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33|回复: 4

日落西山の游子生活日志 -- 细说2005,流放日本之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5-2009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点滴的各位网友好,小弟第一次在这里开贴,请多多指教,多多交流。

我的海外生活始于2005年,于日出之国--日本。

经过不断的尝试、努力,终于有了回应。

2003,在工大完成学士学位后,决定继续升学。
当时还没下定决心要离开马来西亚,只是想要多学习科学研究的学问。
选择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作为尝试点,想考个硕士文凭再出来工作。
结果,得到南大一位教授的接受。
谭教授说“嗯,如果要搞化学/材料研究,硕士文凭并不足够,我也并不想收你为硕班生。
这样吧,硕博连读,你进来我这一组,我给你S$1400一个月,免学费,三至四年毕业”

开始时很开心。。。担心、犹豫接踵而来。
如果顺利毕业固然吸引,但对于一个刚学士毕业的小伙子,我信心不足。
谭教授说开始后的一年半,有一个first assessment,测试你的研究成果,过得了,就能确定毕业的成功率。。。对于一个没有想到这么长远的我,这一年半,有点冒险。优柔寡断的我,担心一年半后,过不了first assessment的话,硕士也拿不到,时间又浪费了。。。等等等等。

同时,一位工大教授积极和我讨论留在她的研究组的可行性。她鼓励我向MOSTI (ministry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申请奖学金。到了putrajaya面试后,mosti决定给我NSF (National Science Fellowship)奖学金每个月RM1560,同时硕班免学费,为期两年。

鱼与熊掌,南大和工大。
不需多说,家人亲戚都说南大好,而且还是博士班。反正我也离开了芙蓉老家,新山和新加坡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但是,往往就是这样,本来很好的选择,在详思远虑后,总是裹足不前。
本来就没有打算念博士的我,加上信心不足,加上工大不错的条件。。。我选择了留在工大。

世上很多事就是那样,你今天作了什么决定,你的人生就从此不一样。
如果我在2003年选择了新加坡,今天的我会是怎样的呢?毕业了,留在新加坡工作,还是回来老家发展了呢?

[ 本帖最后由 日落西山 于 24-5-2009 04: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4-5-2009 05: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难的一个决定,结果还是留下了。

幸亏,工大教授挺看重我,给了我很多学习的机会。
在2003到2005之间,我接触了科研的生活。最基本的逻辑思考,仪器操作,数据分析。
硕士班,在理工科,核心价值在于个人的独立研究能力培训。
在学士课程,着重于基础知识,课本上的学问,这当然很重要。。。
至今我仍觉得,学士课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未来继续升学的成败,全视于你在大学里基础知识的根基。(至少在理工科,确实如此)

在工大,我碰上了两位影响我甚深的人:助理指导老师和一位学长。两位皆是印尼人。
两位都提出疑问,为何拒绝南大。我的理由,对于他们,很牵强很好笑或许算是幼稚。

印尼学长,家境富裕,本来准备留学美国,97金融风暴后,印尼盾大幅度贬值,只好先来大马求学。
他,非常乐观。(现在的我,学会了保持谨慎乐观,谢谢他)。
谋事于人,全力付出,必能达成目的--这是他的看法。
印尼学长在我硕班的第一学期,不断联系海外大学教授,寻求继续博士文凭的机会。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获得了德国慕尼黑科技大学(TUM-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chen,德国排名第二的大学)的一位有名教授prof. Lercher的录取。很快的,他工大一毕业,就飞去了德国。

他--- 成功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进取,这是我第一个lesson。
印尼人、中国人、印度人、南美人,在艰辛环境下依然积极寻找出路,追寻更美好的将来。
我们相对舒适的生活是不是造成我们惰性和害怕接受挑战的绊脚石呢?或许,有可能。

[ 本帖最后由 日落西山 于 24-5-2009 05:2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5-2009 06: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影响我最大是我的助理指导老师。
他在马来西亚博班毕业后,到了日本北海道大学当了几年的postdoc研究员。

他总是和我分享日本的研究风气、师生的认真、日本人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进步的原因等等。
(现在自己经历过了,其实和老师所说的,有点出入 ,日本人并不是都认真勤劳的 ,老师老点我,仙我没有去过日本
他,教会了我很多研究必备的技术和hands on。。。感激不尽。
他也是一个极其乐观的人。
因为他,我开始向往留学,见见世面。

我也有点后悔拒绝了南大;那是自己的懦弱,过多的担忧。
谋事于人,成事在天。自己不尝试,肯定失败嘛。

这样过了一年,因为这个印尼老师,我叫他为印尼小老板,我学习了很多。
因为他刚从日本回来,还很有很高的斗志,时常督促我,也和我一样工作到很晚才回家。
(可惜,一年后,他就完全被马来西亚大学同僚给同化了,晚来早退,工作时间办私事 )对学生不怎么热心了。
不过,由于他指导有方,我的研究有了些有趣的结果。而我们也把结果写成论文(scientific journal),投稿于国际科学期刊,并成功被接受,刊登出来。

我告诉自己,我已经错过一次。机会不常来,我也不知道下次机会何时再有。
如果再让我有一次到外留学的机会,我一定要把握。

在我毕业的一年前,我开始积极联系海外大学的教授,包括德国英国中国和日本。

中国复旦大学一位赵教授同意录取我,还答应给我每个月1000人民币生活费加学费全免。
复旦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大学;赵教授也非常有名,曾留学以色列和美国很多年。
(赵教授比起我在日本的教授,国际间的名气,应该比我日本的教授有名超过20倍,没有夸张)
同样的,一个决定,影响你的一生。
如果我到了复旦大学,我现在又是何许人?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日本大阪大学(osaka university)的松村教授,对录取我为学生有兴趣。
(我猜想,硕班发表的期刊论文大大的帮助了我,不然,不至于这么容易得到复旦大学和大阪大学教授的同意)
松村老师提出让我申请日本文部省(意指教育部)奖学金。
如果成,我就能到他的研究室当学生。

如果我能得到大阪大学的推荐信,将大大提升我申请的成功率。
为了得到大学的推荐,松村老师安排了一个面试,我必须到日本一趟,被大学的panel审核。
至今还不完全明白,松村老师不但提供机票住宿,而且还给我一笔钱,作为到日本一趟的酬劳。
就此,我第一次到日本。。。2005年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5-2009 06: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松村老师说“拜托买便宜的机票,研究室将会赞助”
结果买了超转机配套
新加坡--吉隆坡--kota kinabalu--大阪
时间准准一天一夜。



没有一点日语基础,也不是日剧、漫画迷。
到了关西国际空港,坐巴士到伊丹(Itami),再搭单轨火车到柴原(Shibahara)站。
研究室副教授--池田副教授在柴原站接我到大学。。。



面试咯。
一共去四天。
第一天见松村教授面谈。
第二第三天被面试,五个教授面前发表硕班研究和被发问,种种问题。
第四天,大阪一日游。
第五天,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5-2009 09: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lohar 山哥 進來sapo你一下 很多年前在你的美食帖混多年下的kelefeh 還在日本哦~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0-2025 09:42 PM , Processed in 0.11215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