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268|回复: 3

为Google 10 周年--创想10100所提的四个实验设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12-2008 10: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oogle 10 周年--创想10100所提的四个实验设想

2008.9.29
:
想法的名称:可燃物燃烧前后质量的对比
详细介绍您的想法。
用木炭和燃油作实验品,加氧气瓶,放在封闭的燃烧箱内进行燃烧,用电子点火装置,连接大气囊多个收集废气,全过程用透明材料密封监测,燃烧前后称重.透明材料利于向外幅射,也可加冰降温.理论计算,40%的质量会转变为热辐射散失.
您的想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实验否定了拉瓦锡的理论,意味着一场物理学革命和化学革命,我们对物质结构和质能的认识将前进一大步,人类将在很短的时间领从目前的危机走出,开始新的科技革命时代.
如果您的想法变成现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他们将如何受益?
凡是大的科学进步,全球普遍受益,那些领跑的国家将成为最大赢家,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将流芳千古.
为将您的想法开始付诸实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我还有一些想法需要较大的投入,但向谷歌提出的三个建议,单项支出都不大.主要是称重设备既要精确(毫克1%),又要能称较大质量的整体实验设备,略难些.另外,有氧的封闭燃烧能否顺利还未知.
如果您的想法被选中并且成功实施,请介绍一下它将产生的巨大成果。您将如何评估此成果?
从质能原理出发,旧燃烧理论必被否定,一个新的、适用于整个宇宙的新燃烧说将给我们带来一个统一场论,它建立在爱因斯坦相对论上.
: 质能转化普遍性验证1--市电电压下电解质溶液的变化


1:
什么一句话最能描述你的想法? (maximum 150 characters) 普遍性即是无一例外,它通过特殊性来表现.质能转化不是重元素的专利,只不过在地表引力条件下,轻元素不能自动产生裂变效应,它需要高温或高电压来替代引力作用。
2:
描述你的想法更深入。 (maximum 300 words)爱因斯坦的质能原理是普遍真理,在宇宙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人们错误地认为只有超重元素才能产生裂变,把普遍性当成了特殊性.而从普遍性来看,一切元素都可以产生裂变,只不过需要相应的条件,例如,地表100公里以上所有的气体都变成了等离子体,裂变效应使电离层保持了较高的温度.低温等离子技术中,普通盐水在1000伏电压下变为等离子体.英国科学家设计的热能腔使电解质溶液在高电压下释放出双倍的热能.我在个人实验中发现强电解质溶液在较高电压下电阻大幅降低,如果继续升压,可能使电解质溶液等离子体化.但在家庭条件下,电路无法承受较大电流,生理盐水在接近百伏时,电流已经超过10.希望通过谷歌的平台,进一步实施我的实验.
3:
什么问题或问题不解决你的想法?
(maximum 150 words)
因为安全需要,人们没有做过电解质溶液的高电压实验,却要否定它可能产生的结果,这不是科学态度.个人实验条件有限,在没有大功率可控硅整流装置和安全保证的情况下,实验难以继续行.

4:
如果您的想法要变成现实,谁得益最多,以及如何? (maximum 150 words) 如果实验成功,设想变成现实, 世界将普遍受益,人们将改变目前的能源生产方式:石油、煤炭主要作为化工原料,可裂变物质成为电力工业基础,成为清洁能源,电力汽车取代燃油汽车.虽然我们不能阻止地球变暖,但我们可以减少温室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2-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fangwu 的帖子

5:什么是最初的步骤需要获得这一想法离地面? (maximum 150 words)  建立一个实验室, 购置能够经受较大电流的设备,如可控硅,从强电解质溶液中筛选有希望在380伏(工业用电)以下可能实现等离子体化的物质,连续通电,用大量的水降温.然后测试它的质量,如果它在释放能量同时质量减少了,质能原理的普遍性就得到了证明.
6:描述的最佳结果应您的想法选择和顺利实施。 How would you measure it? 你将如何衡量? (maximum 150 words)  如果我的想法顺利实施,并得到最佳结果,那是科学的胜利,是爱因斯坦思想的伟大.我不要这个实验的专利,也希望捐助方谷歌不保有专利,把它贡献给全人类.
7:如果我的想法没有被选择在这一计划的内实施,请有兴趣的资金与我联系, 也可任由兴趣方自行实施这一设想.
三: 想法的名称:质能转化普遍性验证2--高压电击铀238粉末裂变实验
用一句话概括您的想法。   铀238通常作为核废料被遗弃,处理起来非常麻烦,其实它应该和铀235同样得到重视,关键在找到让它释放能量的办法.
详细介绍您的想法。  引力是宇宙中的基本自然力,放射性的产生和引力条件相联系.地球内部的热量都来自引力变化引起的放射性元素的裂变反应.高温能量产生与引力变化相同的作用,它可以促使放射性元素产生裂变.我们用高电压电击铀微粒或用激光轰击它,应该能使其裂变.如果实验成功,就不再有核废料了.
您的想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这一设想实验成功,将使核电成本大大降低,使核电普及,取代火电,人类将有无尽能源.
如果您的想法变成现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他们将如何受益?  全人类都将受益,人们可以大量使用电力,减少污染和森林砍伐.人们需要对核材料实施全面控制,不要让恐怖组织得到它.
为将您的想法开始付诸实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需要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建立实验室,最好由原本做核研究的机构去做这个实验,他们有相关设备和经验,只是缺少这样一个想法.
如果您的想法被选中并且成功实施,请介绍一下它将产生的巨大成果。您将如何评估此成果? 这个想法如能实施,我相信它可以成功.因为它也是爱因斯坦质能原理的体现,一切以条件为转移.它会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加深一步。
        四、想法名称  万米垂直距离引力变化测试
   1、用一句话概括您的想法。 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物质与地心间的引力大小不同,如果我们把引力视为最基本的自然力,那它对物质的变化会起决定作用。
              2、详细介绍您的想法。  牛顿引力平方定律说明:两物之间的吸引力,与二中心间距离之平方成反比,但它没有进一步说明宇宙中的物质按引力大小呈能级分布,对一个天体来说在不同的引力区域存在的物质的密度不同,它使放射性的产生及强弱和引力条件相联系。我们把两组放射性物质与测试仪器分放在珠峰顶及地下矿井中,看在万米垂直距离的不同引力条件下,其放射性程度有何差异。如有,引力定律就可看成能级分布律。
             3、您的想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人们一直想把四种自然力统一起来,但   他们找错了方向,如果测试成功地证明引力减小会促使重物质通过裂变向轻物质转化,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4、如果您的想法变成现实,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他们将如何受益?  科学进步将使全人类受益,人们最终将实现爱因斯坦追寻统一场的梦想,一场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巨大成果会使全球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人们会发现根本无法找出谁是最大受益者。
   5、为将您的想法开始付诸实施,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准备最精密的放射性测试仪器,要能检测出微小的变化。在珠峰放置的仪器要固定安置,防雨雪,防风暴。
   6、如果您的想法被选中并且成功实施,请介绍一下它将产生的巨大成果。您将如何评估此成果? 如能实施这个测试,相信会产生预期的变化——远离地心的样品会有更强的放射性,进而可推知引力在物质结构变化中的作用,它能说明裂变的主要原因,对解释岩浆活动和地震的形成提供充分证明,并能解释恒星的燃烧,为进一步了解宇宙打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2009 09: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投我一票,



谷歌的project10tothe100.com初次登陆可能无法上,我开始时也遇到这种情况,按照网友的指点才顺利登陆,这里特意介绍一下:
www.project10tothe100.com如无法访问,有个简单的方法,用记事本打开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下面的hosts文件,然后加上这两行:
209.85.165.99 www.project10tothe100.com
209.85.165.99 project10tothe100.com

再点击网址
http://www.project10tothe100.com/intl/CN/index.html
即可。
Google中国总部新的办公室是在北京中关村清华东门附近的清华科技园C座,研发是在16层。毗邻百度、新浪、搜狐等众多互联网大户。邮编:100048

09
127日谷歌公布推荐的创想建议,开始网上投票,至22日截止,在中国,参与的人恐怕不多,我的建议有可能入选,为了中国的荣誉,请大家届时上网参与,如有,请投我一票,这里先期谢过。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德育办公室 王紫馨(方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2025 12:59 PM , Processed in 0.119345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