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旗 (THE EARTH FLAG)
在宇宙间银河系有一颗行星叫地球,它距离太阳一亿五千万公里,是一颗美丽的蓝色星球。这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是所有生命的栖息地。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者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在這天不同國籍的人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宣傳和實踐環境保護的觀念。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
“地球日”发起者丹尼斯-海斯。
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1969年,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德.尼尔森提议一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当时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了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具体构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为错开期末考试,尼尔森提议以次年的4月22日作为“地球日”在全美开展环保活动。
1970年的首次“地球日”活动声势浩大,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被誉为二战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美国国会当天被迫休会,大部分议员也只好去参加各项活动和集会。纽约市长分别下令繁华的曼哈顿第五打道不得行驶任何车辆,任由数十万群众在这里集会,呼吁人们创造一个清洁、简单、和平的生活环境。这次活动标志着美国环保运动的崛起,并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但是,美国的环保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趋于国际化。由于工业发展失调和人口膨胀等因素,人类面临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如大气层臭氧减少、全球气温升高、热带雨林聚减,海洋污染等。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行动起来加以解决。因此,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共有140多个国家的两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了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这次行动把重点故在了全球整体环境的改善上。它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地球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成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问题。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其后,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970年4月22日,美国各地约2000万人参加声势浩大的游行和各种集会,旨在唤起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这次活动促使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以后,每年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日”活动起源于六十年代的美国,当时的美国人对工厂、企业等大大小小的法人污染者提出了控诉,指责、抨击政府的一系列导致环境污染的政策。1969年,民主党参议员盖洛-尼尔森提议,在全国各校园内举办有关环境问题的讲习会。时年25岁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学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将尼尔森的提议变成一个在全美各地展开大规模社区性活动的构想,并得到了尼尔森和很多青年学生的热烈支持。为错开期末考试,尼尔森提议以次年的4月22日作为世界“地球日”在全美发动环保活动。
1970年4月22日的第一届“地球日”由海斯主持,声势浩大,被誉为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社会活动。美国国会当天被迫休会,纽约市长下令繁华的曼哈顿第五大道不得行驶车辆,任由数十万群众在那里集会。
1990年,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组织联合开展了“1990年地球日”活动,这是倡议发起后的第2次大规模的地球日活动。

柬埔寨山区农民正在毁林开荒。
巴黎儿童在地球日戴上口罩,手持保护地球的标语牌,以唤醒世人爱护地球。
这些没有完整肢体的孩子并不是受到战争或地雷的伤害,而是由于环境污染所导致的先天性疾病。
- 1997年:「保護地球資源與環境」;
- 1998年:「環境、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 1999年:「防治地質災害」;
- 2000年:「清潔能源,中國活動的主題是:地質環境保護」;
- 2001年:「地質遺產保護」;
- 2002年:「善待地球」;
- 2003年:「善待地球,保護環境」;
- 2004年:「善待地球——科學發展」;
- 2005年:「善待地球——科學發展,構建和諧」;
- 2006年:「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
- 2007年:「善待地球——從節約資源做起」。
森林被砍伐殆尽。
海洋被严重污染。
|