%,而紐西蘭和新加坡的住房需求也顯現出了令人振奮的跡象。
隨著亞太地區的失業問題上升,房地產業可能會面臨壓力。
不過,地產市場的穩定將對消費者信心產生積極的影響,最終將給家庭支出帶來提振。
十大復甦跡象 (8)
大宗商品市場
大宗商品價格,已經走出了今年早些時候的低點。
去年下半年下滑將近60%之后,今年2月中旬以來,包括倫敦金屬交易所六大工業金屬的指數上漲了超過40%。
銅價今年已經上揚了將近50%。而在中國經濟已經重拾升勢的令人振奮的數據推動下,賤金屬價格也不斷走高。
不過,有報導猜測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一直在儲備資源,這可能會擾亂大宗商品需求和價格。
十大復甦跡象 (9)
金融市場
隨著穩定金融體系的舉措提振了市場信心,金融市場的波動已經顯著平緩。
政府擔保緩解了市場對違約風險的擔憂,而央行已經竭盡全力地向金融體系注入大量的流動性。
隨著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股票市場也在反彈,債券價格走低,帶動收益率急劇上揚。
反映全球信貸市場壓力的關鍵指標,已經回落到了接近2007年中的水平。
這些指標包括紐約的泰德價差(歐洲美元利率與3個月美國國債的利差)、倫敦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息和隔夜指數掉期之間的利差、以及東京的東京銀行同業拆息與隔夜指數掉期之間的利差。
投資者人氣的轉變是如此顯著,以致于金融市場目前已經在專注于貨幣刺激計劃的最終撤出。
[ 本帖最后由 臥龍先生 于 17-7-2009 08:4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8-7-2009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失踪了 ,其他9个迹象都被大熊吃掉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7-2009 03: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